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8陈瑞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皮质股骨

陈瑞宇

(启东市人民医院/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影像科 江苏 启东 2262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髋部骨折,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这一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有明显相关性[1]。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部分患者采取保守方法也能够有效治疗这类骨折,但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较高,术后1年内病死率较高[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而手术质量与手术术式、手术入路选择有明显相关性,所以要求必须做好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准确诊断,准确选择术式及手术入路,以控制术后并发症,实现患者预后的改善[3]。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2019年9月98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以2017年4月—2019年9月我院共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男37例以及女61例,年龄:32岁至95岁,年龄平均(62.28±14.27)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肢有明显缩短表现,同时有外旋畸形表现。全部患者均排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先天性髋关节畸形,排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均未接受过髋关节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选择SOMATOM Sensation 64西门子64排CT作为检查仪器,设置高清扫描模式,层厚设置为0.6mm,扫描范围为髂前上棘一直到股骨中段。利用重建后的轴位图像于西门子CT工作站进行髋关节MPR、VR成像,并利用MPR 窗口在轴位图像进行矢状位、冠状位、横断面的成像重组,360°全方位观察重建后的图像。

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具体术式,术式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中记录患者骨粗隆间骨折块数、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皮质连续性,另外评估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端稳定性,与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

以术中探查结果为标准,比较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骨片数量、骨折断端稳定率、骨折处皮质的断裂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片数量

术中探查显示患者骨片数量最少1片,最多5片,平均骨片数量(3.14±1.42)片。利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显示的骨片数量最少1片,最多6片,平均骨片数量为(3.06±1.39)片。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显示的骨片数量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t=0.399,P=0.691)。

2.2 骨折断端稳定率

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于骨折断端稳定率的检出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骨折部位皮质断裂率

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于骨折部位皮质断裂的检出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皮质断裂检出率[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指的是发生在髋关节囊外一直到小转子下的一类骨折,在髋部骨折中占有较高比重,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原因,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风险明显提升[4]。近些年因为老年化程度的升高,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度逐渐提升,相应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5]。股骨粗隆部位具有较为丰富的血液运输,能够加快骨折后的愈合,不过也容易有髋内翻情况,如果仅仅实施保守治疗,可能导致坠积性肺炎、压疮、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6]。所以当前临床多建议确诊且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而怎样参考患者年龄、骨折的具体类型等进行手术术式以及入路的选择,对于保证手术质量、提升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Evans分型是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骨折分型方法,这一分型对于骨折稳定性的判断重点在于后内侧骨皮质的连续性情况,以及复位后连续性有没有得到恢复[7]。基于生物力学这一角度,可知股骨内侧结构直接联系着稳定程度,主要是由于这个部位是压应力、内翻应力的集中区域,一半以上生理性负重都需要这一部位承担,所以保证其良好支撑力对于提升股骨内侧结构的稳固性非常重要。所以,做好准确的Evans分型对于选择具体的手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8-9]。以往的分型中都依靠X线机检查,但由于X线机检查髋部骨折为静态投照,仅可以将髋部前后位的骨折情况反映出来,因为前方的骨质将粗隆间后方的粗隆嵴部分遮挡住,所以难以发现骨折移位情况、后方粗隆嵴的骨折线。通过利用64排CT三维重建检查,可以有效弥补上述X线机的不足,可以对骨折断端的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观察,尤其能够清晰观察后方粗隆嵴冠状位的骨折块,同时可以将骨折块数量、骨折块大小、骨折线方向清晰显示出来,对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有用指导[10]。本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术中探查结果为参考,显示对于骨折块数量检出率、骨折断端稳定率检出率、骨折部位皮质断裂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证实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另外的研究也显示,通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获得与术中探查接近的结果。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中能够较为准确检出骨折块数量,判断骨折断端稳定情况以及骨折部位皮质断裂情况,对于手术方案的制订有良好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皮质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