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任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20-03-19谢金莲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学生

谢金莲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这就是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老师的职责,也是所有科任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科任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传授文化知识与技能技巧,更要注意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科任教师怎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呢?为了抛砖引玉,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儿体会。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学生

一、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老师一样,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格的影响者,更是道德的示范者。科任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内在外表都能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的甚至能影响着学生的终身。所以,科任教师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举止大方、谈吐高雅、言行一致。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去示范学生,以和蔼的微笑去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去关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治教去教育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去启迪学生,以健康的情操去熏陶学生。这样,科任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影响。

二、润物无声,心灵贴近引导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第一,科任教师必须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亲近每一个学生,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用爱的圣火去点燃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明灯。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绝不能对学生含沙射影,冷嘲热讽。第三,要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进步,都会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第四,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眼里不应有优生、“差生”之分和高低贵贱之分。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呵护与关爱,每个学生都具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力。第五,科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师生变成师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教书育人,利用课堂激励学生

科任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适时适度地选取教材中的有关人物、地理、文化、科技成果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教学评价中利用口头表扬、作业传阅、眉批和尾批等多种形式表扬和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不怕困难、乐观进取、勇往向前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团结协作,和谐氛围熏陶学生

科任教师之间存在着教育对象的同一性,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因此,科任教师之间应多理解、多沟通、多协作。正如魏书生所说:“相互拆台,大家跨台;相互帮助,好戏一台。”

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老师应多沟通,多联系,了解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教育管理的工作意图,注意维护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班主任老师认可的前提下,科任教师应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教育风格与班主任老师一道对任教班级齐抓共管,携手共创“优良班纪班风”。老师之间的密切合作,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与示范。

结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學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几个基本准则。

笔者认为:全心全意为全体学生服务,不失时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这永远都是我们教师的天职。

参考文献:

[1]廉翠荣.科任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J].才智,2009(09):207.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学生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