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集采一年众生相

2020-03-17崔小花

商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赛诺菲医药行业药业

崔小花

2019年,注定要被载入中国医药行业的史册。

这一年,对于大多数中国药企而言,是变化、动荡且焦灼的,但对于未来十年的医药行业,这或许又是最轻松的一年。

将时间的注脚再往前追溯一年,2018年12月6日,上海正浸淫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冷雨中。

与室外的湿冷不同,此时此刻,长宁区天山路1800号会议室,全国“4+7”第一次带量采购开标现场的价格博弈正陷入白热化。几十家医药企业的代表面红耳赤、汗透衣背,而坐在他们对面的医保局官员早已经亮出了直逼药价的手术刀。

开了封的手术刀自然是要见血的,而这血由谁来出,则是帷幕下的又一场战争。

“一致性评价+低价中标”,药企间的博弈可谓刀刀见血。恒瑞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原本占有85%的市场份额,不料被初出茅庐的扬子江药业一招反杀,算是见着血了;而正大天晴更是放干了自己92%的血才拿下了恩替卡韦的半壁江山,算是勉强活着。

几十家药企经过一整天的厮杀,最终,15家企业的25个品种中标,全部中标品种价格降幅达到52%,个别品种更是以不到一成的“地板价”击穿了整个行业的心理防线。

这项一直被业内诸多药企反对,阻力巨大,甚至有人扬言一定会“胎死腹中”的医保大政,以此次开标为基点,在一年内席卷整个医药圈,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震撼。综合“4+7”城市中标药原价和中标价,市场规模由原来的80亿元缩减到了20亿元以内,减少了近四分之三。

2019年12月29日,第三次带量采购在同样的地方开标,已经没有人怀疑这项政策的雄心和实力。是的,没有一家药企能置身事外,就如同一年前上海室外的冷雨与会场的灼热,中国的医药界正上演着一曲冰与火之歌。

弯道超车的“逆袭者”

2019年年初,嘉林药业总裁刘伟在一场医药行业的峰会上表示,自己有点不理解带量采购。在开标的当天,没有中标的企业,股价在疯狂地下降;而中标了的企业,股价也在降,他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刘伟的疑惑,大概代表了绝大多数从业者的心声,在这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博弈中,究竟谁是“赢家”?

药企们如同身處迷雾中的森林,听得见风从四面八方刮来,而面前蜿蜒的路却通向未知。

如今,带量采购已经走过一年,经过了3轮竞标,药企一路过关斩将而来,迷雾似乎也在慢慢消散,渐露真容的赛道上格局却已大变。

比如,京新药业的氨氯地平的原市占率基本为零;华海药业原来在利培酮片、厄贝沙坦片的市占率仅为10%;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市场占有率在40%;北京嘉林的阿托伐他汀市场占有率为20%……

这4家原本都属于“光脚”的企业,而现在均已在市场上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4+7”带量采购给出了单个品种在每个城市前一年公立医院年度60%~70%的市场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营收增长来看,以大幅降价换得中标的京新药业瑞舒伐他汀市场增长强劲,2019年上半年营收3.95亿元,同比增长16%。单从增长来看,16%绝对算不上高速增长,但考虑到品种的大幅降价就显得十分可观。而接下来,全国多个省市又要求价格联动,瑞舒伐他汀在全国的市场规模必然出现萎缩,京新药业由此在瑞舒伐他汀上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优势将更加明显。

而科伦药业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中标后,迅速覆盖11个重点城市200多家三级医院,对整体销售增长促进明显,2019年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97.14%。

这些企业,在自己的赛道上原来都名不见经传,但因为搭上了集中采购这辆快车,便在强手如林的医药行业中,给自己争取到了跑出来的机会。

在这个由买单者说话的时代,意味着传统医院渠道的打法不再适用,药企不用再层层公关,而是由医保局强制上量 (严格要求招采合一、保证使用、确保质量保障供应、必须保证回款),从而让新进企业和老牌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资本市场的反应总是最敏锐的。2019年9月24日,第二轮带量采购开标后,A股医药股反应强烈,中标企业股价大涨,而出局的企业股价明显受累。这与第一次带量采购开标后,市场信心不足,所有药企股价集体受挫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集中采购对于中标企业业绩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在今后的医药行业中,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弯道超车的“逆袭者”。

跨国药企躬身入局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医药市场,也就成了国际药企巨头们绕不开的赛道。

“4+7”试点前,跨国药企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比基本达到了80%,对于以普药为主的外国药企,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市场占比更高,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这些世界药业的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上长期的霸主地位,奠定了他们绝对的底气和傲骨。

