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岩爆规律分析
2020-03-18王广巍
王 广 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1 概 述
瀑布沟水电站地跨四川省汉源和甘洛两县,下距乌斯河镇7 km,上距汉源县城28 km,附近可通铁路和公路,交通方便。电站最大坝高186 m,正常蓄水位850.0 m,死水位790.0 m,控制流域面积68 512 km2,总库容53.37亿m3;水电站共装有6台机组,装机容量3 600 MW,保证出力926 MW,年发电量147.9亿kW·h。发电建筑物采用地下厂房型式,地下厂房系统主要由地下厂房、主变室、尾水闸门室三大洞室组成,尾水闸门室与尾水隧洞相连。
地下厂房由外向里依次布置副厂房、主厂房和安装间,轴线方向N42°E,断面呈圆拱直墙型;副厂房尺寸为25.5 m×26.8 m×40.1 m(长×宽×高),主厂房尺寸为208.6 m×26.80 m(吊车梁以下)×70.1 m(长×宽×高),安装间尺寸60 m×26.80 m(吊车梁以下)×29.1 m(长×宽×高)。主变室位于地下厂房下游,断面呈圆拱直墙型,尺寸为249.1 m×18.30 m×25.975 m(长×宽×高)。尾水闸门室位于主变室下游,断面呈圆拱直墙型,尺寸为212.085 m×16.4 m×56.35 m(长×宽×高)。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纵向布置示意见图1。
瀑布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于2009年12月发电,2010年12月6台机组全部投产。截至目前,水电站已经正常发电近10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图1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纵向布置示意
2 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厂房系统洞室群布置在大渡河左岸山体中,地形完整,水平埋深240~540 m,垂直埋深200~360 m,距大渡河边约400 m,洞室轴线方向N42°E;围岩为澄江期中粗粒花岗岩,仅有少量辉绿岩脉分布,微风化~新鲜,主要呈次块状~块状结构,完整性好,以Ⅱ、Ⅲ类围岩为主;岩性坚硬,强度高,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一般在100 MPa以上,岩体弱卸荷水平深度38 m,弱风化水平深度221 m。
厂房系统内无大的断层分布,构造表现为小断层、挤压破碎带、节理裂隙。小断层、挤压破碎带绝大多数产状为N40°~60°W/SW∠20°~40°,宽度多小于50 cm;断层带多由碎裂岩、碎块岩及少量糜棱岩组成,结构挤压紧密。围岩中优势节理有4组,分布有明显的区段性,一般为两组或两组节理加随机节理的组合,结构面大多平直粗糙,常见蚀变膜。
地下厂房系统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大渡河排泄;开挖揭示地下水不丰富,仅局部段渗滴水或湿润,渗滴水多沿软弱结构面出现,随着开挖的进行,出水量逐渐减小、消失,对围岩稳定无大的影响。如交通洞和1号施工支洞刚揭穿断层带及其影响带时有小股涌水,之后渐小。据水质分析,基岩裂隙水属弱碱性低矿化度淡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前期针对地下厂房系统的现场地应力测试,岩体地应力场最大主应力σ1为21.1~27.3 MPa,方位稳定,厂房轴线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一般为26.7°~36.7°,自重应力σH与垂直应力σZ之比小于50%,平均σ1:σ2:σ3=1:0.65:0.27,表明是以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场,且偏应力较大。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与最大主应力σ1比值在3.9~7.6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岩爆分级及判别标准,地下厂房系统岩体可能发生中等~轻微岩爆。岩爆分级及判别见表1。
表1 岩爆分级及判别
注:Rb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σ1为最大主应力。
3 岩爆发育规律
岩爆是围岩突然释放大量弹性应变能导致岩石产生脆性破坏的现象。它一般只发生在高地应力地区,并且围岩坚硬完整,有积蓄较大弹性应变能的能力。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属于高地应力区,围岩为澄江期中粗粒花岗岩,以Ⅱ、Ⅲ类围岩为主,完整性好;岩性坚硬,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一般在100 MPa以上,地下水不丰富;围岩具备了发生岩爆的地质条件。
开挖揭示,地下厂房系统洞室群局部完整岩体中有岩爆现象,掘进时发出噼啪破裂声,根据洞室施工过程中现场记录统计分析,洞室岩爆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岩爆方式为爆裂弹射方式,发生岩爆时伴有清脆响声,同时伴有灰雾及震动现象。围岩呈片、板状由洞室拱座附近向内侧或由开挖面向临空面发生弹射,弹射距离2~3 m不等,一般呈中间厚、边缘薄透镜体状,厚度一般3~20 cm。
