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20-03-17陈国忠
陈国忠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准确定位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发挥出自己在课堂教学时的主导地位进行教学,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改背景;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的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小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起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之后的人生经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学数学,其作为在小学课程教学中较为困难的一门学科,可能會引起一些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畏难心理,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又是小学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有关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
一、创设愉悦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小学生一般都具有活泼好动和喜爱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但是同时也具有上课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的特点,所以这也就是影响教师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因素。那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长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头痛的因素之一,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很快地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呢?其实,要想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有序的听课习惯,并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为兴趣永远都是学生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有趣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例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来为学生呈现出一些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因为图文并茂的众多数学信息时,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自己那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教师可以在利用学生求知欲的情况下,通过为学生展现有趣情境的方式,使得这种求知欲能够转换为认知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一课时,首先我会为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这样的故事情境:“图形家族今天全员来我们的课堂上做客,会和大家一起玩耍,大家想知道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子以及它们的名字吗?”,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到一种有趣轻松的学习情境中来。紧接着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手拉手出场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马上吸引到我刚才所提出的问题中来:“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然后我会在学生为这些图形起名字的过程中,告诉给他们这些图形的真正名称是什么。这种创设故事情境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对于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我国实施的是班级授课式的教学方式,而且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来说,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需要多个学生来一起交流探讨的。因此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就很好地符合了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作交流,比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一起合作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获取学习数学之知识的自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而且学生在与其他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解题技巧和开拓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查漏补缺,只有这样才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而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与“简易方程”有关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这样一来,学生在小组内与他人讨论与方程有关的数学难题时,就会使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从而真正实现整个班级的进步。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计出几个应用题来在激发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进而使得班级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设计出更多更全面的习题,让每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小组探究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引导积极向他人学习,巩固基础,查漏补缺。
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其实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作用于实际生活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来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感,还能够让学生在利用已有的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体验的基础上来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认识钟表”的课堂教学时,因为钟表本身就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以及处处可见的事物,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钟表这个实物来开展教学,进而让学生在观看实物钟表的同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时针、分针和秒针是具体在哪个位置以及分别代表的是什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随意调整钟表指针的方向,来让学生通过观察钟表来说出准确的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认识钟表,还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额自信,让学生会更加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要想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要以学生为学生主体展开教学,因为高效课堂其实是一种教学形态。而且,高效课堂还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数学人才的摇篮,因此教师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策略以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积极地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引入课堂,实现真正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准的数学教学。本文将以如何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策略探究。
参考文献:
[1]赵玉兰.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2(04)
[2]程长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