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总体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2020-03-17

林区教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科生艺体身体状况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身体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特征所作的评价和感受[1]。身体自尊是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J.L.Goldenberg等人指出,人的身体是自尊的一个潜在来源[2]。Fox等认为身体自尊不仅与心理、身体健康存在密切关系,而且与人们对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态度等相关变量有密切联系[3]。从身体自尊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看,身体自尊在21世纪才受到重视,如今有关身体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自尊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研究。如Harter等人[4]以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学术水平、身体外形、德行等对其自尊的预测程度。结果表明身体外形对自尊的预测作用最大,即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的个体,身体外形对自尊的预测均占主要位置。(2)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存在着极大的相关,体育锻炼的种类、强度等都会影响到个体的身体自尊。如陆守芹研究结果显示,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三个维度上,经常锻炼的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不经常锻炼的学生[5]。(3)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周杰对大学新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身体自尊的现状做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各因子与身体自尊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6]。但是有关身体自尊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自身的生活质量所作的评估,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7],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90后”大学生是目前中国高校的适龄学生,他们处在一个注重颜值的时代,本研究试图探究其身体自尊状态、总体幸福感状态以及身体自尊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班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两所高校428名大学生发放问卷,实际回收问卷401分,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49份,有效率为87.4%。被试大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其中男生169人,女生180人;理工科学生161人,文科学生179人,艺体学生9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

采用我国学者徐霞(2001)修订的PSPP量表,该量表原由Fox于1990年编写。修订后的量表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1个主量表和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4个分量表。该量表中的问题有两种陈述方式,被试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然后在符合自己的选项下打钩,每题有两种回答“完全符合”和“有些符合”。该量表得分在6—24分之间,单题得分在1—4分之间。对本研究进行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18,问卷效果优良。

2.总体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段建华(1996)修订的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GWB量表,该量表总共有33个题目,6个因子(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8,问卷效果优良。

(三)研究程序

本研究施测人员是由经过培训的研究生承担,测试前由施测人员统一宣读指导语,统一发放问卷,问卷当堂收回。使用SPSS 17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90后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特点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在运动技能、身体状况方面有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身体素质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方面要好于女生。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注:①p<0.05, ②p<0.01, ③p<0.001(以下同)

2.不同年级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续表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身体自尊进行F检验,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自尊的5个维度均未显示出显著的年级差异。

3.不同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身体自尊进行F检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专业差异,事后平均数多重比较检验发现,在身体自我价值感方面,理科生与文科生有显著差异(P<0.01),即理科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要高于文科生;在运动技能方面,文体艺术生与文科生有显著差异(P<0.05),即艺体生的运动技能要好于文科生,理科生与文科生在运动技能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0.01),即理科生的运动技能要好于文科生;在身体状况方面,理科生与文科生有显著差异(P<0.01),理科生与艺体生有显著差异(P<0.05),文科生与艺体生有显著差异(P<0.01),即艺体生的身体状况最好,其次是理科生,再次是文科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理科生与文科生有显著差异(P<0.01),文科生与艺体生有显著差异(P<0.05),艺体生和理科生的身体素质要好于文科生。

表3 不同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

续表

(二)90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见表4,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即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

表4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

2.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F检验,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在情感行为控制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在松弛和紧张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事后平均数多重比较检验发现,在情感行为控制方面,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有显著差异(P<0.05),大三与大四学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得分最高的是大一学生,其次是大四学生,得分最低的是大三学生;在松弛和紧张维度上,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即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与大四学生有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

表5 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

3.不同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对不同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F检验,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只有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有显著的专业差异(P<0.05),事后平均差异数检验表明,理科生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的得分要显著高于艺体专业的学生。

表6 不同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

续表

(三)90后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表7 大学生身体自尊和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见表7,大学生对生活满足和兴趣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对健康的担心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精力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抑郁或愉快心境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身体素质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情感行为控制与身体状况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身体自我价值感有显著正相关(P<0.05);松弛和紧张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身体吸引力有显著正相关(P<0.05)。