第二种岩爆方式为劈裂剥落方式,爆裂发生时无响声或声音很小,爆裂岩体经开挖爆破震动部分发生塌落,部分爆裂松弛后经过一段时间塌落或仅开裂而不塌落。表部岩体多呈片状开裂,影响深度可达0.1~1.0 m。
从洞室开挖情况统计,平行洞室间的岩柱(厚度较小的)、隧洞从两头开挖接近贯通时的部位、洞室轮廓线变化处,都是应力集中较大的地点,易于发生岩爆。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岩爆特征统计见表2。
表2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岩爆特征统计
4 岩爆防治措施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属于高地应力区,开挖过程主要通过改变洞室围岩应力状态,减缓围岩应力集中来实现岩爆防治。岩爆防治主要施工措施如下。
(1)打超前小导洞。全断面掘进开挖对围岩扰动大,易诱发岩爆,在开挖面打超前小导洞,通过小导洞提前释放部分应力,减少围岩岩爆现象。地下厂房系统围岩均在开挖面打超前小导洞,提前释放部分应力,有效减少了围岩岩爆频率,降低了围岩岩爆强度。
(2)控制爆破。洞室开挖中采用浅孔多循环光面控制爆破,严格控制最大单响药量,提高爆破残孔率,使洞室开挖面尽量圆顺,避免局部洞壁围岩产生应力集中,减少围岩岩爆现象。地下厂房系统围岩爆破残孔率要求大于90%,保证洞室开挖面尽量圆顺。
(3)掌子面喷水、钻孔注水。在新开挖的掌子面上喷水、钻孔注水,使围岩表部应力缓慢释放,从而降低岩爆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减少了岩爆对作业人员、生产设备的威胁。地下厂房系统围岩在新开挖的掌子面上多次实施喷水作业,使围岩表部应力缓慢释放的同时降低了洞室内灰尘,保证了施工安全。
(4)及时加固支护。在洞室开挖完成后,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支护是防治岩爆的主要措施,这不仅可以改善围岩应力大小和分布,还能使洞室周边岩体从平面应力状态变为空间三向应力状态,达到减轻岩爆危害,防止岩石弹射、剥落事故发生。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主要采用“径向锚杆+喷混凝土”“径向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锚索+径向锚杆+喷混凝土”等型式对围岩进行支护,实践证明,上述支护处理有效减少了围岩岩爆事故,保证了作业安全。
5 围岩变形监测
洞室施工期间,围岩应力将发生重新分布且不断进行调整。变形监测的目的是掌握洞室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动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同时对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检验作用。如发现支护变形增加,说明围岩变形加大,应及时采取补强加固处理措施。为及时监测地下厂房系统围岩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在地下厂房、主变室、尾水闸门室等部位埋设了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
经对地下厂房系统围岩进行喷锚、挂网、锚索等支护处理后,根据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对个别监测断面处围岩进行了补强加固处理。监测成果分析显示,经支护措施处理后,地下厂房系统围岩应力、应变已经趋于收敛,围岩稳定。截至目前,地下厂房系统已经安全运行近10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6 结 语
(1)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属于高地应力区,围岩为澄江期中粗粒花岗岩,以Ⅱ、Ⅲ类围岩为主,完整性好;岩性坚硬,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一般在100 MPa以上,地下水不丰富;围岩具备了发生岩爆的地质条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岩爆分级及判别标准,厂房系统岩体可能发生中等~轻微岩爆。
(2)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包括地下厂房、主变室、尾水闸门室等洞室,施工中有岩爆现象发生,多发生在拱座部位,围岩呈片、板状爆裂弹射及劈裂剥落,弹射岩片厚度一般为3~18 cm,并伴随清脆响声及灰雾。
(3)在地下厂房系统施工中,对围岩采取打超前小导洞、控制爆破、掌子面喷水及钻孔注水、及时加固支护等工程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围岩岩爆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提高了施工进度、保证了作业人员、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