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0-03-17叶秀华
叶秀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观念已经不在适用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此,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上,探索小学数学实效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才能助力教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过程,鉴于此,本文基于浅谈小学数学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上,通过三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希望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率,以此实现学生数学技能与数学思维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效化;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线教师关注的教学焦点,但是如何实际、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首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现状,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发展特点上,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进而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才能助力教师早日实现实效化教学过程。鉴于此,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实施激励教学,提高师生互动;设计比赛活动,激发学习动力;信息技术教学,提高理解能力的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整体化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此确保学生数学成绩与学科素养的协调化、健康化发展。
一、实施激励教学,提高师生互动
小学生刚刚踏入学习的大门,对于教师有着天然的敬畏心理,所以小学生自己内心是极度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美,如果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将会具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更加愿意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这也还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具有积极踊跃发言的姿态,使得师生产生良好的知识双边互动,以此既实现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观主义心态,这将为学生未来综合学习成绩的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上,在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过程中,当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教学的相关问题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学习行为的正面的肯定,这样会给予学生内心极大的鼓舞,使得学生有着更强的学习动力,但是在面对学生回答答案是不正确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包容,鼓励学生学习发言的积极表现,这样师生和谐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能够拉近师生彼此的关系,这样会促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进度,从而提出更为针对性、有效化的教学过程。
二、设计比赛活动,激发学习动力
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合比赛教学元素,能够根据课程的学习需求,设计互动性较强的比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比赛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新知的认知和掌握。同时,比赛活动的设计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展,这样更加容易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带动学习,从而能够实现群体化学习意识,群体积极学习,那么个体自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这样更加利于教师组织教学的掌控力和提高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结果。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课上,当学生掌握相关的算理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算数的简单规律,进而更好地应用到自己实际生活中,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小组比赛,以教师设计相关的算数题组,然后把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竞赛小组,小组分配应该遵循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分配原则,这样利于小组之间的水平一致化,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激烈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小组之间具有良性竞争氛围,进而实现激发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竞赛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在组织两两小组竞赛过程中,还要兼职一个记录者身份,能够根据学生的竞赛表现,判断出不同学生存在的学习不足,进而在比赛结束后,助力自己开展针对性的辅助教学,以此实现最大化加速学生对新知的内化与应用。
三、信息技术教学,提高理解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成为我国基础设施重要的一部分,也改变了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在教学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成为如今一线教师讨论的热门词汇,甚至作为传统教学改革的重要的技术支持,逐步成为多数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工具。尤其,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对于正处于形象化思维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有着较大的学习负担,数学也成为了多数小学生抵触的学科。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能夠将抽象化的教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立体动态的教学表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有效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课上,为了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对称现象,能够发现图形的对称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上,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体,然后在课堂中为学生动态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游乐场的教学情境,这也符合学生学习喜闻乐见的学习心理,然后呈现一个立体化、动态化的场景,让学生看到一个整体化的游乐场场景,有小孩子在地面上放飞各种风筝,有的是蝴蝶形状、有的是蜻蜓形状,以及还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然后告诉学生这里面藏着特别多的数学秘密,然后带领学生展开揭秘之路,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被激发,在图文并茂的教学中,自然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最终也将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实施激励教学,提高师生互动;设计比赛活动,激发学习动力;信息技术教学,提高理解能力的三个方面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发展了学生数学兴趣的生成,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上,提出更加多元化、有效化的方法,以此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洁.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学例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25.
[2]许欢欢.激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8(12):10.
[3]胡寿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育,2018(52):67.
(作者单位:富锦市宏胜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