第一次集采时,尽管有14家跨国药企参与竞标,但放不下身价的大佬们多持观望态度,即不敢也不愿冒降价的风险,基本都以原价参与竞标。毫无悬念,开标时外资药企基本全军覆没,仅有阿斯利康与百时美施贵宝两家跨国药企中标,成功挤进了首批集采的阵营。

一年光景,面对市场的急速萎缩,整个局势都在发生逆转,跨国药企不得不打破当初的集体沉默。

首先低头的是高傲的法国人。为了捍卫王牌品种“波立维”“安博诺”,法资药企赛诺菲在第二轮扩面中报出了比第一轮中标者信立泰更低的价格。

赛诺菲中国区总裁贺恩霆在接受采访时说:“从严格意义上讲,赛诺菲是唯一一家真正主动积极参与‘4+7的跨国药品企业。”

赛诺菲中标的两款药分别是波立维和安博诺。贺恩霆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赛诺菲的波立维和安博诺在全国“4+7”扩面中,真正实施了低价竞争,他们在报价上与中国本土的仿制药企业几乎一致,从而使这两款原研药以仿制药的价格挤进了带量采购扩面。

不仅是赛诺菲,礼来、默沙东等外资巨头也不得不接受“专利悬崖”在中国已然到来这个事实,纷纷从过去已经习惯了的、高高的神坛之上,主动降落凡尘,以超低的价格参与集采竞标,这背后无形的手便是带量采购和全国价格联动带来的巨大市场压力。

零售端硝烟弥漫

带量采购这场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大事件,以休克式疗法驱动了药品的大降价的同时,也让零售药房面临了一场“生死大考”。

一方面,国家集采使得医院药品大幅降价,巨大的价差给零售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集采也推动了处方外流,2020年,预计有8 000亿元规模的药品通过处方外流的形式流入零售终端,给药店带来了空前的市场规模。

一利一弊间,巨大的想象空间就这样展开了。

“4+7”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医药分离,中标药企按照中标价格供应给医院,医保局要求医院按照规定价格来销售药品,从而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集中采购的政策福利。而药企在给药店供货时,价格就不再受集采价格的限制,所以往往比医院要高。

记者通过对多个知名连锁药房的探访得知,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后,多数药房同步调低了中标品种的价格。包括江苏豪森药业、成都倍特药业、先声药业在内的药企,对合作的连锁药店实施了院内院外同品同价。而对于未能同步调价的品种,一些药店则选择了主动降价或者是下架的处理方式。

而在走訪中,记者也发现的确有部分药品在“4+7”城市处于断货状态,比如深圳信立泰的中标品种硫酸氯吡格雷片(泰嘉)在“4+7”城市的药店便难寻踪影,厂方的解释是为了防止全国价格波动,等全国价格统一后才能继续供货。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药企业和零售药店不同的忧虑:制药企业大品种必须中标,但不会主动进行全国全渠道的降价,在形势不明朗时,宁可放弃零售渠道;零售药店担心在医院价格的冲击下,从平价药房时代开始建立的药店低价形象被颠覆,消费者可能回流到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希望药企让出利润,院店同价。

就目前状况来看,这场政策驱动下的工商博弈,短时间内还难以完美解决。

十字路口

带量采购实施一年后,从“4+7”到“4+X”,带量采购的面在扩,国家医保局配套政策出台的频率也没有降低,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似乎就在2020年。各大药企也已经有了觉悟,过去医药企业“躺赚”的高毛利时代已经过去,大家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所谓的过冬,就是进入一种常态,仿制药企业已经从舒适区中走了出来。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多重政策的夹击下,中国的药企正走在十字路口。

对于未来,制药企业有一个共识:带量采购正在且一定会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和创新。未来的仿制药企业,一定是手里握着几十个仿制药,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的战场上一轮一轮地厮杀过来,成为仿制药行业的领导者,而熬不过去的企业将被自然淘汰。

最终,市场必将引导创新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分离,创新药企业专心研发创新,赚取少量市场但是高利润;而仿制药企业专注生产,通过精益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赚取少量利润但是占领大部分市场规模。而不论是仿制药企业还是创新药企业都必须以产品为主导,这才是国家希望看到的远景目标。

相信,不管哪一条路,坚持走下去,都会闯出黑暗,迎接黎明。

“医药企业正在面临大洗牌,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企业都会死掉。”这是一个知名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对中国医药企业做出的预测。虽然过于危言耸听,但纵观2019年的中国医药行业,确实夹杂着混乱、焦虑、恐惧、迷惘……将不平静愈演愈烈。

但,若以“大历史观”来看待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一年或许还太短,我们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看清。

猜你喜欢

赛诺菲医药行业药业
首爱药业
康洁药业
疫苗优先供美国?法国怒了
悦康药业
扬子江药业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
2016'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揭晓
医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