(四)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对其身体自尊所起的作用,我们将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作为因变量,以对生活满足和兴趣、健康担心、精力、抑郁或愉快心境、情感行为控制、松弛和紧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见表8。结果表明:精力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的正向预测力最高;健康担心、情感行为控制对运动技能有负向预测力;健康担心对身体状况有负向预测力;生活满足和兴趣对身体吸引有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情感行为控制对身体吸引有负向预测作用;健康担心、抑郁或愉快心境对身体素质有负向预测作用。

表8 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对身体自尊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一)90后大学生身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方面都要好于女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9]。究其原因,这可能是一方面男女大学生生理差异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男生要比女生更喜欢运动有关。

研究表明,理科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要高于文科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0]。这可能与理工科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有关,理工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锻炼身体的机会要远远多于文科学生,因此理工科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要高于文科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方面,艺体生最好,其次是理科生,最差的是文科生,由此可见培养文科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二)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要比男生有更多负面情感体验,其原因可能是与女生抗压能力较弱、更容易焦虑有关,因此关注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90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在情感行为控制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一年级学生情感控制行为能力最差,其次是四年级学生,情感行为控制能力最强的是大三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学习,会遇到诸多的不适应(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等),因而会导致情绪频繁波动,大四的学生由于面临就业、毕业等压力问题,因而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大三学生由于积累大学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能自如地应对大学的生活,因而心态最为平稳;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上,大三学生明显比大一和大四学生感觉心理更为紧张,其原因可能是大三学生面对的压力事件增多有关,比如大三学生开始面对考研、就业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因而心理上感觉到更多的焦虑和紧张,这也提示相关教育部门要注重对大三学生抗压方面的心理教育与训练。

本研究还发现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上有显著的专业差异,理科生感觉心理上最为放松,其次是文科生,感觉最不放松的是艺体生,这可能与理科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采用理性思考的方式和问题解决的应对模式,而艺体生比较感性,遇事容易情绪化,这也预示在今后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定要着重加强艺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对生活满足和兴趣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的精力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抑郁或愉快心境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身体素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情感行为控制与身体状况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身体自我价值感有显著正相关;松弛和紧张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身体吸引力有显著正相关。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其身体自尊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体验可能有助于提高身体自尊水平,而消极的心理体验会降低身体自尊水平。

(四)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对其身体自尊有预测作用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精力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五个因子的预测力最强,这说明精力越充沛,其身体自尊感越强。但是目前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发生率为68%[11],据此,本研究认为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不但能提高大学生总体幸福感,还能提高其身体自尊感。大学生负面的心理体验(如健康担心、情感行为控制、抑郁或愉快心境等)对大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产生负面影响,而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如生活满足和兴趣)对身体吸引力有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可看出,积极的心理体验有利于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消极的心理体验可能会降低身体自尊水平。

四、研究结论

(一)90后大学生身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没有年级差异

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方面要好于女生。

在专业差异方面,理科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要高于文科生;在运动技能方面,艺体生的运动技能要好于文科生,理科生的运动技能要好于文科生;在身体状况方面,艺体生的身体状况最好,其次是理科生,再次是文科生;在身体素质方面,艺体生和理科生的身体素质要好于文科生。

(二)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

在性别差异方面,女生要比男生感受到更多的紧张、烦恼和焦虑。

在年级差异方面,大三学生在情感控制行为方面最好,但在松弛和紧张方面要比其他三个年级紧张,大一学生最不紧张。

在专业差异方面,在松弛和紧张这个维度上,艺体生感觉心理上最紧张,其次是文科生,感觉最放松的是理工科学生。

(三)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

大学生对生活满足和兴趣、精力、抑郁或愉快心境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情感行为控制与身体状况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身体自我价值感有显著正相关;松弛和紧张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身体吸引力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四)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对其身体自尊有预测作用

大学生的精力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五个因子的预测力最强,大学生负面的心理体验(如健康担心、情感行为控制、抑郁或愉快心境等)对其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产生负面影响,而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如生活满足和兴趣)对身体吸引力有正向预测作用。

猜你喜欢

理科生艺体身体状况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服了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理科生的避暑方式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论医学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心理关怀研究
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无法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