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O任期、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费用粘性

2020-03-17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粘性集中度任期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引言

传统成本理论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认为固定成本在一定区间内保持不变,变动成本则与业务量呈等比例上升或下降的线性关系(Noreen,1991)[1]。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成本习性模型与现实中管理者成本管理的实践不相符合,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行为会使得成本随着业务量呈非对称性的变化(Cooper和Kaplan,1992[2];Noreen和Soderstorm,1997[3])。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2003)[4](以下简称ABJ)借用Hamermesh和Pfann(1996)[5]提出的价格粘性概念,将成本在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大于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这一现象称为费用粘性(cost stickiness)。在国内,孙铮和刘浩(2004)[6]、孔玉生等(2007)[7]、刘彦文等(2009)[8]学者最早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确实存在一定的费用粘性问题;刘武(2006)[9]基于不同行业费用粘性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存在较强的费用粘性,而房地产业费用粘性较弱;陈磊等(2012)[10]研究表明忽略盈余管理因素造成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普遍高估。

在 Banker 等(2011)[11]、江伟等(2011)[12]的综述中,他们从调整成本、公司帝国建造以及管理者乐观预期三个方面对费用粘性的成因进行了总结。而其中最主要的解释是关于代理理论下管理者建造公司帝国的结果。具体来说,由于管理者的个人效用例如薪酬、权力和地位会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在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存在的情况下,管理者存在较强的动机来增加企业规模或者过度投资,从而建造公司帝国(Calleja,2006[13];Chen,2012[14])。这导致当企业的销售量上升时,管理者更愿意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而当销售量下降时,他们却不愿意减少现有的资源,由此导致了企业的费用粘性。而为了缓解管理层自利的机会主义问题,学术界一般从两个角度考虑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问题,即对高管的激励和约束。从加强对高管的约束角度来说,股权集中度是影响股东对高管约束效果的重要因素,股权集中有利于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能够减缓股东“搭便车”问题,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徐晓东等,2003[15];徐莉萍等,2006[16])。

本文主要考察CEO任期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同时引入股权集中度这一调节变量后,CEO任期对于费用粘性的影响是否会有所不同。可能的研究贡献,其一我国学者对企业费用粘性的研究多限于证实上市公司存在成本费用粘性特征,发现宏观经济因素、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特征属性对成本费用粘性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高管与股东的代理问题,从CEO任期角度证实费用粘性的公司帝国建造观点;其二,引入股权集中度这一调节变量,强调公司治理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CEO任期与费用粘性

代理理论中指出,管理者与股东双方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之间存在既相互合作又充满利益冲突的关系。在代理问题中,高管的个人帝国建造动机是严重影响高管代理行为和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指高管倾向于扩大企业正常的规模或者维持产能较低的资源以获得地位、薪酬、名誉方面个人的效用最大化。这种个人动机会使高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顾未来经济趋势和企业收入状况,不考虑企业边界的约束、自身能力以及资源的约束,过分扩大企业规模,进行过度投资,导致企业出现过高的成本增速和水平,加重费用粘性程度。根据管理者的权力理论(Bebchuk 和 Fried,2003)[17],当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公司外部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高管在企业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方面的能力会随着任期的增长逐渐变大(卢锐等,2008[18];李培功等,2012[19]),这些权力往往会使高管在决策过程中的个人意愿增强。CEO任期越长,越会在时间的积累中不断巩固自身地位,形成权力联盟,并对董事会和其他内部监管机构形成较强的控制力(刘运国等,2007[20];江伟等,2015[21]);同时,管理者有更强的动机和能力去影响自身薪酬契约的签订,通过扩大公司规模来增强自身薪酬。因此,较长的任期会使高管的权力过大,高管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进行多元化投资的机会增加,他们通过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投资等举措获得更多的非货币性利益,却导致在收入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企业成本大幅上升(谢获宝,2014)[22]。低效率的资源配置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在面临经济风险时,企业收入水平下降,但是高昂的成本无法得到及时调整,费用粘性程度加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CEO任期越长,增加自身名誉、权利和薪酬等机会主义行为越多,建造公司帝国的动机和能力越强,越会增强企业的费用粘性。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1:高管的任期越长,企业的费用粘性越强。

