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天使 生命的祥云
2020-03-18景作人
景作人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忘的一年。年关之际,一场巨大的灾难无情地降临。它在中华大地乃至全世界横行,吞噬着无数善良无辜的生命。就在这场灾难中,昔日朝气蓬勃、充满着火热情怀的武汉三镇,却成为被疫魔首先攻击的不幸者。来势汹汹的病毒肆虐着这座伟大的城市,人们甚至还来不及弄清原委,就已经被这个可怕的病毒击倒了。生死攸关之际,出现了无数英雄的天使,他们以无畏的精神和信念,撑起了保护人民生命、救死扶伤的“巨伞”。这些伟大的白衣天使,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整日整夜地坚守在抗疫一线,与病魔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不但救助了大量的危重患者,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他们是中华儿女中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期盼与敬仰的生命福音。
为了表现武汉疫情期间来自全国各地英雄天使们的高尚情操,歌颂他们一切为人民的奉献精神,以及勇敢面对疫情,最终战胜病毒的顽强斗志,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近日推出了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原创民族歌剧《天使日记》。作为今年以来,全国出现的第一部抗疫题材大型舞台剧,以小视角展现大情怀,塑造了兰之念、方医生、黄鹤、夏雨、小婉、小伟、黄老先生等医护人员形象;以生动的具体事例,展现了他们舍生忘死的拼搏精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英雄天使忠于职守、逆行而上,战胜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克服来自亲人和家庭的种种困难,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与病毒较量,继而换来了患者的重生,并以血肉之躯筑成了阻断疫情蔓延的防线,最终迎来了武汉三镇生机盎然的新春。
这部歌剧有着一流的创演班子:编剧王勇(咏之),作曲孟卫东,导演廖向红,指挥王燕,舞美设计丁丁,灯光设计胡耀辉,人物造型设计刘红曼,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歌剧演出的全部演员均来自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歌队则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合唱团担当,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担任演奏。
我观《天使日记》,首先感觉到它是一部能够真正感动人的歌剧,它与今年出现的大部分抗疫音樂作品都不一样,其情节、音乐、表演处处触及灵魂,是具有深度和内涵的典型之作。
编剧的创意
《天使日记》是一部典型的现实题材歌剧,由于其表达的内容太触及人心且过于敏感(人们观看时会产生深入的联想),且较难把握二度创作中现实情节的表现尺度,致使剧作家和作曲家在创作中屡遭瓶颈。然而王勇和孟卫东还是以巨大的政治责任心和创作激情,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部在政治上和艺术上都要求颇高的大型歌剧。
剧作家王勇近期佳作不断,前阵子在嘉兴刚刚上演了他编剧的歌剧《红船》(也是与孟卫东合作),紧接着他编剧的《天使日记》又在武汉上演。两部歌剧都是重大题材作品,在创作上亦有相近之处,那就是非常难写。特别是《天使日记》,它不似一般的历史戏剧、情感戏剧和调侃戏剧,而是一部必须以真情打动人心,通过感性积累达到理性升华的作品。《天使日记》不允许平淡,不允许虚假,更不允许做作,它要以极端写实、极端逼真、极端投入的面貌出现,如此才能将歌剧所要表达的直观效果呈现出来。
