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水油藏含水上升机理探讨
2020-03-18杨文飞韩永泉王鹏程
羊 勇,杨文飞,刘 丹,梁 涛,韩永泉,王鹏程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1 传统底水锥进理论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底水锥进理论与矿场实践不符
传统上认为底水油藏油井投产后,储层原油以径向流动方式进入井筒,井筒周围产生了压降漏斗区,在压降漏斗导致的油、水压力差作用之下形成水锥。水锥持续侵入油层,直至侵入井筒造成油井见水(见图1)。
图1 底水油藏生产过程中底水锥进示意图
按此理论,水锥侵入射孔段之前,油井应表现为低含水,水锥侵入射孔段后,含水突然上升至高含水乃至特高含水阶段。
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为典型的构造油藏,底水普遍发育。统计该区2012-2013 年投产的279 口油井生产动态,并绘制归一化生产曲线,可以发现,该区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特征为缓慢持续上升,无明显含水突升阶段(见图2)。
1.2 临界产量公式与矿场实践差距大
控制水锥高度,使得底水油藏油井刚好不见水的产量,称为临界产量。假定地层为均质储层,流体黏度为常数,忽略毛管压力,按照渗流力学理论,可推导出临界产量计算公式[1]为:
图2 吴起油田侏罗系2012-2013 年投产井归一化生产曲线
表1 吴起油田侏罗系临界产量计算结果
表2 吴起油田两口邻井储层特征对比
式中:qc-临界产量,m3/d;K-油层渗透率,mD;Δρ-水油密度差,g/cm3;g-重力加速度,9.8 m/s2;ho-井点处的含油高度,m;hp-从油层顶部起算的油层打开厚度,m;μo-地层原油黏度,mPa·s;re-油井泄油半径,m;rw-油井半径,m。
按公式(1)计算吴起油田侏罗系临界产量,结果(见表1)。
表1 中计算所得的临界产量远低于油井正常产量,失去了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且与生产实际不相符。W251-98 井与W251-99 井为X248 区块Y9 油藏两口邻井,从生产曲线(见图3、图4)对比可知两口井储层特征相近(见表2),从表2 可以看出,两口井改造方式、避水措施也相近,但对比两口井生产曲线(见图5、图6),W251-98 井投产后迅速见水,且含水持续上升至今,在采液强度相当的情况下,W251-99 井投产后保持在中低含水阶段生产,累计产油量已近W251-98 井的三倍。临界产量理论完全无法解释此情况。
2 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新认识
2.1 考虑相对渗透率的底水锥进条件分析
传统临界产量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析水锥面上某处水质点,在其上部油相压强、下部水相压强及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态的条件。
图3 W251-98 井Y9 层测井曲线
图4 W251-99 井Y9 层测井曲线
图5 W251-98 井生产曲线
图6 W251-99 井生产曲线
考虑到该水质点仍在储层中,其流动方式遵循渗流规律,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不应被忽略,不能简单以压力平衡为条件进行分析(见图7)。
图7 考虑相对渗透率的油水界面渗流单元模型
如图7,假设油水界面上部存在一无限小的渗流单元V,其底面B 为水相,顶面A 与侧面C 为油相。随着油井生产,渗流单元V 中流体由A 面向上渗流,储层流体分别由B 面、C 面向V 中渗流。由于V 无限小,故B 面与C 面压强相近。初期由于V 中水饱和度处于临界饱和度,水相渗透率为0,故储层流体只能从C 面向V 中渗流,直至V 中水饱和度高于临界饱和度,底水开始由B 面侵入渗流单元V,并持续驱替V 中原油,直至V 中油饱和度达到残余油饱和度。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考虑相对渗透率后,底水油藏的开发类似于底水向上活塞式驱油,底水锥进并不存在。
2.2 底水油藏开发早期含水上升原因及对策
结合前文所述W251-98、W251-99 两口井资料,笔者认为造成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机理为复合射孔、高能气体压裂等改造措施强度过大,在水泥环及近井储层产生了沟通底水的自支撑裂缝,底水沿这些自支撑裂缝形成的高渗通道窜流,使得油井开发早期即见水,且持续冲刷通道使窜流加剧,含水持续上升,如W251-98 井。如油井避水高度大于自支撑裂缝高度,底水无法通过高渗通道窜流,则油井可以长期保持低含水生产,如W251-99 井。
传统上治理底水锥进的主要思路是人工化学隔板封隔底水。但很难找出一种材料或工艺,使得堵剂在储层中仅沿径向水平运移形成隔板。故而笔者所在的长庆油田,此类工艺的效果不佳难以推广,多数堵水试验结果为堵水无效或堵死储层。
按照笔者分析所得的底水油藏含水上升机理,治理底水油藏含水上升问题,应采用小粒径、油水均不溶的颗粒类堵剂,在不伤害储层的前提下,封堵自支撑裂缝形成的高渗窜流通道。
3 结论与认识
传统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导致油井见水的理论与油田开发实际存在较大差距。本文认为底水锥进并不存在,造成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机理为自支撑裂缝沟通底水,底水沿高渗通道窜流。
对此情况,建议底水油藏堵水应采用小粒径、油水均不溶的颗粒类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