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类高校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20-03-18陈淑芬李飞宏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陈淑芬 李飞宏

摘  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态势下,我国经济在“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背景中,国际化法律应用人才培养也就具备了更多的挑战、机遇。针对当下的工程类型的高校国际化应用类型法律成员培养模式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其具备的培养方式的缺陷,融合工程类型的属性构建具备可行性的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工程类;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法律人才

课题项目:2019年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学双语教学研究。

在当下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和建设发展、“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中,我国具备了更多的涉外工程。其中涉外工程为牵连很多法律层面的活动,在具体的运作环节,诸多问题的分析均需要更加的透明化、国际化,基于此对涉外工程层面而言,其针对国际化类型的法律成员的要求急需解决。具备针对性的教育作为培养大量应用类型的国际化法律成员的重点。由于工程类大学在工程类学科的积累优势,因此工程类院校法学院可以依托其工程类学科的优势实行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

一、现有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概述

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主要体现在具有品德高尚,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掌握交叉型专业学科知识,具有国际化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强五个方面。历经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导向性功效,融合当下我国工程类型的高校法律教育的真实情况,国际化类型的法律成员培养当下在国内的操作模式主要分为本科双语型和小范围实验班型两种。

(一)本科双语型

一些院校在本科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等教育阶段选择使用双语教学方式。出于在双语教学层面国际法同其他类型的课程而言拥有更多的优势,由此很多高校在落实双语教学的最初均应用在国际法学科下应用双语教学方式的环节应用外语教材。培养构建的学生也就拥有了很强的语言技能。在学生精通外国语言的基础上,继续开设国外部门法等课程。这种模式着重于语言能力培养,但专业优势并不能得到扩大。

(二)小范围实验班型

有部分高校在法学系内开展法学实验班。更多高校开设或准备开设“国际实验班”等,层次有本科生阶段也有硕士生等高层次阶段。这种模式达到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标准,但因为其小范围开设的天生缺憾,导致受教范围小,教育面窄,从而得不到普遍推广。同时实验班采取的是外语能力考核的遴选机制,使得更多具有良好法学基础的学生得不到国际化培养。

二、现有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经济“走出去”当下已经发展为国际构建、投资的全新常态,基于此,明确了解很多国家的法律知识、具有职业外语能力的法律人才就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保障之一。当下,我国的法学教学制度不能契合全新的要求,重点呈现在下面的层面:一为具备单一的培养方式,当下的教材并不具备创新性,不具备学习目标国家的相关法律体系,法律实务和教学环节具有脱节的情况。二为法学教学具备较低的国际化教育。三是学生涉外实践能力教育训练缺乏。具体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出现了很多学生不理解涉外法律的重要性和涉外法律人才的稀缺性,学生对涉外法律的学习热情普遍低于国内法。

由此,当下在培养法律成员中不具备普遍、针对性,且培养的目标并不精准,比较宽泛,虽然最终可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培养目标,但却与实际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当下的法学体系下,其缺陷重点呈现在如下层面:第一,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另一方面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对想进入涉外法律服务行业的学生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第二,各高校盲目参考知名政法类高校的课程体系,不根据自身特色在自身资源优势上建立特色学科。第三,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只具备很少的涉外课程,不能培养较高素质的国际化法律成员。

(三)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

“对学生而言,训练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需要依托优良的师资建设”,对比其他的学院而言,工程类法学专业不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对比每年学习该专业的学生而言,该专业的老师数量严重匮乏,教育理念落后,实践能力缺乏,严重影响了工程类高校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呈现在不具备较多的复合类型,很多的工程类型的专业老师拥有专一性质的法学知识,并且拥有较多法学理论、工程知识、实践能力的老师很少,不能发挥工程类型的高校办学的优势,不能更好的培养法学、工程有效融合的复合类型的国际化法律成员。

(四)培养理念与培养实效有差距

尽管很多的高校均已经充分了解到一流人才需要拥有国际发展的视野,但在理念、实践层面具备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第一为在教育中外语课程具备有限的实践,不能落实让学生自由应用外语的标准;第二为并没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务洞察技能、责任感、思辨技能;三是大部分课程只照顾到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而对外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一无所知。其为为何当下我国应用类型的国际化法律成员在对涉外事务处置环节同其他成员具备的差距。