为此,王勇在编剧时确定了高度的写实主义原则,以具体事例、具体人物为线索,通过医院护士长兰之念抗疫日记的串联,将武汉大疫期间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现实一一展现出来,表现了医生护士在生死关头以人民利益为重、奋勇向前的高尚品德。
剧作家开门见山地呈现出病魔肆虐、医院中抢救患者的紧张场面,并以在大屏幕上宣读封城令的方式,紧紧揪住了观众深悬的心,一下便造成了一种惊恐的戏剧效果。随着剧情的发展,编剧精心设计的几组人物陆续登场,他们是医护人员,也是父母亲、丈夫和孩子,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编剧通过他们在疫情期间被迫分隔、相互牵挂的心情,自然地制造出推进戏剧动力的矛盾,从而使剧情在一种真实的情感中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
还有一点,编剧在《天使日记》中直面描写了死亡,并以很大篇幅表现了医护人员抢救李教授以及抢救失败后李教授去世的全过程。这个活生生的事例,将人们的思绪一下拉回到疫情肆虐时的现实惨景之中,它猛烈地敲击、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同时也反衬出病魔的可怕以及每个活着的人所将面临的恐惧。在这一点上,编剧牢牢抓住了写实主义强烈的手法。而接下来李教授(灵魂)表达遗愿(捐献遗体)的“虚拟”演唱,则尽显出了温暖的浪漫主义情调。如此的设计与安排,体现出一种自然、协调的表现方法。
《天使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了人性、表现了人性、歌颂了人性。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人性体现,而在此次疫情当中,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就是本着这种精神,来实现人性普世、人性闪烁、人性至上的价值。他们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这种伟大人性的体现,正是英雄天使所赋予生命一词的最好解释。
音乐的亮点
作曲家孟卫东是当今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先锋人物,近年来,他的新歌剧源源不断,纷纷亮相于中国歌剧舞台,在业内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孟卫东的歌剧音乐很有特点,兼有抒情、戏剧的双重性,且充满着令人陶醉的亲和力。
《天使日记》的音乐中,惊恐、企盼、温馨、坚定、悲切、昂扬等,几乎所有的情绪都出现过,且均为真挚的自然迸发。我听这部歌剧,首先感觉到它是歌剧化的,带有有机的头尾衔接,还有动机展现与发展的细腻表现。
孟卫东拥有非常突出的旋律写作才能。在《天使日记》中,他赋予了主要角色很多动听舒展的咏叹调,这些咏叹调充满激情,也充满着炽热的内在体验(如兰之念最后的咏叹调《你听见了吗?你看见了吗?》)。此外,歌剧中的重唱也很多,大多都是温馨色彩和深情韵味的段落,有几段七重唱和九重唱,体现出了作曲家很高的写作水平。
《天使日记》虽然是一部现代都市题材歌剧,但其中对民族音乐的借鉴却不乏存在。最突出的是,兰之念在得知丈夫黄鹤感染了新冠肺炎后唱了一段咏叹调,这段咏叹调的后半段,音乐突然转入中国戏曲的板腔体结构中。虽然这个转变显得很突然,但由于音乐与角色的情绪表现非常吻合,使整个唱段的骤然突变显得十分自然,顺理成章地表达出主人公焦虑与悲痛的“倾覆”心情。
孟卫东的歌剧音乐还有一种风格,即在歌剧化的整体结构中,恰当地融入歌谣体的形式,且努力将这二者在作品中达到无形的衔接。这种手法,他在歌剧《呦呦鹿鸣》《盼你归来》中都有所体现。而在此次的《天使日记》中,这种风格更是有了鲜明的体现,剧中许多唱段(包括重唱、合唱),都有着些许这样的特色。如此的做法,从客观上拉近了普通观众与歌剧音乐之间的欣赏距离。
《天使日记》的合唱段落写得也很精彩,最突出的就是那首优美动听、朗朗上口的女声合唱《天使之歌》。这首三拍子的歌曲,有着圆舞曲式的风格,其旋律轻盈飘逸、深情内在,温暖的情意加之对生命的无限企盼,给人们带来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喜悦。我很钦佩孟卫东的才能,他居然在这样一部灾难题材的歌剧中,成功地运用了圆舞曲体裁,为整部歌剧的正能量带来了阳光般的缕缕生机。
