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
2020-03-18陈运良
陈运良
摘 要:在脱贫攻坚期间,由于部分地区传统旧思想的客观存在,农业产业化基础环境弱,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低,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的不健全等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其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本文着重探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问题,对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农业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分析;探索研究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贫困人口的数量显著减少,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减缓贫困的边际难度也在逐步上升,传统的扶贫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当前的贫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及时调整了扶贫思路,确定新时期的扶贫战略,农业产业化被作为新时期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较大,显现出各种的问题。
一、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总体投入不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广阔的土地上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资金投入的地方很多,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但由于各地税收不均衡造成各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力度各不相同,加之社会资金对农业企业投入不足,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较慢。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资金的支持,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无力支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第二方面是对产品认证、产品的监管、产品的优质评选等方面投入明显不足。
2.發展观念陈旧,生产模式传统。部分贫困地区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农业生产多半局限于对土地的耕种和索取食物,对农业生产并没有进行横向和纵向以及深度的扩展。例如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滞后。现代科技要素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含量不高,农产品以原料型消耗或销售的粗加工多,精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3.产业化链条扣得不紧。在我国许多地方农业产业化模式往往都是照搬其他地方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造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水土不服。许多种植产业链上就基本只有传统的农业种植,却很难看到有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进行多样化的加工,也没有完善的第三产业进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等。农业产业化的链接环节过少,没有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只是简单的粗加工而且缺乏监管,在进入市场后价格可想而知低廉。
4.政府管理水平落后。一是职能部门界定不清,政出多门。从农产品的生产到加工到销售都有众多政府部门插手,农业受到多个部门监管,极大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政府政策错位。部分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预经常是带有强制性的,这有悖于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导致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行政干预依然存在。政府出于完成考核目标、指令性计划等目的,在没有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干预利益机制的形成,取代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四是服务体系建设缺位。关于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引导体系建设、农民组织化引导建设、产业规划指导建设、市场环境引导建设等各种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政府导向都严重缺乏。对贫困地区而言,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地、系统地过程,要抓住脱贫攻坚这个大机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5.科技水平仍不高。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很多偏远山区的土地无法展开机械化作业,集约经营难以实现,还依靠着传统的种植技术来发展农业。另外由于在科技上的差距,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落后,产出的农业产品科技附加值较低,进入市场后没有竞争力只能靠低廉的售价来打开市场。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建议
1.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按既定目标系统化推进。农业是一个投入产出期较长的产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发展成熟,在做产业谋划时,应做到做好产业谋划,明确既定方向和目标,做精、做细、做深,不能因为主政人员的调整而造成农业产业发展出现“换人换产业”,对之前既定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放之任之、甚至改之。
2.加强资金的投入量,建立资金合理配置。自从上世纪80年代农业产业化提出以后,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扶助力度持续加大,但金融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信贷审批程序不够简化,建议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大支持力度,把借贷资金向涉农领域倾斜,帮助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要做好监管,时刻接受来自农民的监督和举报,在资金的使用上进行合理的配置,做好项目的规划,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实现各方共赢。另外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重点培育工作,对农业龙头企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在融资上较为容易。
3.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农业产业化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就要求一二三产各部门间要紧密合作,协调顺利才能使整个农业产业化的项目不断向钱推进。政府应转变职能、转换观念,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另外政府应当建立农业产业化的专门机构,来对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加强龙头企业监管,帮助龙头企业更好的运行。
4.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良性推进产业化。以农业生产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引擎,以合作社不主体,发挥合作社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选择农业优质良种,提高科技种植与养殖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做到集约经营,做大做强产业。二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消费需求,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5.出台农业激励制度,加快人才的培育。出台农业人才的引进制度,建立优秀人才的档案,并以此作为职业晋升的主要参考。提高农业专业人才的待遇,充分调动农业人才不断在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鼓励农业技术交流,定期派出人员向经验先进的地方学习,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适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开展区域内人才短期培训,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定向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
6.强化利益联接,做新时代农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即得利益者,产业红利的分配就是最好的杠杆,只有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向好发展。在脱贫攻坚的在环境下,产业红利的分配方式至关重要,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接方式,可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工作的最终能否胜利。成立村级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中经济力量发展产业,有效提高抵抗各类风险的能力,确保最终利益分配的实现。
三、结语
农村是贫困面发生最广的地区,而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的进程。在脱贫攻坚期间,农业、农村的发展被时代赋予了更新和更高的时代要求,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原动力,必将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超越和战略性提升,展现出新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红晓.宜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94.
[2]吴金水.松阳县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乡村振兴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20):111-112.
[3]孙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浦城农业产业化影响的分析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