三、我国工程类高校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明確培养目标,凸显国际化特色

针对法学院而言,其将培养法律成员当作自身的责任,对法学院而言,培养专门定位的成员为其综合追求。在学校落实专门类型培养之后,高度的认同观念让学院的管理、教学研究均紧紧的围绕培养涉外工程法律成员的目标落实和开展。领导层、各学科教师以及学生都可以以此为目标,使得问题集中化,处理问题高效化。在相同、集中的培养观念中,高校资源可具备针对性的获得匹配的学院。例如长沙理工大学的培养经验,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为国际工程法律人才的培养专门建立了工程法学研究中心,基于学校的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工程法学研究中心已为各涉外工程单位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工程法律人才。诸多的社会管理、公司全部和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开展或落实过涉外工程法律项目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大型活动等诸多模式的合作。

(二)设置与国际化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设置专业课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是否具备合理的课程设计直接关乎能不能培养国际化类型的应用法律成员目标。为落实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第一需要实现国际合作、交流意识的强化,按照培养拥有国际观念成员的目标实现课程的优化。在确保设置系统性法学课程的环节,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属性、国际化应用成员需要拥有的知识,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实现国际化课程建设水准、比例的提升。一般而言,可将国际化类型的应用法律成员课程划分为工程法律实践类课程群、法学类课程群、语言类课程群。其中工程法律实践类课程群需要将市场需求和国际化人才需求有效的融合;法学类课程群需要学生拥有稳定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语言类课程群需要人才拥有优良的合作、沟通技能。

唯有如此,方可在完善公共基础课、理论与实践、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核心课程的环节,设置《法律英语》、《国际工程》以及将“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法律类课程等,着力于提高学生扎实的法律思维基础与语言交流能力,进而培养契合全新时期发展的国际化成员。

(三)将外语教育与涉外文化能力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提高培养复合类型人才的速度,为呈现国际类型的专业属性,对法学专业而言需要确保持续落实英语教学。在较低的年级开展英语听说、大学英语等相关的课程,在较高的年级可挑选将国际私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构建为全英文、双语课程。并不精通一个国家的法律知识,就不能对该国家的法律情况和问题进行解决。在涉外交流环节为下风,并会对自身岗位的适应能力进行限制。当下,对外交流当下已无法契合现实的需求,无论是在文化、经济、教育层面,对外合作和交流均依托两者文化和思想层面的认同和理解,因此跨文化的沟通也显得颇为重要。在构建大学外语必修课的环节,需要将跨文化种类的课程添加在教育体系之中,实现国家成员文化内涵的丰富。并且,在培养体系之中添加我国的法律文化课程也是特别重要的存在。主要是出于任何国家的成员均是构建在自我国家文化层面,由此唯有对我国全面客观的进行认识,方可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对历史革命和时代责任具备精准的认识。

(四)建立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需要培养具备国际化类型的应用法律成员,社会和高校的联合培养也就变得更加的重要。在培养人才层面,社会的真实需求和培养高校成员需要挂钩,并不对社会的需求进行了解,并不对人才培养的层面进行调整,无法实现该目标。所以,培养具有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需要跨学校、跨地区、跨部门的交流合作,这不仅能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更加清晰、明确,培养具备国际化类型的法律成员方可更契合社会层面的需求。其要求高校落实开放类型的办学,结合地方涉外经济与产业,广泛参与政府、企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对急需怎样的国际化成员等问题具备了明确的思考、认识,唯有如此方可改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脱节的现状。对高校而言,尚需融合自身优势,对优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予以思考,且不能精简的将该问题留给公司和政府在工作中进行解决。诸多院校均需要积极分析和探索创新类型的培养法律成员模式,对当下涉外法律人才模式不足的情况进行完善。 教育部门引导学校坚持“走进去, 引进来”,多开展与沿边国家学校建立教育合作关系,探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机制。

同时,在对外交流方面,学校应当与国外高校达成涉外法律专业交换生学习交流长期机制,为我国学生在国外司法机构实习创造机会,在国外的司法实践下进行经验的积累,实现自身法律事务的有效提升。也可以通过将学生派至涉外工程企业实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国际化思维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深入改革开放的阶段,我国工程类高校应当结合自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外语教育与涉外文化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与社会需求,培养出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我国经济“走出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淑芬.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6):152-153.

[2]李孟.“一帶一路”背景下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8(23):141-143.

[3]陈海燕.“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北京教育(高教),2017(05):15-18.

[4]万猛,李晓辉.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专门化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24-27.

作者简介:

陈淑芬(1982-),女,汉族,湖北鄂州人,法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法学基础理论。

李飞宏,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