由此我联想到德国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他就有着在自己的正歌剧中加入通俗圆舞曲的成功尝试,特别是其著名代表作《玫瑰骑士》,可谓这方面最奇妙的精彩之作。而孟卫东如今也成功尝试了这种手法,在《天使日记》中,这首优美质朴的圆舞曲由女声合唱唱出,它是那样的打动人心,那样的回味无穷,以致很多观众在看完戏后,嘴里都是哼唱着这首圆舞曲的旋律而离开的。
导演的手法
《天使日记》的导演是著名导演廖向红,她也是近年来在国内执导歌剧最多的导演之一。廖导以往执导的作品都细腻流畅、层次分明,很有女性的雕琢韵味,也有着刚毅的激情,例如重庆市歌剧院的歌剧《尘埃落定》(也是孟卫东作曲),廖导就将其导得情意满满且惊心动魄。此次执导《天使日记》,廖导再次发挥了她的细腻手法,将这部歌剧执导得完整流畅且颇具戏剧效果。
个人感觉,廖导在保留了以往特点的基础上,此次某些地方在风格上似有改变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了整部歌剧的气势、斗志和矛盾化情感。在这部歌剧中,廖导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疫情抢救场景,以极度的写实技巧,将医生护士奔赴“战场”抢救病患的情景,活生生地再现给了观众,使大家在观剧时有了直面现实、直面灾难、直面战斗的感觉。在抢救李教授的一场中,廖导将布帘后医生护士们的忙碌身姿以剪影的方式呈现而出,使人们在恐惧与期待的气氛中屏住了呼吸……而当抢救失败,李教授撒手人寰后,廖导又再次以医生护士们无奈地散去为线索,引出了李教授英灵的《遗嘱咏叹调》和兰之念的《悔恨咏叹调》。这一切的穿插进行及视觉听觉转换,都显得那样紧凑,令人深感其执导构思的细腻和缜密。
廖导非常重视演员音乐的发挥,人们可以看到,整部歌剧从头至尾,无论演员们的表演动作多么忙碌,在开口演唱时总是面对着观众的。如此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歌唱演员的声音质量,有助于他们尽量发挥出大的音量和好的音色。从这一点看,廖导的确是一个内行的歌剧导演。
指挥的魅力
王燕是最近十分走红的歌剧指挥家,一年间,我已经看了三部她指挥演出的新歌剧(马上将看第四部),可见她在这方面聚有着多么高的专业“人气”。
在我的印象中,王燕是一位非常富有灵气的指挥家,当年在中央歌剧院同事时,我就感觉到她在音乐上的特殊敏感。王燕听力好、手势好、内心节奏感好,更重要的是,她对声乐十分熟悉(能演唱),且专门进修过歌剧导演课程——她是一位全面的指挥家。过去的王燕是年轻新秀,在专业上属于技术好但经验欠缺的新手。如今的她却早已脱胎换骨,通过若干部大戏的磨炼,这个才能出众的女指挥家已经成熟起来了。
此次指挥《天使日记》,王燕的沉稳大气及临场镇定,再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出时,站在乐池中的她能够依靠手势、眼神、气场抓住演员和乐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这次我在武汉连看了三场演出,王燕的指挥是一场强似一场,而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独唱演员、合唱团及交响乐团,则在她的指挥下发挥出了良好的声音。可以说,此次《天使日记》的演出成功,王燕作为指挥家的魅力真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演员的发挥
《天使日记》的演出,所有演员、演奏员均来自湖北歌剧舞剧院,这一点是非常不易的。《天使日记》的角色较多,分为AB阵容后,共有20多个演员在其中担任独唱角色,而他们平时都是歌剧团、合唱团中的普通演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个剧院是能够独立演出大戏的,他们是一个拥有实力且能力均衡的专业歌剧团体。
