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17董波胡生琴韩广发丁志春任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5期
关键词:院校农业时代

董波 胡生琴 韩广发 丁志春 任莹

[摘           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迎来了自媒体时代,其具有去中心化、多元化以及碎片化等特点,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此次研究调查了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分析了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机遇;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036-02

自媒体时代,网络基本覆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所有场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成为普遍现象。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成为全媒体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力载体。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密切相关。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成为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三个年级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二)问卷设计

为了解自媒体时代对高职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自拟“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调查问卷”,主要从文化渗透、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综合素养四个方面探究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其主要指标如表2所示。

(三)调查结果分析

450名大学生中,386名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22名大学生认为农业类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意识形态教育。332名学生愿意与周围人、朋友谈论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少部分学生意识形态相对模糊,其中28名学生无政治信仰,22名未考虑过信仰问题,14名学生对国家制度表现出不关心。在文化渗透方面,312名学生能够注意到学习、生活中的文化渗透现象,342名学生听过文化渗透这一概念,但仅有174名学生对文化渗透有一定的了解,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文化渗透缺乏关注。420名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对核心价值观表示认同;少部分学生对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缺乏参与意识。

二、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途径不断被拓宽。传统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多采用的是一对一或多中心化教育,尽管具有主导性、权威性,但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教育效果不佳。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能够通过自媒体实现信息共享,打破传统时间、空间等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丰富的教育素材以及生活方式等均能够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此外,自媒体时代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了新的载体,受教育者及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借助自媒体,大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及观点。除此之外,自媒体还能够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增加意识形态教育的趣味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

自媒体的出现使高职院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作用弱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理念的渗透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如大肆宣传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恶意丑化社会主义制度等,这些西方思潮以及多元文化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自媒体具有碎片化以及盲目效应,将社会主义转型期的消极影响夸大,会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误导。然而,不良媒体会在大学生中传播不良社会风气,不仅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学生在意识形态选择方面产生困惑;而且会产生错误的引导,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另外,手机的普及使不同价值观信息及意识形态都能够通过手机输送给大学生,这也加大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管控难度。

三、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策略

(一)转变意识形态教育理念

自媒体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注重对自媒体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积极转变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借助自媒体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在自媒体背景下,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枯燥的说教式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起到组织与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时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要创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借助自媒体优势,在大学生生活及学习中融入自媒体资源,关注公众号,引领大学生关注社会正能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意识形态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提炼,制作成图片、视频等,通过自媒体呈现给学生,使其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并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探讨。

(二)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机制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对主旋律进行创新,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意识形态自媒体平台,构建一个专门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平台。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学院、学生等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聚合微博目标受众,学校要建立官方账号,每日更新与社会主流意识相符的内容,与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贴近,关注大学生成长,采用灵活的方式及途径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为保障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党委教师工作部门,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者,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另外,要提升主流意识吸引力,意识形态被大学生广泛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識形态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才能够实现话语权。在教育形式上要注重生动性,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直接灌输式、呆板生硬教育方式都难以达到教育效果。

(三)加强网络法治道德教育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贴吧、短视频、移动客户端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快速发展,成为网络舆论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传播正能量、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个别自媒体或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或充当“标题党”“起哄器”,或传播虚假不实的信息,或炒作社会热点敏感事件,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的网络法治及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可以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相关内容,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及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不信谣,不传谣,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另外,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得到相应的处罚。要在法治教育工作中融入网络法治教育,使学生遵守法律准则,能够认识到网络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安全。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要把握时代机遇,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韩凯辉,张英魁.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异化问题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35(6):97-105.

[2]徐登献.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选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38(3):63-66.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院校农业时代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