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奥斯汀笔下的求婚、恋爱和结婚

2020-03-19约翰·马伦/文

译林 2020年1期
关键词:班纳特曼斯菲尔德莫兰

〔英国〕约翰·马伦/文

标题中三个词的排列顺序没有错,因为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一个男人在爱上一个姑娘之前,就可以施展手段,向她(以及她的父母)表示自己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对此,《傲慢与偏见》中,夏洛特·卢卡斯的看法最理智也最冷静,她建议简·班纳特应该先找到有钱的丈夫,结婚后再考虑爱情,“婚姻幸福完全是个机遇问题”。她不是唯一言辞犀利又愤世嫉俗的小说人物。《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玛丽·克劳福德是个富家女,她在挑选丈夫时,将婚姻称为“一种钩心斗角的游戏”。这一时期出版的社交行为准则之类的书籍宣扬婚姻负有庄严的宗教责任,但在奥斯汀的小说中,年轻女性在婚姻市场中待价而沽,这种残酷的经济现实才是大多数人物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爱而婚

其实奥斯汀还想告诉读者,夏洛特和玛丽的态度是消极的。奥斯汀虽然在小说中描写了来自家庭的压力,但她本人却坚定地支持为爱而婚。《诺桑觉寺》中的凯瑟琳·莫兰宣称,“我认为,为金钱结婚是最卑鄙的事情”。这个十七岁的女孩,虽然不谙世事,却能明辨是非。女性的选择确实受到限制,但最终做决定的仍然是她们自己。在18世纪早期的小说中,父亲常常试图包办儿女的婚姻。然而,奥斯汀在《劝导》第二十四章中说,“无论哪两个年轻人,一旦打定主意要结婚,他们准会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这个目标”。

年轻女性与婚姻

年轻就是资本。莉迪亚·班纳特十六岁结婚,姐姐简十五岁时就有优秀的年轻人上门求婚,她们的母亲一直引以为傲。凯瑟琳·莫兰十七岁订婚,《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和埃丽诺·达什伍德以及《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普赖斯都在十几岁时订了婚。女孩子在十五岁到十九岁之间便“进入社交界”,这意味着她可以有人追求。凯瑟琳·德包尔夫人盘问伊丽莎白·班纳特有几个姐妹“进入社交界”时,居然发现她所有姐妹都已进入社交界。五个女儿都进入了婚姻市场,给她们找到如意郎君便成了班纳特太太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

姑娘们嫁的丈夫通常都比她们年长,甚至还有年龄差距大到惊人的情况。《理智与情感》中,三十五岁的布兰登上校比妻子玛丽安大十八岁,《爱玛》的女主人公和丈夫奈特利先生也有类似的年龄差。然而,我们不应该假设这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在这两部小说中,由于年龄差距巨大,女主人公起初根本没有考虑过接受这两个老男人的求婚,后来结婚是出于种种原因。在简·奥斯汀所有的小说中,只有一个男人娶了比自己大的女人:二十五岁的柯林斯先生娶了二十七岁的夏洛特·卢卡斯,说明双方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值得一提的是,简·奥斯汀的三个兄弟娶的妻子都比他们自己大。

求婚礼仪

求婚是一个半公开的过程,按照固定的惯例进行。青年男女很少有机会单独见面。从相识到求婚,常常短暂到令人咂舌。亨利·蒂尔尼认识凯瑟琳·莫兰不过才两个多月就向她求婚,凯瑟琳也欣然接受了。求婚本身具有一定的套路,柯林斯先生却没有掌握其中的奥妙。奥斯汀小说中的规律似乎显而易见:但凡一个男人信心满满地去求婚,必定会铩羽而归。柯林斯先生和达西先生的求婚都被伊丽莎白无情拒绝,这让两人都难以置信,读者们却是忍俊不禁。《诺桑觉寺》中的亨利·蒂尔尼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一条真理:“男人享有选择的便利,而女人只有拒绝的权利。”1802年,已经二十七岁的简·奥斯汀接受了哈里斯·彼格威瑟的求婚,他是富家子弟,比奥斯汀小六岁,但第二天早上奥斯汀就改变了主意。

如果姑娘接受了求婚,那么求婚者接下来应该去“征得”姑娘父亲的同意。《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就是照规矩做的。一旦结了婚,就不能反悔。女人不能和丈夫离婚,男人也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能离婚,还会因此名誉扫地。《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妻子玛丽亚有了婚外情,拉什沃思先生因此和她离了婚,但离婚这事却被报纸写成了一桩丑闻。简·奥斯汀笔下的人物对结婚对象的选择“无比坚定”。班纳特先生会娶班纳特太太,是因为“贪恋青春美貌”,到后来发现妻子的真实本性时,“夫妇之间的相互敬重和相互信任,早已荡然无存;他对家庭幸福的期待,也已化为泡影”。他喜欢乡村,喜欢读书,因为只有这些才能慰藉他痛苦的心灵: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可惜再也无法改变。

猜你喜欢

班纳特曼斯菲尔德莫兰
张卫《向莫兰迪致敬之5》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秒破命案
秒破命案
国外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研究述评
张卫作品
张卫作品
语义学与语用学在《傲慢与偏见》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短篇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评介
基于莫兰指数的盗窃犯罪率全局分布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