饰演女一号兰之念的马娅琴和杨娟,此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虽各为AB组主演,但演出效果各有千秋、难分伯仲。马娅琴的演唱深切内在,声音成熟有力,音乐颇具感染力。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在舞台上,无论对声音、形体还是情绪,都能够把控得恰到好处。她饰演的兰之念有血有肉,激情与柔情同在,且从内心中透露出百感交集且又坚定自信的神态。杨娟的唱演亦给我带来了惊喜,这个小姑娘有着清亮的嗓音和不怯场的性格。她饰演的兰之念与马娅琴一样成熟可信,且从始至终体现着积极的投入与表现。我过去曾看过杨娟饰演的韩英,对她的唱演能力深信不疑。然而此次她的表现还是令我吃了一惊,深感这个小姑娘在专业上进步了一大块。综合来说,马娅琴和杨娟二人都发挥了高水平,音乐上的表现亦都相当深入,且在激情的迸发程度上不相上下。然而杨娟的声音稍显高亢亮泽,穿透力也更强些,而马娅琴的声音则显得更为成熟和内在。
饰演黄鹤的田丰与王敏都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优秀男高音。田丰是个声音与形象都很出众的小伙子,他是剧院近年来着重培养的青年苗子。当晚他的唱演赢得了观眾,大家都对这位男高音新秀的临场发挥表示出了赞叹。王敏的声音非常漂亮,演出经验也很丰富。当年他演楚庄王时就很有气度,其表现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次饰演黄鹤,尽管角色戏的分量不足,但他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其唱演功力略见一斑。
饰演方医生的秦德松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多年的“台柱子”,是曾经演了几十年刘闯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此次饰演方医生,演唱和表演的分量都相当重。然而秦德松在连演数场后,其声音状态与形象状态依然完好无缺,足可见其功力的深厚与经验的老到。
饰演援鄂护士夏雨的是女高音歌唱家章瑛和周莹莹。章瑛是一位很有内涵与气质的女高音,声音富有柔性和温馨色彩,还有着戏剧潜力。她当晚的演唱情绪拿捏准确,音色纯净沉稳,在音乐上富有情绪上的含蓄感,表演上亦有着初为人母的柔情。周莹莹的演唱声音更亮一些(有些“靠民”的感觉),表演上则显得活跃大于沉稳。她与章瑛的特点恰好相反,彼此形成了不同的反差,在舞台上可谓风格各异,各展其长。
两位饰演小婉的演员是陈小艺和肖璀婷,她们二人同样是难分伯仲,各有优点。然相对来说,陈小艺的唱演则更显得自然贴切一些。
在余下的角色中,我对饰演李教授的女中音歌唱家胡美春印象深刻,她的声音及形象举止都与角色相符合,几首咏叙和咏叹调(特别是“遗嘱咏叹调”)唱得很有感情,其音色也很温厚柔美。饰演黄老先生的男中音歌唱家易俊,是该院难得的歌唱人才,他这次的唱演声音和情绪都很到位,那段中医药“贯口”式的咏叹调唱得相当流畅。另外,饰演大嫂、老板、小伟、小梦、大学生、小伟妈、张师傅、小婉丈夫、夏雨丈夫、咖啡店主,还有饰演黄鹂、小患者的儿童演员,大多都有着良好的发挥,像小伟、大嫂、老板、大学生、小伟妈、张师傅等,他们在戏中都有着重要的独唱与重唱段落,而他们的唱演效果,则令现场观众感到了由衷的舒心与满足。
《天使日记》中的合唱段落尽管不多,但重要程度不容小视。特别是那首圆舞曲风格的主题歌《天使之歌》,更是全剧的音乐灵魂。而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合唱团这在几天的演出中,以美妙的声音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是我熟悉的乐团,他们近年来通过改革与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来看,乐团的各个声部基本上达到了均衡程度,个别声部则显得突出而富有特色。《天使日记》的乐队部分尽管写得不是很难,但其中情感、力度、音色、幅度的变化都很频繁,尤其是激情段落和抒情旋律的交替,其中层次的变化要求十分细腻。在这几场演出中,乐团在王燕清晰的指挥下,真正呈现出了浑然一体的效果,听起来非常耳顺和舒服。
其他特色
