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0-03-17吕维青刘雪萍丘媛萍周玲娟
吕维青 刘雪萍 丘媛萍 周玲娟
[摘 要] 阐述了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和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调整,把获得成功的模式应用到新一届毕业生中,使学生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切实提高了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提高所有高职护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护生;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18-02
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护理专业学生为例进行了研究,找出了提高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相关对策的研究,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调整,把获得成功的模式应用到新一届毕业生中,使学生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切实提高了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提高所有高职护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一、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研究及竞争力不足的因素分析
(一)针对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关于提升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生就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
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9份,有效问卷149份。数据66.44%来自三级医院。调查显示:
1.用人单位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有51.01%来源于高职院校,仅有8.72%来自985、211院校。
2.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职业素养(占92.62%)、职业能力(占89.26%)、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占89.26%)、心理素质(占84.56%)、实习实践(76.51%)、学习成绩(占16.11%)、班干部任职经历(占8.05%)、奖学金(占1.34%)、党员身份(占0%)。
3.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现状:56.70%的人认为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一般,57.94%的人认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一般,60.07%的人认为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一般,53.91%的人认为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一般,67.34%的人认为毕业生的实习实践能力一般。
(二)针对毕业生发放问卷:《关于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本次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62份,有效问卷1062份。69.59%的毕业生来自事业单位,68.74%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但是仅有16.67%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前10%,有43.69%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职务,62.24%的学生在毕业前没有获得任何奖励。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统计如文末表所示。
综观(一)和(二),我院毕业生竞争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心理素质和实习、实践能力。
二、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教学改革,促进产学一体化。在校生学习的重点与医院当前使用的仪器、技术紧密结合,每年派出相关教师到临床学习。
2.增设基础素质教育课。如沟通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提高、良好的职业形象这种内涵式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就业中更显优势。
3.加强就业指导,开展个性化指导服务。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
4.开设临床志愿服务实践课。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生方面
1.摆正心态,认真学习。学生要养成长期学习的意识,夯实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发现自己的特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转变就业观点,培养服务意识。
3.参加课外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身优势。
三、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策的评估
(一)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6级学生100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所有成员均为正规高考录取生。
(二)方法
对照组护生和实验组护生均采用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培养,不同的是实验组从大一的第二学期起增设以下培养内容。
1.实验组开设护理技能操作指导课,课时16学时。任教老师来自三级医院。
2.实验组开设《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程,课时16学时。
3.实验组开设《大学生心理学》课程,课时16学时。其中心理团体辅导4学时。
4.实验组开设礼仪培训指导课,课时8学时。
5.实验组开设临床志愿服务活动,每个成员要求完成至少120小时的公益活动时数。
6.实验组要填写大学生成长档案,并积极配合老师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7.实验组参加兩场优秀毕业生“传经送宝”专题报告会。
8.实验组参与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沟通、实施过程至少10次,并且要至少参加5次比赛。
(三)效果
截止到2019年6月,实验组成员就业率100%,在三级医院30人(占60%),二级医院14人(28%),其他行业6人(12%);而对照组成员就业率为90%,其中进入三级医院22人(占44%),二级医院17人(占34%),其他行业1人(占2%),未就业人5人(占10%)。同时,对这100个学生发放问卷《关于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于问题:请问您对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实验组100%满意,对照组70%满意。从就业数据显示,实验组在就业率上比对照组高,进三级医院的竞争力实验组比对照组强,在其他行业的选择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果断;从满意度调查看,实验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由此可见,提高高职护生的竞争力的对策是有效的。
四、提升高职护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一)学校要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1.学校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需求为导向,积极与临床结合,培养就业单位“用得上”的人才。
2.学校要优化课程,全面渗透就业竞争的各方面。
3.学校的就业指导要精确化。
4.学校的文化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为目的。
(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全面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1.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高职护生由于学历不算高,要加倍努力在技能学习上,不能死记硬背,要多学活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地方,工作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
3.增加活力,树立正确的活动观。高职护生的工作对象是人,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李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2-125.
编辑 张 俐
①基金项目: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内立项课题“提升高职护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为例”(WZ2014JB04)。
作者简介:吕维青(1986—),女,讲师,护理系分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刘雪萍(1963—),女,副教授,护理系主任,研究方向:护理学教育。
周玲娟(1985—),女,讲师,护理系心理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通讯作者:丘媛萍(1975—),女,讲师,护理系就业专干,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