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

2020-03-18王乐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腺肌病肌瘤阳性率

王乐文

(甘谷县人民医院 甘肃 天水 741200)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妇科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且两者在超声图像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较为相似,因此容易混淆。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在妇科的广泛应用,其对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以及鉴别的临床价值日益升高,但目前医学界关于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研究并不多[1]。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学诊断确诊。其中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8~54岁,平均(37.62±5.41)岁。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37.56±5.37)岁。比较两种疾病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种疾病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诊断,设定探头频率为3.75MHz,对患者进行常规斜面、纵面及横面等多切面扫描,具体扫描部位为:子宫、子宫附件、子宫动脉、子宫壁、病变部位及病变部位周边组织。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种疾病患者超声诊断后确诊例数,计算其诊断阳性率;超声诊断过程中采用超声诊断仪监测两种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病变部位血流阻力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率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经手术病理确诊阳性36例,超声诊断阳性率90.00%;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经手术病理确诊阳性37例,超声诊断阳性率92.50%;两种疾病超声诊断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种疾病超声诊断阳性率对比

2.2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子宫肌瘤患者超声诊断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64±0.12)低于子宫腺肌症患者(0.8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5,P=0.000)。

2.3 病变部位血流阻力指数

子宫肌瘤患者超声诊断病变部位血流阻力指数(0.51±0.12)低于子宫腺肌症患者(0.6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0,P=0.000)。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以及腹部包块等,但由于此疾病前期无显著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控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子宫腺肌病在临床也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及痛经,约有35%患者无明显症状,与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相似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疾病超声诊断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病变部位血流阻力指数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表明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阳性率较均高,通过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病变部位血流阻力指数可对两种疾病进行辨别,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其原因为,子宫肌瘤在超声诊断图像中可见多发,亦可见单发,且病灶体积形状不规则,通常表现为漩涡状低回声,可能伴随高回声,病灶体以及周边组织边界较为清晰;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图像中表现为子宫明显增大,且单发较为多见,通常表现为高回声,且病灶体积周边组织血流信号较少,而子宫腺肌症患者因子宫内膜增生引起周围血管受到压迫,子宫壁可能出现出血现象,从而导致血流阻力指数升高[2]。两种疾病采用超声诊断可直观显示瘤体及病灶特征,且清晰反映出病灶部位及周边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而对其血流参数进行相关计算,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3]。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阳性率较均高,通过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病变部位血流阻力指数可对两种疾病进行辨别,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腺肌病肌瘤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肖承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