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塑造的影响
2020-03-17张小红
张小红
摘 要:当前,独生子女的性格塑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影响独生子女性格塑造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本文就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的类型和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塑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性格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24-01
1.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把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独生子女由于其家庭条件特殊——缺少同龄朋友,处于全家人所围绕的中心地位,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产生高傲、娇气、孤僻、任性、软弱、自私等不良性格特征。如果能想办法改变影响其的环境因素,并注意教育方式,他们会随着成人的正确引导而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1)独生子女良好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在智力方面较强,更加容易使能力、兴趣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更加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第一,自尊心强,自信心足,做事果断。
自尊是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健康的人格所必备的情感因素。由于家庭环境所致,独生子女的自尊心强,也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由于自尊产生了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力量,进而做事比较果断。
第二,争强好胜愿望强烈,具有积极向上的热情。
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独生子女大都争强好胜,不甘落伍。竞争意识较强,这是很好的教育基础,教育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团结合作意识差,热情虽有,自制力和坚持性不够的问题。
第三,求知欲强,知识面广,智力较强。
独生子女一般都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他们求知欲强烈,探求各种奥秘,许多人还有一技之长,知识面较为宽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有创造性。
(2)独生子女不良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独生子女较容易出现某些令人忧虑的不良性格,例如,自私、懒惰、任性、高傲自大、意志薄弱。”具体如下: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懂分享。
许多家长把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当成家中的“小太阳”,一切围绕着孩子转。由此,独生子女滋生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思想,自然地感到别人服侍我是理所应当的,而想不到自已为他人做些事情,只知道接受爱,不懂得去爱别人。独生子女为人处事往往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不顾及环境条件和他人的处境,而且还常常盲目固执己见,把自己的态度强加于人。
第二,任性固执,好发脾气。
独生子女比较容易激动,思想比较自由,对于自己认定的目标,极力追逐。同时也有许多消极的人格特征,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也能等到满足,形成自控能力差,好发脾气,并把使性子,发脾气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有效手段。
2.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塑造的影响
(1)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的教育范围和多样的教育内容,是对独生子女進行德、智、体、美及劳动教育,对独生子女进行性格塑造,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父母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的学习榜样。家长以潜移默化的言行方式对子女的思想、观念、理想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使其在各个方面逐步充实、完善、形成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塑造的消极影响
首先,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的旧生育观,在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中受到冲击,形成了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观念。
3.解决策略及建议
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关系着独生子女性格好坏的形成。因此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具体的建议如下:
(1)适当的安排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
要让独生子女和同龄伙伴一起活动。加强独生子女和朋友的交往,这是解决“独”字可能带来的不良的性格特点的最有利条件。绝不能关上大门,使独生子女总是和大人在一起,形成大人围着孩子转的不良的生活环境。
(2)不要“过度教育”,要克服娇气,培养其独立的性格
由于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活动和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家长要使用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独立活动和学习。要让孩子放开手脚去锻炼,(大人要从侧面监护)。
(3)克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意识,学会分享
要让孩子消除自以为是的“家庭中心”的认识。不要给孩子造成特殊的地位,那样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光想得到别人的照顾,根本不会想到还应该关心别人。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学会与家庭成员平等友好相处。
4.结论
独生子女的性格塑造是社会、家长十分关注的焦点。独生子女的性格可塑性很强,如果不是从小就有意引导,注意培养,很难形成良好的性格。独生子女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每位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希望,赋予了深切的关爱。希望能否变为现实,关爱能否结出硕果,关键取决于家庭教育。教育得当,将为子女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使独生子女自身和整个家庭乃至社会都受益无穷。所以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及自身调查分析独生子女性格特点及家庭教育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在研究、分析方面尚有些不足,愿与读者一起探讨,并在今后的学习及研究中改进、进步。
参考文献
[1]包蕾萍.独生子女现象的百年回顾与思考—一种集体心理的文化解读[A].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