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讨
2020-03-17阳军陈浩阳
阳军 陈浩阳
[摘 要] 作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自古以来在我国就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农业,国民经济基础及经济增长也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如今已经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农业现代化被提上日程,也只有这样,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浅谈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性和策略。
[关 键 词] 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46-02
一、引言
作为人类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因而,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之一。要想发展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能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素养以及规范程度,才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力量。但是就现状来说,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仍需解决,也必须解决。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亟须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将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相融合,无论是生产还是管理都是现代化,创造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合理利用资源,高效转化生产效率的农业生态体系。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更高效的、发达的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它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现代化过程,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推崇。
农业现代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时代性和整体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因而没有最终目标,只有阶段性目标。同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现状不同,农业现代化进程也不尽相同,因此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球化,农业生产逐渐与世界联系起来,现代化标准也主要依据国际公认标准。除此之外,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相关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二)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诉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现代化便是其根本出路。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离不开农民,可以说农民最直观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而现代化的农业生态系统迫切需要职业化的农民,因此,加强农民培训,促进职业农民的生成,是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保证。
三、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政府对农民职业化的关注是促进全职农民进程的有力措施和重要保证,但是就现状而言,政府层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层面高度不够,相对来说也就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农民培养的发展。
1.缺乏农民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农民培训有序进行的条件之一,也是引进社会关注的强制措施之一,当前,就我国而言,只有少数地区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甚至一些发达地区对农民培训的
重要性认识也相对不足,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举措来支撑农业现代
化进程,就连部分出台相关政策的地区也对农民的扶持、培训、关心、培训等的力度大大不够,这严重阻碍了全职农民的发展和进步。
2.成人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尚未达标
相对来说,我国的成人学校软硬件条件尚不达标,主要是因为相关领导不够重视。领导是否重视直接决定了一项措施或者一套方案是否能顺利实行,相关调查也发现,在当今成人学校没有专业的职业教师,职业教师资源不够,不能提供全面的、专业的指导,培训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大多成人学校都依挂于中小学,校舍不够充足和独立,教学空间不够充足,大多都是在中小学分出的一间教室做教学点,实训场所严重匮乏。
3.农民培训方面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成人培训机构的教师编制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甚至连教育经费都有所欠缺,这样的机构培训出来的学员知识水平及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很多地方仍不愿意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和进修,严重违反了“先培训,后上岗”的教育政策,但是未得到解决。
4.农民培训经费不足,资源分散
针对农民培训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尚未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农民的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无力进行深入的进修和提升。除此,农民培训也包括畜牧、农林等各方面,但是由于师资匮乏,教学条件较差,缺乏实训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造成了培训资源分散。
(二)培训机构层面:农民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1.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很多培训机构大多流于形式,对农民的培训也只是浅显的、表面化的,甚至很多培训活动都只要求农民能够到场并完成签到即可,完全是走过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2.农民培训师资队伍薄弱,培训内容不实用
农民培训的师资是否完备是能否培养一批优秀的全职农民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当今社会对农民培训不重視,无论是农民还是相关领导意识层面都有所欠缺,并不注重师资建设,造成农民培训师资队伍薄弱且培训内容不够实用的现状,现有的教师大多专业知识不足,技能水平不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培训内容不够深入,这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三)农民自身层面: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这与农民的思想高度息息相关,很多农民一味地追求生存,将收入看得更重一些,因为要养家糊口,从而拒绝更高层次的进修,看不到全职培训的重要性,认为这完全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和做法,个别认识到进步的必要性的人局限于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不得不作罢,因而造成农民自身层面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
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选择
(一)高度重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只有相关领导和机构引起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农民培训提供强硬的政策支撑,并加大对全职农民培训的扶持力度,才能有效地推进农民培训。具体的,可以从政府做起,政府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机构,要把新型的全职农民培养划入发展规划,完善农民培训的软硬条件,保证培训的经费和场地,同时为教育机构配置设施,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只有让农民看到政府的决心和实质的扶持举措,才能发自内心地改变固有偏见,从而积极地参与培训,提升自己。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各机构协调合作,加强沟通。
(二)加大投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经费支撑
多数农民不能进行培训的原因是经费不足,农民大多在经济条件方面处于劣势,且不说很多农民没有认识到提升自己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农业化发展的前景,就算部分农民不断地学习,想要不断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但局限于劳动收益大多用于支撑家庭运转,没有多余的财力去进行培训,而社会的关注力度又不够,没有公益性的经费进行支持,因而很多农民全职培训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针对这一点,政府及社会机构要加大投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经费支撑,不仅要支持农民现有的劳动成果和产品,还要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将农民培训投入制度化,有了固定的经费支撑,农民才能不断地进行培训,提升自己,从而促进全职农民的诞生。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尽快出台相关的培训机制和政策,不仅要面向市场,还要以扶持为主,多元办学,为农民谋求各种福利和政策,激励农民进行培训,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农民自主进行培训。相信只要有了固有的经费,同时激发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那么全职农民的培养也就指日可待。
(三)完善机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前文提到,当今农民全职化培训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完善的机制相扶持,因此,完善机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可以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招标,确定培训机构的资质,解决当今大多成人学校依挂于中小学的现状,为教学创办条件,提高质量。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已经完成培训的学员进行追踪回访,了解农民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在不断的沟通和互动中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对生源的引进,推行农业资格准入制度,以吸引广大农民参加培训,进行提升和改变。
(四)创新思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
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民,培训方式也应当有所区别,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能够创新思路,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在分类别进行教育的同时,强化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化全职农民,并充分挖掘现有农民的特点和优势,展开培训。针对不同类别和产业的农民,给予不同的教育,对原有农民进行继续教育,主要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能力;而对新生劳动力要及时开展创业培训;对不同的产业进行分产分岗培训,要突出每个地区的优势主导产业。以实现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五)丰富内容和形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有效性
培训的同时,也要注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内容和形式,在满足培训纲要的基础上,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因人因地,不同的培训方式相结合,同时考虑农村的真实情况,要满足政策要求及农民需求,在农民闲时展开各种形式的教学,如网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等。同时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农民提供教学和指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农业现代化培训全职农民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相关领导、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扶持,希望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黄建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做法与启示: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9(4).
[2]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
[3]蒋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4).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