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模块训练研究初探

2020-03-17吴淑敬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策略研究

吴淑敬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模块课程开发为载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实践研究》为依托,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作文训练,探寻初中阶段学生在写作上可能实现的正向变化,旨在构建适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模块训练体系。

[关键词]初中作文;模块训练;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06-02

2016年9月,笔者所在的学校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模块课程开发为载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实践研究》,开始研究课程整合和模块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教师将课程进行整合,并最终实现以课程的精品化与系统化来引领课改的目标。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根据课题研究思路,运用三年的时间进行了尝试,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地指导学生接受模块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素材积累模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初中生基本上是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生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知觉方面,初中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观察力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

[模块训练之一]写作的直接经验训练。直接经验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的生活,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笔者从学生对生活的直接认知入手,采用素材积累本帮助学生养成记录自身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的好习惯。学生要在一周之内用片段写作的方式完成三篇素材的写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教师批阅,每篇素材二三百字即可。要求:记录生活中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事件记录完毕后需要增加一句自己的感悟。这样的要求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学会遇到有价值的素材便进行及时记录;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就这一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思考事件背后的意义(这其实就是在进行文章的立意训练)。素材积累本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大量新鲜的、个性化的写作素材。

[模块训练之二]写作的间接经验训练。间接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于学生的阅读。从学生入学开始,笔者就要求他们准备读书笔记本,养成读书动笔、积累素材的好习惯。采用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在实践中,笔者摸索了一套分步推进、自由选择的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初一新生入校后,笔者花了一段时间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不同方式,如概括情节式、摘抄好词好句式、鉴赏式、点评感悟式、梳理文脉式,然后让他们根据所读书本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形式写读书笔记。

二、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构建思维训练模块

初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就辩证思维来讲,初一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方式,但还不能灵活运用。初三学生的辩证思维迅速发展,但是尚未处于优势地位。与抽象逻辑思维相比,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明显占有优势。想象和联想是最常见的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它们在构思、开拓思路、人物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模块训练之三]辩证思维训练。针对初中生思维的特点,在作文训练上,初一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对事件进行细腻的感知。如初一的作文训练应该以写作观察日记为主,如对自己的父母、同学、教师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对运动会某个场景进行描写;对自己与身边的亲人、朋友、教师之间发生的小事进行具体叙述等。初二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轉向观察社会中的人和事,拓展写作的素材,并对这些素材有所发现、思考。初三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尤其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立意的升格训练)。

[模块训练之四]发散思维训练。基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作想象作文,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针对初一学生,可以设计《假如我是》或者《二十年后的我》等作文题引导他们学会合理想象。针对初二初三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合理想象发散思维,从而拓展写作空间,丰富文章内容。

三、“自由表达”与“规范表达”两手抓,构建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相结合的习作训练模块

作文教学中有一条经验叫“先放后收”。不放,难以让学生活跃思想、大胆练笔;不收,则难以评论总结、规范动作。这条经验决定了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应该采取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模块训练之五]自由写作训练。所谓自由写作指学生自主进行的写作活动,写什么内容,写什么文体,用什么方式写,在什么时候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由写作往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因为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学生更愿意表达,而在表达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写作优势。此外,自由写作还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自由写作也并非完全的“自由”,并不是指教师完全放任不管。在学生自由练笔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一起研究如何把内容写得更具体饱满,如何使语句表达得更通顺生动,如何使文章结构更精美巧妙等,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取得进步。

[模块训练之六]指令性写作训练。指令性写作指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写作。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写作是语文考试考查的重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考场作文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讲解考场作文的特点,并让学生在一定的训练中获得应对考场作文的必要能力和技巧。

如何在日常的写作实践中合理安排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黄厚江老师认为应该坚持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的结合与互补,坚持两条腿走路。教师可采取“先放后收”的策略,即初一以自由写作为主,兼顾指令性写作;初三以指令性写作为主,兼顾自由写作。初一作为起始年级,教师应该少强调写作技巧,多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积累身边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自由表达。初二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事情的基础上,应多传授一些写作手法,让学生能够进行巧妙的表达。初三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他们对事物有了比较深刻的见解,而且此阶段的学生开始直面升学考试、应试作文,所以在这阶段,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深度训练和针对性更强的指令性专题训练来解决他们的突出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注意素材的独特性、形式的多样化和表达的个性化。

四、基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构建师生间集体互动的评价模块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他们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能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对初中生而言,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文章進行评价是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

[模块训练之七]在教师引导下的集体互动训练。每一次作文训练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批阅、及早评讲,要力求实效。在批阅过程中,教师既要帮每个学生找出他们的个性化问题,又要归纳全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些突出的共性问题。每一堂作文讲评课都需要精心设计,要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需要挑选出最能突出本次写作训练问题的“范文”,让全班学生就问题“范文”进行思考和探讨,让学生尝试对此篇文章进行修改,并说说如何在以后的写作中避免这样的问题。

[模块训练之八]以学生个体为主的习作重造训练。评讲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选择修改或重写。学生修改时不必面面俱到,只修改本次作文中问题比较大的地方即可。修改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的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作文的问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及审美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积累了一定的修改经验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帮助他人修改作文,甚至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以前的作文进行综合修改,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水平。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策略研究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