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发现与发展

2020-03-17裴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轴对称动手分数

裴薇

摘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陈旧方式,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等内容时,教师通过为学生创建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感悟问题、解决问题,比教师通过讲授指导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发现感悟

随着当今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经历性学习,以学生为主,老师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个怎样的活动机会和操作过程,以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现问题、感悟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使得课堂教得高效、学生学得有效,这是当今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

一、利用学生生活常识,引起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学生的学习经验大多来自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应合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认知,让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初步感知,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我开篇就用课件展示蝴蝶和蜻蜓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情景,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接着我问:为什么蝴蝶和蜻蜓能够自由地飞行呢?(它们有一对翅膀)这对翅膀有什么特点?(对称的,美丽的,大小一样,形状一样)。人们在自然中发现了对称,便把它运用于生活中(出示一些对称图片)。这样,孩子们在自己熟知的昆虫和相关生活图片中初步感知到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整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常见,而小学生对分数比较陌生,接触得比较少。所以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首先运用课件出示:学生们一起去野餐时分食食品,有8个苹果、4瓶矿泉水、1块月饼等。问:怎样分最公平?(每份分得的同样多,平均分)那么一块月饼两人分怎么分才公平?(一人一半)三人、四人怎么分呢?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从而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对分数的认识上来。

二、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理性加工,让生活原型数学化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弱,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时,我直接出示圆柱形茶叶桶、化妆品包装盒、正方体积木、小皮球、乒乓球、小篮球等,让学生对物品的形状首先有感性认识,直观感受立体图形,让他们说一说身边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这些图形相似;再抽象出实物的一般形状特征,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概念。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时,把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一些图片,如天安门、飞机、奖杯等,引入课堂,并展现生活中的民间艺术——剪纸,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不少图案也具有对称性。把游乐园中的旋转木马、滑滑梯、缆车等游乐项目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这些运动都是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学的旋转和平移。教学克与千克时,我先让学生和妈妈一起到超市看一看,直观了解一下各种食品的包装上表示重量的标志,再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00克、1千克等的实际重量。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我把生活中的“蛋糕、 巧克力、纸条”和一些学校生活中的黑板报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中来,形成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有效素材。这样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教学的知识点,载体内容不再单一。学生从这些实际的生活素材中,学到了生活化的数学知识。

3.创设活动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过程

看过、听过,容易忘却,亲身经历过,才终生难忘。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数学课堂应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猜测、动手操作、互相交流,从而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先提供生活中的各种具有立体图形特征的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明确立体图形的特征;接着开展同桌合作搭积木的游戏活动,深化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初步培养同伴协作、互助精神。又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对称后,再让学生在活动中共同探究对称的特征。第一次动手操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幅图片,通过折一折,找到图片的共同特征——折痕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再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动一动身体摆出一幅对称图案,课件出示图片(竖琴、汽车、五角星、铁锚、科技标志、农行标志等),让学生观察,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同桌交流,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之后再一次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老师给的不同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若只用眼睛观察,很容易误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老师给学生平行四边形纸片,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对折,两边都不能完全重合,印象深刻地知道它不是轴对称图形。课上到这里,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对称图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通过动笔试着画一画,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小组合作做一做、剪一剪,做出或剪出一个具有轴对称图案的作品;最后带领学生欣赏现实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图案、民间艺术剪纸等视频,体会生活中对称的美及其广泛的运用。

整节课上,学生通过用眼观察、欣赏图片,建立表象,动手操作——折、摆、画、做、剪等方式,充分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概念。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思考与体验,实现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4.体现团队精神,互助合作进行学习

一节课40分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提问到每个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呢?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给出小组学习任务,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这样,每个学生不仅都有发表观点的机会,还能养成注意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

教学三年级《测量》时,在学生已经认识全部长度单位之后,我带他们上了一节综合实践课:在校园内实际测量一下橡皮、课本、课桌、教室、学校操场的长和宽。先分组,给出小组合作提纲,要求组内商量好测量时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利用选定的工具实施测量,如何记录。小组内合理分工,小组长负责协调。学生们兴高采烈,经过热烈的讨论,开始进行实际操作,记的记,量的量。学生们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范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与学习责任感。同样,对于《克与千克》的认识,我们也不能空洞地说教,因为学生没有实际感受,是体会不到重量概念的;必须拿出实物来,分小组让学生共同协作,选择合适的秤来称一称物品,再用手掂一掂实际感受物品的重量。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后,进行分小组合作学习——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让学生分别试着找出这张纸的1/4,并在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这张纸的1/4的……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学生就会发现他们虽然折的纸形状不一样,但都是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1/4,从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互助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展现自我,找到了自信。

高效课堂,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合理创设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师生相互之间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人人参与,感受学习的快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高效引导,才能达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新知、在数学活动中发现和发展,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目的。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轴对称动手分数
《轴对称》巩固练习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轴对称”复习点睛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动手动脑多快乐
欣赏图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