《天使日记》作为一部现代题材的歌剧,其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人物造型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都便显出与传统歌剧不同的特色。歌剧演出时,当大幕拉开后,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种全新的舞台设计,全新的形象概念和全新的道具展现,刹那间,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布满舞台,演员们身穿隔离防护服,在舞台上边演唱边奔跑表演,一种强烈的现实感扑面而来。
我很欣赏这部歌剧的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风格,在这部歌剧中,两位设计师呈现了最为写实的舞台效果,而这种效果和风格,我个人认为是表达这部歌剧内涵的唯一选择。
剧中的人物造型设计和多媒体设计也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贴近现实。由于剧中没有离奇不解的舞台突兀表现,致使整部歌剧在综合性上达到了相对完整的艺术效果。
修改建议
歌剧《天使日记》成功上演了,而演出后的观众反响和业内评价则是热烈的。但我个人在真心赞美的同时,亦感觉到它在艺术表现上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此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以供创演者们参考。
一、剧本创作略有仓促和应时的痕迹。有些地方欠缺戏剧高潮之前的必要铺垫,如歌剧一开始,直接从封城令就衔接到了医院治疗病患的场面。假若开场时先有一段武汉人民过年之时的祥和气氛,再似晴天霹雳一般引入疫情骤起,武汉封城的恐怖气氛,随之掀起救护车的警笛鸣响及医院中一片忙碌的情景,这样就会使歌剧的戏剧冲突爆发得更加突然和猛烈。
二、剧中主要角色戏的分配略有不均。在首演结束后的专家座谈会上,很多专家都提出了这个欠缺,大家一致认为黄鹤这个男一号的戏太少,出场时也没有自我介绍式的咏叹调,中间也没有他参与救助病人的直接情节(因他与兰之念不在一个医院)。这个角色在剧中显得偏弱了,以致他后来感染新冠死亡,并未在观众中产生太深的影响,人们甚至对这个人物还有着一些模糊的印象。
三、全剧中群戏的写作过于平均,如此便难以为主要角色的表现腾出空间(除兰之念和方医生)。其实,歌剧中群戏的表现可以更多地采用重唱形式,将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叠加在一起表现,这本是歌剧音乐表现中最典型的手段。而现在的剧情陈述显得过于分散,基本上是每人必唱,每人必演,如此便减弱了主要角色的分量,黄鹤这个角色的缺戏,应该就有着这种成分的原因。
四、音乐的表达性与渲染性都做得很好,但从歌剧音乐的整体流畅性上看,并未达到“无缝衔接”的地步。由于剧中音乐采用了很多歌谣体的手法,致使大幅度的音乐展现受到了影响,减弱了歌剧中所必要的戏剧动力。再有,重唱段落的音乐写得相对简单了,缺乏多种性格叠加展现的个性表现手法。而个别民族唱法段落的出现显得略微突兀(如大嫂痊愈出院的唱段)。这个民歌旋律在大嫂之前的唱段中从未出现过,如果必须要采用的话,是否可在角色之前的唱段中适当融入一些这个民歌的动机,从而使角色的音乐形象前后不至失去关联。
五、某些角色演员的音乐表现和动作表现太过近似,缺乏个人性格、个人思想、个人魅力的对峙、平衡和变化。例:假如能够在剧中设计一个相对胆怯落后的医护人员,使他在现实的残酷中通过实例的教育转化思想,最后发展成为抗疫的英雄,这样就一定会得到一种在对比之下所产生的升华意义。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说得不一定正确,但确乃个人的肺腑之言,希望大家予以理解。
《天使日记》是一部记载着时代灾难和时代壮举的歌剧,它真的感人,真的震撼,真的催人泪下。在2020年这个人类历史的重要节点上,这样一部歌剧的产生,它究竟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说明着什么?我想所有的现场观众心里都是再清楚不過的。
面对病毒,面对疫情,所幸我们的身边有天使,有伟大而英雄的天使,他们就像一片片洁白的祥云,永远笼罩着我们,呵护着我们,保卫着我们。人们坚信,任何顽固可怕的病毒,在这些祥云一般的英雄天使面前,最终都将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