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作攻关,让疫苗早造福人类

2020-03-18杨占秋

环球时报 2020-03-18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型研制

杨占秋

在美欧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高发状态后,新冠疫苗成了西方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政府不仅加速了本国的疫苗研制,而且不惜与德国展开疫苗所有权的争夺战。与此同时,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新冠疫苗的研制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呢?

简单地说,新冠病毒疫苗就是没有感染性的新冠病毒。即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给健康人群接种经过物理化学因素处理的完整病毒或者病毒成分(这种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原”),让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近代以来,疫苗已成为人类与病毒斗争的有效“保护盾”。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曾肆虐全球的传染病,都通过疫苗接种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这些都归功于疫苗的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上有5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开展,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以及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制成的疫苗。

前文提到的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具有保护作用的新冠病毒基因重组到适当的载体,再将重组体转入到细胞或细菌内使之表达相应的保护蛋白或多肽,经纯化后制备的产物即为基因工程疫苗。例如,把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插入到酵母菌基因组中制成DNA重组的乙肝疫苗,今天已经控制了我国乙肝的流行。该疫苗不能真实地反映病毒抗原蛋白的空间结构,仅能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新冠病毒的分离成功使疫苗研制成为可能,但不是所有的毒株都适合做疫苗研发。如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单位分析了包括我国在内的4大洲12个国家的93个新冠病毒样本的基因组数据,将其分为ABCDE等5个家族。而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主要是C家族成员,也就是说我们所挑选的病毒株应该是C家族病毒株,制备的疫苗至少应该对大多数人群有预防作用。如果是制备基因工程疫苗或者核酸疫苗,确定病毒株后,还要知道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抗原成分或者是表达关键蛋白的基因序列,选择该部位制备的疫苗才有效果。

疫苗最终要在大面积人群中接种,必须保证安全有效,因此需经过多个环节,不能操之过急。疫苗制备成功后,必需先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当证明了效果和无毒性作用后,再向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疫苗在人体内的效果和毒性。通过这些试验证明疫苗安全有效,才能用于人群的预防。尽管程序繁琐,但这能保证批准进入市场的疫苗一般是安全可靠的。所以研发疫苗需要时间,通常完成一种疫苗研究需要两年左右,最长则需要30到50年。

眼下,多国研究人员发现流行于世界不同地区的新冠病毒基因型不同,美国的新冠病毒样本基因型种类多,而且还很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基因型。这说明新冠肺炎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病,需要全球科学家共同应对。

已有资料显示,我国正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基于我国新冠病毒流行株而设计的,只针对中国流行的病毒有预防作用,而对流行于国外的不同基因型病毒不一定有效,这就需要各国共同享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病毒基因资源。特别是美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型多,如能够共同参与、协作攻关,研制出针对不同基因型的重组基因工程多价新冠病毒疫苗,就将能早日控制这种世界性传染病的流行,为人类造福。▲

(作者是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基因工程基因型研制
成熟度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基因型观赏向日葵种子休眠期的影响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浅谈分枝法在解决遗传学题目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从一道高考题看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探究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的快速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