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的办法探究
2020-03-17李晓霞
李晓霞
【摘 要】我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储备,但是在人为砍伐利用和自然灾害中,森林资源的分布的面积在锐减。其中森林病虫害就是一种常见的无形自然灾害,与森林火灾和土地沙漠化相比,病虫害对于森林的侵害是没有明显的现象与前期预兆的,只是在危害发生后,才能观察到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供应,减少自然侵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管理实施,提高森林工程的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
1.森林病害类型与诊断知识构成
森林病害是指病原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使森林植物发病受害的过程,它在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将会是长期存在。森林病害的种类很多,由寄生性生物所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称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的非生物因素所致的病害无传染性,称非侵染性病害。引起林木病害的生物主要有病毒、类菌原体、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中的80%以上,历史上森林的许多毁灭性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细菌对森林的为害远比真菌轻,已知的严重细菌性林木病害有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等少数几种。病毒主要侵害阔叶树种,引起花叶病和枯斑,但很少为害裸子植物。
2.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
在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预测中,森林管理人员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对该区域出现的病虫的种类进行调研,并研究出不同的树木种类中,感染病虫害和鼠害的程度、种类,感染后的症状等,并依照以往的文献档案进行分析,跟踪不同种病虫的分布情况,并预测出其变异的可能性,便于日后的预防处理。
在预测报告的管理中要明确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并严格按照报告的规定流程进行工作,如在报告中,需要对病虫害的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处理、预测、发布和反馈等,若是其中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造成预报管理的不完整性,在病虫害的预防管理中就没有形成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森林的病虫害发生,将会由于细节的失败导致预防管理的失误。
在病虫害的预测中,数据的研究与对比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森林分布的面积较大,不同的区域内气候变化、温度与湿度都不相同,相应的病虫的生长分布特点也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研究分析中,需要借助国家中心检测和数据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同一种病虫的变异形式,致病特点,不同种病虫的生活习性等,其中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与检测中心的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测报机构则主要负责本辖区内的测报网点建设,综合分析基层单位和中心测报点上报的森林病虫情监测、预报数据,及时发布本辖区内森林病虫害中、长期预报、病虫情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国有林区林业局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测报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中心测报点是国家主要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的骨干,设置区域应符合如下特点:病虫害发生代表性强,领导重视、森防机构健全,设施条件和基本工作基础好。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要承担具体工作。中心测报点由国家统一命名。中心测报点建成后,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树造林司根据有关办法组织检查验收。
中心测报点主要负责按时观察、记录、传输监测数据。中心测报点建立以后,要按时观察、准确记录调查数据,并要做到分类汇总、处理和分析。预报内容为发生期预报、发生量预报以及危害程度预报。预报准确率也有规定,一般应在90%以上。
如果辖区内突发重大的森林病虫害,测报点要及时上报和发布发生动态。测报站还应该积极配合地方做好生产防治工作,根据辖区内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报告,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意见和防治方案,当好当地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指导防治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一旦确定中心测报点,地方就不能擅自变更。如果确实需要调整或中心测报点,也必须经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树造林司审批。
除进行病虫害测报上报之外,一般测报点测报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应由中心测报点负责,辖区内一般监测点工作和虫情普查也是测报点的工作内容。
具体到测报人员。要建立健全测报资料数据库,建立主测对象和当地主要病虫鼠害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和专项档案;还要做好测报技术研究。为便于对辖区内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中心测报人员还要绘制辖区内测报对象以及调查标准地分布图,还有如有需要前去实施监测的踏查线路图;对预测预报的相关技术因子数据要进行积累和整理,选用并提出适用的预测预报数学模型。
测报工作关系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关系到森林的生态安全,所以,关于测报人员的任用也要慎重。受现实条件所限,中心测报人员中专兼职可能都有,但至少要有两三名工作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要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熟练掌握测报技术的测报员才能上岗。持证上岗是对测报员的一个基本要求。为保持测报的连续性,测报员岗位要保持稳定。哪位工作人员确实需要工作变动时,须征得省森防站的同意,并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防总站备案。
为使测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测报点要建立健全档案,建立资料保管制度。调查原始记录、各种图表、发布的预报等,应进行分类,并要整理归档,登记造册。要有专人管理测报资料档案。
为了调动和激励各测报点的工作积极性,适当的奖励是必不可少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考核中也应包括中心测报点的工作。责任考核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树造林司委托各省级森防站执行。省级森防站要对各中心測报点上报的测报数据、材料以及工作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防总站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为调动测报人员工作积极性,国家植造司要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中心测报点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01.
[2]张星饶.森林病理学研究的生态数学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崔彦海,杨彦龙,刘国新等.森林病虫防治策略与方法[J].吉林农业,2010(7):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双城区森林和草原病虫防治检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