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
2020-03-17谢艺琳
平滑而又纖细,雪白而又美丽,记忆中,母亲的手就是这样。有多少次,我忍不住把母亲的手放在手心里轻抚,久久不愿放开啊!然而这些已经成为童年的回忆了。现在的母亲的手,怎么就变得那么粗糙,甚至皲裂了不少啊!有时,我的手不经意间从母亲的手背滑过,立刻会像触电一样弹回来,而且有种隐隐的刺痛感!。
上初中后,我成了一名寄宿生。那天放假,我第一次独自从学校乘车回家。车已到站,下车,整个车站被放假回家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母亲很早就骑着自行车来车站接我。然而,在这人头攒动、“高人”林立的车站里,我和母亲两个“小矮人”东奔西突,却怎么也交集不到一块儿。我有些愤怒地给母亲打电话:“你在哪里?怎么一直找不到你?”
“我现在退回到车站东边的出口,你沿出口的指示牌出来。”母亲在电话那头气喘吁吁地指引着我。
终于,我在车站东出口看见母亲站在一处墙头稍突出的地方,她努力向上伸着手,好像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见似的。
“琳,琳,琳……我在这里呢!”母亲也看到了我,她不断地挥着手,像风中的旗帜。她沙哑而又努力地大声呼喊我。当看见母亲那瘦弱的身子竟然爬上那么危险的地方搜寻我时,当听见那沙哑的声音正撕心裂肺地喊我时,我心里一酸,刚刚的怒火瞬间烟消云散,我扑进母亲的怀里。母亲用粗糙的手摩挲我的背,阵阵刺痛袭向我的脊背,我却觉得舒适无比!。
回家的路上,母亲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拉着我,我们默默地依偎在一起前行。我不时地托起母亲的手来回摩挲着,它虽然粗糙依旧,然而,又是如此温暖柔软。
我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又映出这样的景象:傍晚的小道上,有一个衣着朴素、皮肤白皙、双手细腻光滑的年轻女子,正牵着一个娇小的扎着两条马尾辫,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她们有说有笑地走在夕阳里。小女孩把年轻女子的手贴在脸上,说:“妈妈,你的手真光滑,真美!”。
曾经的光滑,现在的粗糙;曾经的白皙,现在的暗黄。母亲的手虽已光彩不再,但留在我心里的美丽却依然长盛不衰!。
(福建安溪县城厢中学行远文学社)
作者感言
母爱无私,母亲的手就是最好的证明。那天,在车站,我见母亲焦急地找我,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几种滋味夹杂在一起。母亲用她粗糙的手在我背上摩挲,我不禁回想起儿时母亲那双光滑的手。虽然母亲的手没有往日光滑了,但这不正代表了母亲对我的爱吗?时光飞逝,蓦然回首,这件事仿佛发生在昨天,让我记忆犹新。
同窗评说
读完这篇作文,我深受触动。时间在流逝,生活负担在加重,而母亲的手也日渐粗糙,往日的光滑不再。我想天下母亲都是如此。
本文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极为成功,对母亲的手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有助于深化作文主题,让读者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吴馨颖)
老师评说
母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如何从平凡小事中表现母爱?如何让作文既感动自己又感动读者?
艺琳同学选择了“母亲的手”这个角度来切入。这双手由细腻、光滑、白皙变得粗糙,皲裂。除了岁月的磨砺外,更是长期操劳的见证。以小见大,表现了母爱的主题。母爱的芬芳永驻心间!
车站焦急搜寻“我”,找到“我”后用粗糙的手摩挲着“我”的背安慰“我”,这一情节的画面感很强!
(黄国参)
编辑评说
关于手——
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行动与人的肢体动作是分不开的,而手部动作又是其中极富表现力的一种。十指连心,手可传神。列宾说:“手同脸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第二面孔。”基于这两点,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都钟情于写手,他们笔下的人物,通过那一双双千姿百态的手,向我们传递了人生,揭示了人性,洞悉了社会。
谢艺琳同学写母亲,将目光聚焦在“母亲的手”上,将母亲昔日光滑白皙的手与现在粗糙暗黄的手进行对比,将母亲的手摩挲自己的动作进行反复描摹,从中表现了母亲的朴实、温柔,歌颂了母爱。
关于母爱——
母亲的手的模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越来越清晰的手纹,那越来越粗糙的触感,就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然而,无论母亲的手如何变化,不曾改变的是那双手传递出来的温暖,它是永远炽热的、全力以赴的母爱的温度。一旦温暖在心底扎根,便会随时随地唤醒我们对母爱的无限眷恋。
谢艺琳同学从母亲去车站接自己回家的小事中,从母亲的挥手中,从母亲的手的摩挲中,真切地体会到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于是有感而发,娓娓道来,于时空切换中体现真情。
(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