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020-03-17康丽清

学生之友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优化策略

康丽清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艺术、文化等富有内涵的学科被大众广泛接受,在这样的教育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地位在不断提升。然而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美术教师的任务加重,教师既要注重学生日常基础知识的积累,也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天赋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艺术类学科之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引言

“美术”泛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的,具有审美性和可视性的艺术行为,它旨在让艺术进入人们的生活,进入人们的思维,进入人们的灵魂,以此来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1]。如今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其设置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要极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显然,这一定包括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牢牢把握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因素,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一、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有的放矢的提出重难点

小学美术教师受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被动的接收相关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尽人意[2]。针对这一情况,美术教师应该意识到美术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熟知这些理论知识,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且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的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增强美术教育的成效。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事先讓学生自行预习相关内容,并在上课前准备好需要创作的材料,带领学生们了解各种谷物的大小、形状、色彩各异,把它们排成线,组成面,并问道:“用‘五谷作画,同学们见过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可以镶嵌成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试试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有的放矢的讲述重难点,教书要带领学生作画,帮助学生巧妙利用谷物的色彩、线面、大小对比,尽量是图形变得更加完美,确保学生的设计图清晰简洁,生动形象。教师在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创作后,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课程导入设计合理,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般小学美术教学的课程导入都是依赖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开展的,但是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失去兴趣,造成课程导入生硬无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谓“教学,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双方共同进行的教育工作。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课程导入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对于某一节课程内容的学习都是由学生的疑问开始的,并且教师进行课程导入时要富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模式才有效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勇于提问,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聚聚散散》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进行有趣的课程导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讲述:“看一看:同学们,自己观察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点的聚散现象。”“想一想:点的聚散是你产生什么感觉?”“试一试:用滴、洒、喷、绘或者拼贴的方法,做出点的聚散效果,并用它们组成一幅画吧!”用“想一想”、“看一看”、“试一试”这种相对带有趣味性的语言,进行课程的导入,带领学生观察点的大与小、聚与散,帮助学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评比,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对那些创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并且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育。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个性审美能力

所谓的“审美差异”是指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差异性的但是又相对稳定的心里特征、精神外貌的总称[3]。它可以鲜明的展示一个人独特的审美才能,并且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会长久的发展下去。“独特实际上是对平常的突破,意味着一种求新的生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把握每位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学习能力以及主观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审美上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需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手段,促进师生之间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作为艺术类学科的基础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天赋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健康的三观以及道德情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摆脱以往教学经验的束缚,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教学时间,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巧妙地设计课程导入,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以及个体差异性,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挖掘学生内在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董乙霖.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尉爱姣.小学美术教学中当代艺术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姜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第二中心小学  363107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优化策略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