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分析
2020-03-17承霞萍
承霞萍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类情感形成及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对幼儿的情感发育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使得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了更多的意义,本文将对情感因素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感因素;幼儿教育;融合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04-01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但是也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将对幼儿早期的智力开发作为幼儿早期的主要教育,这种仅仅强调对幼儿智力的训练,其实是不全面的,他们忽略了情感因素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情感因素有效的与之融合与渗透进行分析。
1.选择素材,考虑兴趣
对于幼儿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通常情况下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进而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与喜好,即使是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选择,也要注意方式与方法,要充分的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进而才能够对幼儿进行其他的培养。
2.感官刺激,激发兴趣
在幼儿阶段,正是感官高速发展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的特征,对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使得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与四肢的协调性都要进行有效的锻炼。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培养幼儿感官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与同伴的合作意识等多种情感因素,使得幼儿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例如,在组织幼儿对《奇妙的动物》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幼儿通过对蚕宝宝的成长过程进行观察与记录,幼儿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触碰它,我鼓励幼儿试着用语言、行动表达自己对蚕宝宝的感情,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提高了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心与责任心。
3.创设情境,情感引导
幼儿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不仅仅是在感官上与感受的体验,还包括具有认知参与的在精神上的感受与体验。而积极情境刺激的体验既包括身心的体验,也包括认知的体验与评价。情感的产生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够发生的,在对幼儿进行情感培养的过程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这也符合情感受情境制约的规律。因此,教师想要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达到有效的情感教育效果,就要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情境。例如,在社会《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中,教师想要培养幼儿对环境的热爱,就要组织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切身与大自然的接触,才能有效的激发孩子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4.師幼互动,有效交流
由于每一位幼儿的性格与智力发展程度都不尽相同,教师在平日里经常会对那些性格活泼开朗、大胆的孩子比较关注,对于那些不爱表达,不爱说话,胆子比较小的幼儿无意中造成了忽视。这样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大胆的表现自己,才能有效的达到锻炼幼儿的目的。此时的教师还成为一个具有慧眼的观察者,要对幼儿的兴趣及行为进行关注,鼓励那些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的幼儿与同伴、老师多交流,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交流与讨论,这样既能够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教育素材,
5.真诚耐心,引导激励
幼儿对外界的探索与发现,需要得到成人的认可与鼓励,这样他们才能够获得成就感,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够具有更强的探索精神与学习兴趣。所以,当幼儿在外界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指责与批评幼儿,要对他们给予一定的激励,对于他们的错误要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长此以往,教师的鼓励就成了幼儿前进过程中的助力剂和动力。在我的班中,煊煊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集中,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把头垂得低低的,小朋友们都不太喜欢和他玩,但是他平时在游戏中能积极帮助同伴收拾玩具,做手工的候时,完成得又快又好。因此,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还展示他的手工作业,还要求其他的小朋友向他学习,同时向他提出要改正缺点的要求。渐渐地,他有了进步,同伴们也开始喜欢他了。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渗透在一言一行中,让孩子时刻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教育,就能够有效的引导幼儿具备正常的情感条件,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比较突出的教学效果。因此,情感教育值得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幼儿情感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深入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晓飞.论情感因素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1):86-87
[2]邵洁.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