体育教学应寓教于乐
2020-03-19胡欣
胡欣
寓教于乐要求把教育和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体育教学也应该含有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一边娱乐一边学习,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發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生容易对新颖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根据小学生的探索心理和好奇心理,教师应该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满足同学们的心理需求。如此,学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小学生上课听讲的时候注意力很难集中,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聚精会神”。体育项目中也有很多是小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对于这些项目的训练,他们的内心是抵触的,教师的教学任务难以达标。如何让学生转变态度,愿意参加到项目的训练中去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一些游戏化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去。例如,长跑的训练,由于小学生的耐力不够,跑完一段较长的路程下来,身体会非常劳累,更有些同学在中途就放弃了。教师对此表示也很为难,整个班上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都有待提高。于是,教师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游戏化情境,先将全班的同学分为两队,甲队为猎人,乙队为小狼,每队每次派出4名成员,分别站在不同的跑道上,乙队的学生领先甲队的学生半圈。游戏开始之后,猎人就需要去追赶小狼,如果猎人能够抓住小狼,则记为猎人成功;如果猎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抓住小狼,则记为小狼成功。每轮用时规定为3分钟,最终统计甲、乙两队所有同学的比赛情况。这时,教师就通过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陷入猎人和小狼追逐的情境之中,很多同学会将角色内化,更为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训练了自己的耐力和奔跑速度。
二、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是为了使得教学更可能多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学习得更为舒心,让学生在教学中具有更多的发言权。
例如,为了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发展跑的能力。学生会进行原地摆臂练习和高抬腿练习,通常要求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快速完成以下两个项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观察到,有些比较投入的同学在练习的时候会喊口号,一方面是为了鼓励自己,另一方面是使得训练更加具有节奏,可以按照节奏加快频率或者是减少频率。为此,教师在课下找寻了一些节奏感极为强烈的音乐,在学生训练的时候播放给学生听,越来越多的同学练习得更加投入和认真。在学习手倒立的时候,学生需要背对墙蹲撑脚磴墙成手倒立、靠墙手倒立和有人扶持手倒立,在这类偏于技巧性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说的指示,于是便有同学向教师询问有没有什么视频动画可以观看,教师在课下找寻了相关的动画资源,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观看得非常投入,在练习的时候慢慢地就掌握了技巧的精髓。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只凭借教师的口头教学,学生难以做出标准的技巧动作。但是教师给他们播放相关的视频,学生就有了可以模仿的对象,完成起来就更为容易。以上两个案例就是教师为学生做出的教学调整,因此,教学并不是意味着要“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够根据主体的主观意识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水平,教师都在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也在不断摸索着教学道路,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能够真正地得到锻炼。
例如,“跳沙坑”这一节的教学,这是小学阶段跳跃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学生要经过一段助跑然后腾空、跳跃,最终落在沙坑上。这一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也出现了很多突发的状况,有些同学比较害怕助跑和腾空这两个动作,在助跑的时候没有冲刺起来,腾空的高度不够高,导致跳跃的成绩不理想。教师询问之后发现,很多同学害怕自己跳跃的时候会摔倒。于是,教师做了示范,但是学生的害怕心理并未消除。教师只好让学生自行尝试,慢慢地加长助跑的长度。首先,没有添加助跑直接跳跃;然后,助跑一小段,跳跃;紧接着,助跑一大段,跳跃。慢慢地,学生在助跑的过程中就敢于冲刺,敢于提高自己的速度,敢于腾空。然而在传统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就没有关注到学生这一心理情况,只是让学生挨个按顺序完成这个动作。可见,优化后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行,自己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从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并通过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优化相关的教学内容,创新相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想”“有所乐 ”,解决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