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2020-03-17于清孙晶廖媛媛王建文
于清 孙晶 廖媛媛 王建文
[摘 要] 人类已进入智能时代,探讨全面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教改措施,使中西部高校大学生精通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技巧,通过计算思维、计算行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生活,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關 键 词] 分级教学;学习自觉性;计算思维;计算行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060-02
教育部司长吴岩指出[1]:“建设双一流高校根本在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而一流本科教育重点是一流人才培养,核心是一流课程、教学方法”。智能时代,计算机越来越显现卓越性,智能化程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既懂计算机又懂专业的人才匮乏,迫使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使计算机通识教育更满足社会发展需要。[2-3]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及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认识有误区。学生层面:有些学生认为中学学过,意识上极度轻视。教师层面:学生入校时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统一施教。然而,清华大学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李秀老师的一句话耐人寻味“讲好这门课,好似房屋装修,常筑常新”。如何常新?
其次,中西部高校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大多停留在制作电子文档、表格及PPT水平,较难满足行业发展高要求。问题在于:教材陈旧;考核方式单一,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与培养总目标相差甚远;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以知识灌溉为主,学生积极性不高。
最后,教学环境落后。随着“互联网+”行动,很多高校将这门课作为必修课,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而中西部高校机房网络不畅,计算机配置低,慕课等优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学生实践机会少。针对以上问题,探讨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探讨
双一流建设下,核心是一流课程、教学方法,重点是一流人才培养。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教育理念已由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内地高校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偏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4-5]2019年,迈克·蒂森鲍姆进一步提出计算思维到计算行动,强调年轻人应该利用所学创造对生活和社区有直接影响的事物。由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即精通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技巧,通过计算思维、计算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一)平台建设
1.“互联网+”教育
国内已建设知名MOOC平台,“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慕课”等。其中“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计算机文化课程最为丰富。新疆大学与“超星尔雅”制作了适合中西部地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传统授课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充分体现。而MOOC教学模式,力求学生完全在主动状态下线上自主学习。基于MOOC平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线上”(MOOC教学)+“线下”(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解决了教材陈旧对教学效果影响的问题。
2.题库建设
为方便学生检验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本校购买了题库系统。本系统分为理论、上机两部分。理论部分以单选题形式覆盖所有计算机基础知识。上机部分以操作训练方式强化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技术的掌握,每类200~300道上机练习。该题库系统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教师通过后台获取学生答题情况大数据,便于有针对性地辅导及有重心地教学。
3.分级教学[6-10]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语言障碍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学生入校后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分级教学营造了个性化学习环境。具体方案:学生入校后,预留半个月至一个月时间,熟悉课程内容,通过开放题库系统训练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最后参加开学前校级统一考试。通过的学生,可利用剩余时间学习(如:C语言、Python等);没通过的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学习。分级教学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有成长空间。
4.线上学习线下交流
新疆大学与“超星尔雅”合作制作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既方便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借助互联网平台听课、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又方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灵活调整、有效增减学习内容。相对传统授课方式,还方便学生重复学习知识点,充分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超星尔雅”小程序会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同时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教师与学生有更多交流沟通,提升学习效果。
(二)计算思维培养
2006年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计算思维,十多年间计算思维在全球被广泛重视。2017年周以真教授再次定义计算思维,即:计算思维是为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计算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执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计算思维不仅用于解决问题,还用于定义问题。通过计算思维构造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计算机、生物学科发展,对职业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文献《计算思维视角下的学生信息通晓能力培养》[11]有意识地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通晓能力。中国大学MOOC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团队制作的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让各专业学生设计、构造、应用计算机系统,强调计算思维与各专业思维结合,充分体现了普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计算行动方案
计算行动是一个新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强调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利用计算机创造对生活有影响的事物[12]。当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到全国各高等院校重视,它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提出,目标是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
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求作为最后提交的综合大作业,能有效促使学生结合专业领域问题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拓展创新创意空间。具体方案如下。
1.创新创业综合大作业
●成立小组(4~5人),查阅文献,选题背景;
●项目创新点,重点、难点分析;
●项目实施应用到的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
●项目规划,进度安排;
●团队合作,项目分工;
●项目总结,成果展示;
●项目答辩,小组评分。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实践任务,学生自主命题,在完成综合大作业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专业领域的问题如何运用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多年来考核体系决定着学生的努力方向。一直以来本课程期末综合成绩由笔试(50%)、机试(30%)、平时(20%)三部分组成。笔试为主,则大部分学生忽视上机实践。改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考核方式多元化更有利于培养目标实现。如笔试降到(25%),其他为:机试(25%)、考勤+MOOC学习+讨论+作业(20%)、综合大作业(30%)。
2.教师自我完善
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既要立足本专业,又要超越本专业,汲取各方面知识;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开拓精神,用全新头脑开启学生智慧,在教学及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大作业过程中收获喜悦。
此外,教师还应与外界多交流:组织集体讨论,交流教学经验,进修学习,邀请内地专家作报告等,教师唯有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三、结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实践能力。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围绕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教改方案,如分级教学,基于公共课平台建设,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基于完成综合大作业,提升计算思维、计算行动能力;强调教师自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
[2]商娟叶.“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今日财富,2017(1):98-99.
[3]胡平霞.分层教学法指导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4):233-234.
[4]周钢,郭福亮.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學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1):23-26.
[5]赵瑞华,许雯雯,董天平.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J].通讯世界,2016(13):275-276.
[6]黄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5(22):128.
[7]王磊.专业应用需求导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6(34):62.
[8]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64-65.
[9]邓明.教学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5):8443-8444.
[10]吴瑰.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6):46-49.
[11]于清,阿里甫·库尔班,加米拉·吾守尔.计算思维视角下的学生信息通晓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5(7):12-16.
[12]迈克·蒂森鲍姆,乔许·谢尔登.从计算思维到计算行动[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9,15(5):74-7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