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人之间的较量

2020-03-17罗学蓬

领导文萃 2020年2期
关键词:斯大林蒙古毛泽东

罗学蓬

1949 年 12 月袁苏联官方为毛泽东举行欢迎会

国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研究发现,从内战打起来以后,美国人就在犹豫,到底支持不支持国民党政府。

公开讲演

1949年,国民政府被推翻。12月2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一次政策研讨会。国务卿艾奇逊说,美国应该采取的政策是亲近中共,分裂中苏,不能让中苏结成联盟,如此,在大战略上我们就成功了。怎样才能亲近中共呢?我们把蒋介石一脚踢开就行,把台湾让给中共,他必定感激你。现在,中共要解放台湾,你就让他来解放,我们不管。这样,毛泽东就不会跟苏联结成同盟,在战略利益上,美国就赢了。

杜鲁门一听,说,对,还是艾奇逊这招高。

杜鲁门说,台湾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对台湾没有任何野心,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那是中国的内战,跟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

杜鲁门讲完了,没听到什么反应,艾奇逊有点着急,他发表公开讲演,讲的都是中美之间有传统友谊,美国对中国多么友好,比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美国也是随大流,跟着走,进了北京还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紫禁城的警卫工作。要不是咱美国大兵帮你们中国人看着门,皇宫里那些宝物啊,早就被老毛子和英、法等国的匪徒们抢光了。而且,美国在中国没有租借地,全世界只有我们美国人对中国最好。中国同胞们想一想,你们的外蒙古是被谁逼着分离出去的?你们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谁霸占去了?

必须让步

美国人是想挑拨离间中苏关系,破坏中苏结盟,但所谈的这些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都是事实,在全世界的华人和中国知识分子之中造成极大的影响。

斯大林非常生气,试探正在访苏的毛泽东,说艾奇逊这个讲话,你看没看?

毛泽东说,我还没来得及看。斯大林说,我都翻译好了,你看看吧,美国人太坏了,我们要立刻发表声明,反驳他。

回国宾馆的路上,毛泽东问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斯大林同志说要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发表声明是什么意思。莫洛托夫说,就是提醒中国方面,要用外交部的名义发表声明。

师哲回忆说,毛泽东没听明白斯大林的话,斯大林专门叮嘱毛泽东,要用外交部的名义发声明,毛泽东呢,偏偏嘱咐胡乔木用新闻出版署署长的名义发,这让斯大林非常生气,新闻那个东西怎么能够代表政府呢?

毛泽东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苏联对华政策的不满,给斯大林造成很大的压力。

苏联高层认为,如果毛泽东空手而归,中苏同盟不能得以建立的话,偷着乐的那就是美国人。

斯大林必须做出让步。

立足现实

周恩来奉毛泽东之令去见斯大林,说:“我们商量一下,新政府发表一个声明,承认外蒙古独立。”

斯大林放了心,说:“这样很好。”

周恩来接着说:“我现在拿来声明,请你看看。”

斯大林脑袋瓜子轰地一响,这才明白周恩来的用意。

声明说:“鉴于外蒙古已于1949年1月举行全民公投,外蒙古独立是人民的意愿,所以我们承认其独立的现实。”声明还白纸黑字地写道:“中苏经过谈判,把原来中苏条约作为正本,以下两个文件作为附件同时发生效力。”

两个附件,第一个是中国关于中长铁路、旅顺港和大连港的协定;第二个是关于外蒙古的声明。

中国方面的意思非常明白:你如果同意我们提出的协定条款,我们就承认已经成为事实的外蒙古独立;你要是不同意,对不起,我们没有必要发表这个声明,马上打道回府。

苏联方面经研究后,于1950年1月28日同意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

当时,外蒙古的具体情况是,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你承认不承认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既有蒋介石政权签约在先,又有外蒙古全民公投在后,再加上苏联人的严密控制,以新中国那点微弱的力量和影响,要想拿回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倘若不立足于现实,靠理想色彩与狂热的民族主义激情办事,非得把事情都搞砸了不可。

斗智斗勇

中苏签订友好条约的消息见报后,有的地方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出现学生上街游行抗议的事件。

事实恰恰相反,真正吃了大亏的不是毛泽东,而是斯大林。

斯大林一辈子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大的亏,条约一签订,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就必须退缩到海参崴。毛泽东丢下自己的军国大事不管,待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斗智斗勇,就是坚持通过条约,合法收回中长铁路、旅顺港和大连港。而这些恰恰是苏联从俄国沙皇时代开始苦心经营的远东战略构想的一部分。所以,俄国人办的道盛银行,出钱修建的中长铁路、南满铁路,租用的旅顺港、后来又开辟的大连港,到了1950年2月份,随着友好条约一签订,全让毛泽东一口袋收了回去。与此同时,苏联驻扎在东北的30万大军和各种势力也将完全彻底、干干净净地退出东北地区。

这件事,使得苏联的战略损失简直太大了。

斯大林从1924年坐上苏共中央总书记的位置,到1953年去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罗斯福、丘吉尔谈判时,不得不做过一些妥协让步,就社会主义阵营而言,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敢不唯他马首是瞻?唯独中国来的这个毛泽东,弄得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斯大林之所以对中国做出重大让步,自然是有原因的。就国际局势而言,苏联手里只捏有中国这一张牌可打,他必须和中国结成牢固的同盟,才能确保苏联东线的安全。

重要的是,中国能否真正愿意成为苏联手中的一张牌,他并没有充分的把握。因为科瓦廖夫于1949年年底向斯大林递交的报告明确认为,中共中央内部存在严重的亲美倾向。

战略意义

时间再往前移,1949年11月17日,李克农曾向苏联大使罗申提到,美国有一個有意分化中苏关系的重大阴谋,而且美国正在策划攻击1945年的中苏条约。

凡此种种,不可能不对斯大林产生影响,他极不愿意看到中国亲近西方国家,而渴望中国成为苏联集团中最重要的一员。现实清楚地提醒他,苏联和中国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实际上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国形成的。对苏联来说,这项条约具有最重要的战略意义,保障了苏联7500公里的边界处于安全和友好状态,保证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中,拥有一个最为可靠和体量极其庞大的同盟者。

现在,他认识到,要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他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自己就不能不在重大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

毛泽东手里捏着三张牌,他既可以选择和苏联结盟,也可以选择和美国结盟,还可以走中间道路。

当时,毛泽东本人怎么想的并不清楚,这是历史学者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做出的一种判断。

所以,强势的斯大林最终向倔强的毛泽东做出让步,只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摘自《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

猜你喜欢

斯大林蒙古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蒙古靴
1949,毛泽东点将
《雲使》在蒙古
蒙古香
近邻蒙古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