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20-03-17罗德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2期
关键词:互联网+素养信息化

罗德均

[摘           要]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对当前教育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慕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形成全方位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必然会触动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的深度改革,教育也必然走进“互联网+”战略下的新模式,并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予以积极回应。而未来人才培养战略的立足点又必然指向教师教育的发展水平,并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教师教育如何应对“互联网+”背景下对未来教师的培养,也就成了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试图通过对我国“互联网+”的背景及未来社会对人才核心素养变化的解读,分析当下我国教师教育中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重点从“互联网+”背景下对我国教师教育的理念、课程、目标及实施带来的挑战进行探讨,并针对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师教育;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13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慕课、微课、移动学习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已经初步形成。而“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更是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通俗地说,“互联网+”战略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结合传统行业自身改革升级的时代发展需求,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进而实现二者双赢的局面。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21世纪信息社会,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支柱的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人才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和变化,进而探讨其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及应对建议。

一、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了“互联网+”的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及变化。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将“互联网+教育”定义为特指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这类教育服务的理念和组织方式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是在线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特征。秦虹、张武升把“互联网+教育”定义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并非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教育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学习平台,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这些“互联网+教育”的表述均说明,“互联网+教育”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把握好二者各自的内涵和优势,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创新,而非简单地把二者组合在一起。

《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一书中,作者提出“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伸而非颠覆”。可见,“互联网+教育”并不能也不必对传统教育进行颠覆,而是利用其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教育促进学生未来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二)“互联网+”背景下对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在各行业的应用。为了让教育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世界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其中,处于世界互联网和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美国,在近年也掀起了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瓦格纳(美)和丁特史密斯(美)所著的《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一书中提出:“知识工人”已成为历史,如今的世界需要的是“聪明的创造者”,并提出了适应21世纪的公民关键技能,包括批判性分析、沟通、写作以及利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入21世纪,我国针对各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同时还存着一些问题:如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指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本中,明确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指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指标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的进一步扩大离不开“互联网+教育”;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离不开“互联网+教育”。面对21世纪对人才核心素养的新变化和要求,必将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教师教育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如何通过对教师教育改革,进而推动整个人才培养目標的落实,这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教师教育理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众所周知,观念决定行动。为适应我国21世纪“互联网+”战略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施,首先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其相对滞后的理念。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经历了由教师的专业知识理念到专业技能理念的过程,注重教师的职前培训,而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始终没有真正建立。

首先,应该树立教师多维度专业化发展理念。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教育改革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并从逻辑上指出,只有教师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一致,才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指标。只有树立教师多维度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多维度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次,必须树立科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理念。特别是对人文与科学素养关系的重新解构。因为,人文素养最终是实现个人精神自由的关键所在。再次,必须树立育人为先的职业道德理念。面对教育中只见分数不见学生的教育困境,教育者必须能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履行教育育人为主的职责。只有把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深入教育者的思想和实践中,才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的发展目标。最后,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育者提出了终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教师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教师教育目标的内容,可以追溯到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三个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计划草案”),该计划草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在此之后,也长期是以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要求来表述教师的培养目标。对于这一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一方面与当前教育改革已经不相匹配,另一方面也没有具体明确地提出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具体的要求,这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明确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内容便成为教师教育目标改革的关键。参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教师教育也应在相关素养中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拓展教育新形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樊陈琳提出了教师教育应包括人本化、开放化、专业化及终身化的教师教育目标。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教育目标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导,建立人本化、开放化、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师教育目标体系。

(三)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教师教育机构(尤其是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适应国家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教师教育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这就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教师教育中的不断落实,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凸显出明显不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结构不合理、教育类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模式单一的问题。在课程结构中,真正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比例过少,尤其是体现人文、艺术类的选修课程比例较小;在课程设置中,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课程滞后,大多还是以传统教育技术课程为主,对最新的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等课程缺乏考虑。同时,教育类课程中也以理论课程为主,缺少综合教育实践能力方面的课程,如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课程。还有教育实践时间较短(有的专业仅实习4周),这也导致学生缺乏教育实践能力;课程模式单一主要表现为,目前还是教育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混合开设,相关的联系性不足,还没有真正实施“3+2”(3年专业课程+2年教育课程)或“4+1”(4年专业课程+4年教育课程)模式。另外,课程的评价单一,也导致对学生能力评价的不科学。以上这些方面的教师教育课程问题,均直接或间接导致教师专业化水平很难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也很难被社会普遍认可。

如上所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朝着形成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教师教育实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教育部2018年4月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八大行动,到2022年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13年后中国开始出现了诸如大规模在线公开课MOOC、微课及在线音频等新的学习形式,人们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途径,这就对以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为主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中小学的信息化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一些高校。教师教育学校的信息化仍然存在软硬件两方面的发展不足,但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招标设备主要是行政人员参与,所购设备不能完全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一些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充分应用于教学中;缺乏最新的教育教学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所使用的信息化设备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的现象。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离不开‘互联网+教育”。因此,教师教育信息化首先必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网络基础、设备、数字化教室等)的全部数字化,建设内容包括学生数字化学习、教师数字化教学和学校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所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开放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同时,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引进信息化领域发展优秀的企业共同参与,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師教育学校的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需求来建设。

另外,要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运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的视频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端的各类学习App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或碎片化的学习,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混合学习的偏好和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师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为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便捷和优质的资源,如学校自己开发优质的MOOC课程,并提供学分、资格认证,真正让教师职后培训实现线下线上的混合模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互联网+”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挑战的分析可以明确一点,在教师教育中想要最大化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并非一蹴而就,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改进。实施教师教育的各类学校和人员应该了解和认清“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不要盲目乐观地认为教育只要引入互联网技术就能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互联网+教育”并不是要颠覆传统教育。相反,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终极目标并没有改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仅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还应该加强和发挥教师教育中以往的优势,积极学习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的各项新技术及优势通过“互联网+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全面推进,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2]汪瑞林,杜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6-09-14.

[3]陈丽.“互联网+教育”时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4):3-8.

[4]秦虹,張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6):8-10.

[5]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11.

[6][美]托尼·瓦格纳,泰德·丁特史密斯.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192-195.

[7][美]泰德·丁特史密斯.未来的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8]李振峰.论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5(2):110-111.

[9]任丽娟.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评析[J].学园,2015(12):25-26.

[10]樊陈琳.试论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34-36.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互联网+素养信息化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