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与对策分析

2020-03-17石江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8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形势防治

石江婷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各生产行业领域都处于高度发展状态,导致各种建筑粉尘、工业排气等日益加重,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也越发严重。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人类健康更是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探讨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式和对策,以便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对策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中由于被一些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粉尘所污染,导致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很大程度上与发达的工业化时代有紧密关系,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煤炭燃烧、污水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物质焚烧等等都可以对大气造成严重影响。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更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全球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工作,并不断研究创新出各种对策和方法。

1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迫在眉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成为国家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发展但并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各方面处在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上个世界80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重视发展经济,当时的观念是“先发展后治理”、“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增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家经济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但生态环境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积重难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平稳增速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被提出,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越加重视,但由于我国工业转型改革尚未取得突破型进展,特别是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优化转型,如煤炭使用比例依然占半数以上。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燃煤,使用煤炭所产生的粉尘污染、SO 2、CO 2、NO 化合物等物质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CO 2 更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使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汽车以消耗传统老式能源如汽油为主,新型能源因技术、经济成本等原因远未普及,因此机动车排放产物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全部城市中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只有30%作用,其他70%的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一线城市、重大工业发达城市如北京、天津、郑州等,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重点行业发挥性有机物的排放量都是名列前茅。大气污染的严峻性引起国家的重视,在防治力度上也不断加大,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陆续出台,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初见成效。但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在很多细节方面尚未落实,如在监督治理不及时、奖惩规定等方面还未做到全面、科学、系统,加上国家政府在经济费用投入上的有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有一定的制约,因此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需各方面的努力,任重道远。

2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探析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各种政策,从污染源头控制治理方面上严格抓起,认真做好各种防治工作措施。

2.1加强企业监管

重点抓好企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的管控。加强汽车制造、石化、化工、家具制造、医药制造、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加快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从源头减少VOCs产生。通过采用全密闭、连续化、自动化等生产技术,以及高效工艺与设备等,减少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和逸散,提高VOCs集中收治效率。按照分业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则,有序推进重点行业VOCs治理和在线监控建设。

2.2加强工地建筑扬尘控制

对未落实扬尘整治的工地实行停业整顿,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一律从重处罚。施工工地要建立动态管理清单,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同时督促建筑工地建成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强露天堆场扬尘整治,加大对城市出入口及城市周边重要干线公路路段基本实现硬化和机械化清扫,对进城道路扬尘严格监管。

2.3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

为了落实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加快“黄标车”的淘汰速度,通过路检路查、遥感监测、入户检查,使柴油车数量不低于当地柴油车保有量。第二,严格规范在用车排放检验,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I/M制度),杜绝出现“冒黑烟”现象,提高燃油品质,减少污染物排放;第三,充分保证新机动车的排放水平;第四,深化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减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2.4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农村地区相关部门要严格禁烧区管理,建立全覆盖网格化监管体系,实施“定点、定时、定人、定责”管控,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高清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等手段密切监测各地秸秆禁烧情况,在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生产生活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有限度地焚烧无法综合利用的秸秆。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集中力量在辖区内人口集中区域、交通干线沿线等秸秆禁烧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地选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重点实施秸秆就地肥料化机械翻压还田,实现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农作物秸秆全域全量利用。

2.5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对区域内部產业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相关部门明确区域内部部分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求企业停业整顿或搬迁。同时,国家合理规划不同种类的工业生产企业位置,将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安置在城市边缘,确保工业生产对城市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国家积极控制区域内的企业数量,避免工厂企业过度集中,导致区域内部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剧。

2.6烟花爆竹禁燃限放防治

做好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区域优化划定、禁放区禁止销售、限放区零售点布点和燃放管控工作,落实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区域的责任和监管要求,强化生产、运输、销售等源头管控,对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广泛开展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不燃放烟花爆竹的实际行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问题形势严峻,为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和谐,营造我们健康生存生活的绿色空间,我们需积极主动投入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当中,努力构建绿色健康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晓冬,王鹏.浅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与对策[J].环球人文地理,2017

(作者单位:呼图壁县环境监测站)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形势防治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