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社区融合掌握生活技能

2020-03-19梁东艳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能社区融合

梁东艳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而他的中国学生陶行知却说:生活即教育。而教育的全部智慧,都是从生命出发又回归生命的智慧。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带着族类的遥远记忆,带着薪火不息的人类文化在这方土地演绎精彩。教育的本身就是用成人之美的方式缓慢而渐进地改变社会公民的素质,重建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的滋养下共享社会美好呢?我们学校早在前几年就开始进行智障学生社区融合教育实践研究,作为班主任又承担生活适应课程,我就近几年的社区融合活动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课标引领创设分层社区融合课程

在大力提倡教育公平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残障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而我校在校生多为中重度的智力障碍。本着“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进步”的教育理念,依托国家部编版培智生活适应教材,开展社区融合教育活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生活自理、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学生能独立生活为目标,提升现有能力为内容,通过课堂情景预设演练,最终实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的要求,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問题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极其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在校生的年龄特点在课标引领下创设社区融合课程。该课程与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每月一事相结合,确定同一主题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社区融合活动。结合课标目标我们也将社区融合课程进行目标分层。社区融合课程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同一内容不同教学内容。低层的社区融合目标以有意愿主动学习技能为目标,能够在不同场景与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尝试简单的沟通交往、能够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中层的社区融合以基本掌握必备生活技能,积极主动的与人沟通交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层的社区融合以能够独立或半独立适应生活能力为目标,具备良好的品德,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

二、多方协作有效践行社区融合课程

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世间的树哪一棵不是从种子开始的?它们要生长离不开阳光、水、空气、土壤。我们的孩子呢?原先培智教育就是将孩子关在校园内,封闭无法打开孩子们的心灵。社区融合教育打破封闭局限,充分整合各学科资源,利用校园周围社区中的集中资源,从课堂学习走向实践践行。让学生把生活适应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强化知识,形成技能,促进他们在身心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学校周围的居民区、市场、超市为社区融合的相关场所,开展开放式的生活适应课堂。借助公益组织、社区服务中心、宣传媒介等资源,给与师生帮助。力争确保每个班级每个孩子都能全程参与。从公园踏青到商城购物,把课堂搬到室外,行走之间把知识强化。如滨湖公园欢乐多的社区融合中,全校师生分成中、高、低三段进行。低龄段的孩子采取步行或者家长携带的方式到达滨湖公园。一路上培养孩子行走的的相关礼仪、同伴之间的陪伴互助,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见。中高段的学生统一采取步行方式到达公园。中段学生了解步行的路线,认识简单的交通规则,能够独立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并具备游览的相关礼仪。高段的孩子学习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在活动中能够进行高低互帮,做一个有思想的文明人。在公园内分层进行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低段为游戏课程,以放风筝、贴烧饼、老鹰抓小鸡等简单的游戏为主。中段学生进行彩绘课程,利用美术工具绘制美丽的风筝并进行风筝放飞大比拼。高段学生开展经典诵读课程,利用自己的长处为其他孩子们表演节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成就感,每一个孩子在游玩过程中共同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分享的喜悦并提升自身生活适应技能及社会交往技能。

三、家校共育扎实推进社区融合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特殊孩子来说能够真正的实现独立自主还需要家长的全面配合。特殊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是需要长期反复不断训练的,除了学校搭建的课堂和实践活动平台,家庭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平台,但是由于家长本身水平的限制,使得孩子在技能提升过程中遇到阻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通过智慧父母公益组织定期为全校父母进行知识培训,转变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教师针对每个家庭和家长沟通交流,制定每个孩子在家中的社会融合活动计划。每月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教师根据孩子特点让家长帮助孩子熟练掌握本次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技能,再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家长可能会存在对孩子期望过高、有时候过分溺爱孩子而对孩子的适应技能要求不严格。老师定期和家长进行回访交流消除家长对于孩子在生活适应能力培养中的负效果。在近几年社区融合活动中我们班的家长始终积极配合,并利用寒暑假进行孩子的康复训练。小杰同学在进行几次社区融合活动后,我们结合孩子的特点特地为孩子设置了乘车回家这个课程,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后,现在孩子都是独自一人上下学的。

教育,一端连着个体生命的丰盈与超越,一端则连着文化的传承的创生。让每一个生命都面朝真善美的大海,都听得见人性春暖花开的声音。

猜你喜欢

技能社区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破次元
融椅
拼技能,享丰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