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规也要讲“规矩”

2020-03-19刘洁

教育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纪校规规矩

刘洁

作为规范师生语言和行为的规则,校规的制定旨在为师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然而,这一美好的初衷在实践中却有些“走样”。一些校规被冠以“奇葩”之名,引发学生吐槽、网友热议,让人不由得思考:为什么这些校规会激起如此轩然大波?制定校规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如何才能确保校纪校规的落实效果?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校方代表。

校规制定应有“度”

近年来,网络上爆出了一些所谓的“奇葩校规”,如统一学生发型、要求学生白天没课不能回宿舍、规定“男女同学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44厘米以上”等。您如何看待这些校规?

河北省涉县一中副校长 杨君丽:受社会环境、影视网络等的影响,校园里极个别学生在穿着打扮、男女交往等方面的确有些“过”。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制定校规来规范师生的言行无可厚非,这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谓的“奇葩校规”,都是针对学校教育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制定的,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这些校规的制定的确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当尊重学生正当的权益,如男女同学之间的物理距离限制就有点矫枉过正。

山西省运城市东康中学校长 张新民:我认为“统一发型”“白天没课不能回宿舍”等规定,从德育管理层面说,是一种低级层面的硬性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春期的孩子在服装、发型、言语等方面追求特异,其实是追求个性、标榜自我的体现,反映出他们渴望社会、家长、老师甚至异性能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依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且合理的校规,用渗透、感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教育集团总校长 袁月娥:学校通过制定校规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很有必要的。但校规的制定,一定要把握“度”。“适度”的校规就像阳光雨露,会滋润孩子的成长;“过度”的校规则像暴风骤雨,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男女同学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44厘米以上”等所谓“奇葩校规”,显然超出了正常的“度”。这些“过度”的校规,违背了教育规律,不仅不能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并遵从,反而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是抵触行为,加大教育管理的难度,这就与教育管理者制定校规的初衷背道而驰。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校长 陈余彬:这类“奇葩”校规的特点是要求性的、强制性的,对学生来说是约束性的、限制性的。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习惯了教育学生避免错误、尊重权威,但这也会致使学生因怕犯错误而变得谨小慎微、因循守舊,没了思想和创新。因此,我们的教育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做正确的事,尊崇真理;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建设性地做事,尊崇创造。

制定校规要以学生为中心

贵校的校规是如何制定的?

河北省涉县一中副校长 杨君丽:我校每一则校纪校规的出台都要经过慎重的讨论和研究,先由领导班子成员商议,然后交给相应团队(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委员会、学科委员会和学生会等)商酌,反复修改,充分考虑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教育集团总校长 袁月娥:我校的校规是多年办学积淀和多方参与的结果。在校规制定过程中,我们首先会充分征求老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最初文本。在此基础上,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及新闻媒体参与,提出相关修改意见。此外,我们还会召开听证会,最大限度地听取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汲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智慧。

在您看来,制定校纪校规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河北省涉县一中副校长 杨君丽:校纪校规的制定,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法性,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可操作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宜太琐碎;三是时代性,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四是教育性,要以教育为主、惩处为辅;五是求同性,应广泛征求意见,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浙江省兰溪市兰江小学校长 金建松:社会在发展,校纪校规也应与时俱进。制定校规应该经过合理程序,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注重每一处细节,让学校的管理回归专业。在我看来,校规的制定须遵从以下原则——

一是合法性。法律是人行为的底线,校规必须合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要在权利、秩序、义务中找到平衡,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性。制定校规前应明确学生成长的问题未必能靠校规解决;制定校规时可尝试学校、学生、家长三方论证,多倾听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制定校规后应经过解读、试行、调整三步,确保校规与时俱进。

三是人文性。校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尽量规避“必须”“不准”“不得”“严禁”等强制性字眼,代之以委婉的、体现人情关怀的语言。

四是教育性。学生是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未成年人,教育者要充分意识到校规的本质不在于限制与管理,而在于教育和发展,其教育功能应远远大于惩罚功能。

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教育集团总校长 袁月娥:校纪校规的制定,主要应该把握这么几个原则:一是“利生”原则,即以学生为出发点,有利于学生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快乐成长;二是“尊重”原则,只有规矩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规矩,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三是“适度”原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但决不求全责备,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四是“实用”原则,必须要有可操作性,没有可操作性的校纪校规只会是一纸空文。

上海市长白二村小学分校校长 杨会宝:首先,校规的制定要民主。不要局限于校方小范围的意见,应该发动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这个过程,也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的一个过程。另外,校规也应体现对校方一定的制约。其次,校规的制定要科学。校规要符合德育要求、符合儿童心理学,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最后,执行校规要严格,更要有温情。校规需要严格执行,但在执行中要关照到学生的内心,使之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河南省滑县焦虎镇第六中心小学校长 董振辉: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一个学校最糟糕的就是靠威吓、强力和虚妄的权威来实施教育。这样对待学生会摧残他们健全的情感,伤害他们真挚的心灵,剥夺他们应有的自信。”这一观点为学校制定校规指明了方向——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校规应该如东风拂面,促万紫千红,润花著果,催笋成竹。在制定校规时,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合法性与合理性。校规只能在现有法律规定下进行细化,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界限。同时,对学生言行的限制要合理化、人性化,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教育性和与时俱进性。校规是维持正常教育秩序的必要手段,但其本质不在于限制与管理,而在于教育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如何通过纪律手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行为,使之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适应性强的新型社会人才,是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三是因材施规性和公平公正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校在制定校规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既要因材施规,又要平等公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有人认为,为确保校规执行到位,制定时应充分征询学生的意见。您认为如何才能确保校纪校规的落实效果?

河北省涉县一中副校长 杨君丽:我完全同意在制定校纪校规时充分征询学生意见,并认为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校规校纪的制定——只有认同的东西,他们才可能自觉地执行。为确保校规校纪的落实效果,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学生自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自主管理能力,使得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不断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督导。

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教育集团总校长 袁月娥:我也认同制定校规应征询学生的意见。制定校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校规制定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学生甚至家长参与进来呢?在制定校纪校规时一定要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特别是要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校纪校规,这样落实起来才可能减少阻力。在执行校规时,不但要严格,而且要一碗水端平——无私则无偏,无偏则令成。

猜你喜欢

校纪校规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校规校纪如何制定?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校纪校规,学生知多少
校风校纪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女佣的规矩
校纪校规的制定与执行都要以学生为本
你懂不懂规矩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