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CT与MR影像学在含囊性成分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18黄祥
黄 祥
(苍南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温州 325800)
临床上肾脏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呈囊性或囊实性变的情况较为多见,影像学所见较为复杂,单一影像学手段往往难以发现特征性改变,为其诊断和鉴别增加了挑战性[1]。本文分析了60例含囊性成分肾肿瘤的CT与MR综合影像诊断的特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2019年收治的60例含囊性成分肾肿瘤患者资料,肿瘤均为单发,其中右肾32例,左肾28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7~67岁之间,中位年龄54岁;临床表现为血尿13例,8例腰痛,腹部肿块3例,无症状36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证实。
1.2 检查方法
1.2.1 CT: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螺旋CT机,32%碘佛醇注射液作为对比剂,注射速率2.5ml/s,共注射80毫升,注射方法为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一次性团注。扫描开始时间分别为:动脉期在注射对比剂20秒后开始,静脉期在注射对比剂50秒后开始,排泄期在注射对比剂76秒后开始。
1.2.2 MR:使用GE公司1.5T磁共振,以钆喷酸葡甲胺(Gd-DTPA)为对比剂,注射速率3.0ml/s,共注射30毫升,分别在注射对比剂25秒、40秒以及55~60秒进行三期扫描。
1.3 观察项目
综合观察60例患者的CT与MR影像学表现,观察病灶部位、形状、密度、分隔、囊壁特点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种影像检查诊断准确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以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与影像学诊断进行对照。60例患者中采取CT诊断准确率与MR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综合CT与MR影像学,60例患者中有肾癌囊性变31例(51.7%),特征表现为囊性病灶内密度不均,其中41.9%的病灶周围可见包膜(13/31);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1例(18.3%),其中7例(占63.4%)存在明显壁结节,4例呈多房性表现(占36.6%);囊肿伴感染10例(16.7%),均呈形态规则且厚壁圆形灶,囊壁密度均匀;囊性肾瘤8例(13.3%),均呈多房性表现,分隔薄且密度均匀。
表 CT与MR影像学诊断60例含囊性成分肾肿瘤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原发性肾肿瘤起源于肾皮质或皮质与髓质的交界之处,很多肾脏肿瘤含有囊性成分,包括肾癌囊性变、囊性肾癌、囊性肾瘤及囊肿伴感染等。单纯肾囊肿影像学特征通常典型,诊断更为明确,因此不属在本研究探讨范畴。对于含囊性成分的肾肿瘤,不同类型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对其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肾癌的囊性改变一般为实性,少数病例以囊性为主,大多数的细胞类型为透明细胞癌以及乳头状癌,呈实性病变者多为嫌色细胞癌,病灶内坏死少见[2];CT和MR能清楚呈现肾癌囊性病变的细部特征及周围情形,如病变周围的淋巴结和肾静脉癌栓形成等表现;本组60例中,肾癌囊性变31例(51.7%),其中6例呈病灶内出血表现,8例有明显钙化表现,发现肾静脉癌栓5例。囊性肾癌与肾癌囊性变在概念上存在不同,与后者相比,前者肿瘤病理分级低,多以囊性为主,甚至有时无实性成分表现,大多为肾透明细胞癌,病灶既可呈多房、也可呈单房表现,本组中4例呈多房性表现(占36.6%);CT 平扫囊性肾癌大多为低密度肾内占位,囊壁厚度不均匀,囊壁表现为连续性较差,与肾实质的界限比较模糊,囊壁上可有结节形成,本组中7例(占63.4%)存在明显壁结节;CT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壁结节、分隔中高度强化;伴出血时MR T2WI 上呈低信号表现,藉此可与囊性肾瘤相鉴别[3];在MR增强后对分隔的显示效果优于CT。囊肿伴感染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误诊率,CT下呈密度略高的环形囊性改变,边缘不清晰,囊壁厚度均匀,很少有钙化表现,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表现。囊性肾瘤在肾肿瘤中相对较少见,在诊断上存在较大难度,其在影像学上亦无无实性成分,大多呈多房性表现(本组8例100%为多房性),房间分隔密度较为均匀,形态相对规则,与囊性肾癌不同的是囊性肾瘤往往无明显囊壁结节;增强后囊性肾瘤的囊壁呈轻中度强化,囊内液性密度均匀,较少有出血表现。
综上所述,使用CT、MR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发挥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性,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点,进行优势互补,有望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