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8余金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分型胫骨

余金宝

(宣城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安徽 宣城 242000)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在受到强烈外力冲击所致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且多伴随着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由此也决定了该类型骨折的复杂性特点,尽早明确诊断,掌握骨折综合情况,对指导后期准确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用于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方法有X线影像、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等。其中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对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效果突出。做下文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诊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男52例、女30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5.7±3.4岁。骨折诱因:车祸41例、高空跌落18例、摔伤12例、重物砸伤11例。手术病理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分别是20例、18例、14例、13例、10例、7例。

表 不同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诊断结果[n(%)]

1.2.1 X线摄片诊断 在正位、侧位下,做膝关节的X线摄片。患者在坐位下摄正位片,在保证患肢舒适的基础上,放在摄影床板上,努力伸展,呈膝部正中矢状面和床板面的垂直状态,摄影中心线从髌骨的下端,垂直射到胶片中心,中点是膝关节间隙,以胫腓骨上部至股骨下部作为照射总范畴。另外转变为侧卧位,摄侧位片,此时膝关节矢状面和床板面保持平行的状态,摄影中心线由髌骨下端及腘窝后端连线的中点处,垂直摄入到胶片中心。

1.2.2 CT三维重建影像诊断 提前设定CT扫描仪各项参数,在仰卧位下接受检查,尽量将下肢伸直,于股骨内外髁的上部为起始点,一直到胫骨骨折线的下部1cm位置,做连续容积扫描。最终观察获得结果在影像工作站做处理,依据表面遮盖法,构建三维图像,中心点

1.2 诊断方法

为X轴、Z轴,做全面扫描,得到各方面的兴趣区图像。

1.3 诊断分析

参照Schatzker 分类标准[1],做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Ⅰ型:仅有劈裂骨折;Ⅱ型外侧平台有劈裂、塌陷、压缩的骨折;Ⅲ型仅是塌陷压缩骨折;Ⅳ型内侧平台骨折;Ⅴ型两侧胫骨平台劈裂、双髁骨折;Ⅵ型干骺端、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

1.4 数据统计

数据资料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代表检验值存在统计价值。

2 结果

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诊断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X线摄影诊断准确率86.6%(P<0.05),数据值比较检验有意义,见表。

3 讨论

考虑到在胫骨平台骨折发生之后、会有复杂的疾病表现,受到无很多软组织强力附着的影响,易再次出现损伤,因此急需有效治疗,阻止骨折恶化。术前明确骨折分型,对指导手术治疗、提高预后效果皆有积极意义。

数字X线影像技术属于常规采用的一种临床手段,难以精准、直观的显示患者骨折位置和具体分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可以从多角度、各层次获取到有关骨折、膝关节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为临床提供综合疾病情况,并有利于准确分型。由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明确:CT三维重建影像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X线摄影诊断准确率86.6%(P<0.05)。

使用X线摄片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时,因组织分辨率低,无法从整体上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的疾病状态,更无法准确显示轻微关节面骨折,所以不能准确用于分型诊断[2]。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不仅组织分辨率高、而且图像质量好,能清晰显示骨折端,并细致观察到骨折线的走行,弥补了X线摄片不能显示细微骨折的缺点。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原理是借助了表面轮廓重建,基于对CT扫描表层数据的分析,顺任意轴线获取患者旋转图像,从而全方面、细致的获取患者关节面情况[3]。

从上可知: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当中,依据CT三维重建影响诊断技术能得到准确判定结果。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分型胫骨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