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9史学娟堵一乔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3期

史学娟 堵一乔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伴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流变指标普遍高于正常健康者,因此临床对于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应尽早实施血流变检测,以减少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血流变检测;血栓性疾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中图分类号】R8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前言

血栓性疾病主要是由患者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功能发生异常所致,通常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血栓等疾病[1]。此类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导致临床在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是提升血栓性疾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据研究表明[2],血流变检测是一种能对人体血液有形成分流动性和变化规律进行检测的重要指标,其包含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等均是反映血液流变学特征几项重要参数,同时也是反映血液粘滞度的几个重要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能有效预防及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鉴于此,为了更进一步明确该指标的临床价值,本文现就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检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伴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50~78岁;平均(65.72±5.44)岁;疾病类型:心肌梗塞20例,脑梗塞27例,心绞痛22例,其他11例。对照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48~80岁,平均(65.49±5.29)岁。两组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且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研究组均为心绞痛、脑梗塞等血栓性病患;对照组受试者体检报告均正常;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为接受过降脂治疗,且近期内未服用过抗血小板类药物。排除标准: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合并缺血性生津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在检测当日分别抽取两组研究对象5ml静脉空腹血,采集成功后放置于肝素抗凝真空管中进行抗凝。然后以3000r/min速度进行离心15min,取上层清液。应用背景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A-660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受试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2.0软件计算,以()表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血栓性疾病主要由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引起,其中血栓形成是指患者机体血液的有形成分在血管中形成血栓,进而导致血管全部或局部堵塞,使得相应部位的血液供应出现异常[3-4]。而血栓栓塞主要指血栓从开始形成的位置完全脱落,继而随着血液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导致某些部位血管全部或局部堵塞,使得相应气管及组织缺血、缺氧。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危重,可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据相关报道[5],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等指标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研究分别抽取了80例患有血栓性疾病的病人与8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正常人的血液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血栓性疾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该结果表明,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流变指标水平均普遍高于正常健康人,因此临床可将该指标作为诊治血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血液黏度主要分有高切、中切、低切三种,全血粘度在高切变率情况下可有效反映红细胞血管壁顺应性及变形能力,若血液黏度升高,红细胞的顺应性就会降低,其变形能力也变差;而在低切变率下,血液黏度能较好地反映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当红细胞聚集能力升高时,血液粘度值也随之升高,故而全血粘度可作为血栓性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血浆黏度是决定全血黏度值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黏度值上升时表示纤维蛋白原发生异常,而当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升高时,说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红细胞压积也是全血黏度的一项重要决定因素,当红细胞压积低于45%时,其与全血黏度呈正比关系,而当压积在45%以上时,两者可呈对数关系。所以红细胞压积的增加与否和全血黏度水平高低密切相关。血沉是一项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无论是炎症反应增加还是患者机体内环境发生异常都会增加血沉速度,且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升高也会加快血沉速度,从而促使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尽早检测血流变指标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栓性疾病发生,便于临床及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健康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张军和.分析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3):176+178.

高玉芳,王敏,王升,等.血流动力学检测在缺血性眼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01):89-90.

張缤迎,陈静,曾茜茜,等.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江西医药,2018,53(07):766-767+770.

洪流,张家明,陈华英,等.D-二聚体含量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96-97.

彭超,文一波.D-二聚体与FDPs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8,10(04):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