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礼养心明智立身

2020-03-19王帅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

王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越发显得重要,对学生健全独立人格的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习礼知义、养心修性、明智塑德、立身行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明辨是非、远恶近善,更好地与自己、他人和社会相处,健康成长。本文从“习礼”“养心”“明智”“立身”几个方面,讨论初中德育教育的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方向与策略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和标准来影响学生,启发他们的潜能智力,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自觉接受教育,形成符合社会共识的思想品德,做到知、情、行的统一,不断提高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家庭教育重才智轻德育现象比较普遍,尽管当前落实素质教育,强调德育,但是,真正使德育得到高度重视,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德育培养的缺失,学生在最佳施教年龄段,没有受到良好的思想的影响、品德的塑造,从而导致偏离正确方向,品味生命的苦涩。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学生的成长,也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和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北宋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因此,学校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端正政治观念和信仰;加强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健康发展,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有用人才。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方向

德育教育方向也就是德育教育的目标,是指学生经过德育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总体标准和要求,也可以说是德育教育获得的结果和质量。德育教育的方向决定了德育工作的起点、模式和路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与健康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共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使学生向德育教育方向健康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一)习礼知义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单位,家庭和谐、和睦,家人之间理解、包容、尊重,齐心协力,美满幸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社会则是一个“大家庭”,邻里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处处和气和顺,睦邻友好相处,就会兴旺繁荣。德育教育就要让学生懂得和家人、和他人相处,习礼知义,懂得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和社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社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二)养心修性

要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知道自己当下应当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会总结反省自己,近君子而远小人,不要畏惧生活和学习中的苦难,能坚持绝不轻言放弃。与人不要斤斤计较,敢于吃亏,事前三思,做事先做人,做人尽责任。养心修性,安然自若,陶冶情操,平衡心态,遇挫折能想得通,受委屈而能释怀,顺其自然,适应环境,控制情绪,心理处于平衡状态,学习效率高,成绩提升快。

(三)明智鑄德

习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国家昌盛繁荣之根,是个人成就事业之本。培养学生品德的提高,真正实现教育“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进行个人道德修养。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很容易偏离人生轨迹。因此,德育要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他们自我修养能力。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很难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四)立身行己

教师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尊重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学生未来必然要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的人与事,待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要符合公共道德规范,才能畅行无阻,获得成功。因此,要加强纪律和法律规范的教育,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纪律、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路径

初中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方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活动。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建设德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自己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配合开展教学,强化德育教育效果。教师要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明白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促进家庭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得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形成配合,互相弥补不足,使学生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快速进步。

结束语:总而言之,要发挥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开展德育教育的新渠道、新路径,实现学校、家庭相互配合,促进学生习礼知义、养心修性、明智塑德、立身行己,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德.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47.

[2]姜海龙.谈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才智,2017,32:78.

[3]杨星建.浅谈传统道德教育与初中德育教育的融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44-45.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