(二)股权集中度、CEO任期与费用粘性

股权集中对抑制管理层自利的机会主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具有足够的动力监督企业的管理层(姚美琴等,2012)[23],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其通过行使其充分的话语权和投票权,必要时甚至撤换经理人,可以有效的约束和控制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一定程度上限制高管出于自身名誉地位等方面的考虑,在业务量下降时因降低成本费用动力不足而不能及时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问题。即使CEO任期长易形成权力联盟,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马永强等,2013[24];周兵等,2016[25]),此时,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高,有充足的动机和权力对高管进行监管,使用充分的话语权,具体到成本费用管理,有效抑制在业务量下降时因经理人降低成本费用动力不足或努力不够而不能及时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股权集中度对于CEO任期和费用粘性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越能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与执行施加影响力,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越能降低CEO任期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2:股权集中度越高,CEO任期对于费用粘性的影响越弱。

1.完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网络课程存在于网络空间,其时间性、地域性、专有性淡化,但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突显。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课程资源保护授权机制,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在法律层面上,在现有知识产权法框架下,必须以网络知识产权法为补充;其次在技术层面上,可采用版权保护技术,如水印技术、信息隐藏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从源头上控制非法访问、复制及传播[3]。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推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使投资者对未来做出不切实际的乐观预期,导致产能过剩,企业大量投资却无法取得预期回报,产生严重的费用粘性问题。选取同一行业展开费用粘性研究,公司之间成本利润模式的可比性更高,同时对于成本管理的研究选题而言,制造业更为合适,供应链管理也更为重要(江伟等,2017)[26]。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文选择2011~2015年间1935家沪深上市制造类企业(按CSRC行业分类标准)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了筛选:(1)剔除 *ST、ST 和 PT 公司;(2)剔除缺失公司治理变量的观测值;(3)有错误信息的观测值,比如总资产或者销售收入的数值小于等于零等;(4)当年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和大于销售收入的观测值。通过以上样本选取,得到共计5320个样本观测值,所有样本公司的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分位数缩尾调整(winsorize)处理,以消除异常值的影响。

(二)研究变量的定义

1.销售和管理费用(SGA)变动,用ln(SGAi,t/SGAi,t-1)表示费用从t-1期到t期的变化率。

2.销售收入(Rev)的变动,用ln(Revi,t/Revi,t-1)表示销售收入从t-1期到t期的变化率

3.CEO任期。截止本年度CEO的任职月数。

4.股权集中度。首先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代替股权集中度进行研究。其次借鉴车嘉丽等(2016)[27]的研究采用比例法度量和虚拟变量法,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中位数为标准进行分组。

表1 研究变量的定义

(三)模型设计

1.CEO任期与费用粘性

借鉴Anderson等(2003)、江伟等(2015)的研究成果,构建如下模型以检验CEO任期和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

(1)

模型(1)中包括CEO任期、资产密集度、雇员密集度、公司规模、董事会规模等变量。此时,我们所关注的指标是CEO任期Tenu与 ln(Revi,t/Revi,t-1)*De 的交乘项系数β3,如果β3小于零且显著,则证明假设1成立,即CEO任期与费用粘性正相关。

2.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对于假设2,采取分组回归的方式进行验证,即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中位数为标准分为高低比例两组,如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一组显著为负,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一组不显著,则说明高股权集中度能够显著抑制CEO任期对于费用粘性的负面影响,证明假设2成立。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企业年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均值为64百万元(中值为21百万元);年销售收入的均值为580百万元(中值为150百万元);样本企业销售和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百分比的均值为18%(中值为15%)。表3为CEO任期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高管平均任期约为45个月,第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约为35.83%;董事会的平均规模约为9人。

表2 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分布的描述性统计

表3 CEO任期等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

表4列出了对假设1和假设2的检验结果。第(1)列是全样本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β3的参数估计值为-0.0068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1,表明CEO任期越长,他们越有动机和能力通过扩大公司规模来建造公司帝国,从而增强了上市公司费用粘性。

对于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采用分组回归的方式加以验证,即对第(1)列的回归结果,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组,第(2)列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中位数(34.55%)的低比例组回归结果,此时CEO任期与费用粘性的相关系数为-0.0061,且在5%水平上显著;第(3)列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于中位数(34.55%)的高比例组,此时CEO任期与费用粘性的相关系数下降为-0.00577,不显著,从而可以看出高股权集中度显著降低了CEO任期对于费用粘性的影响。这说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改善了企业费用粘性现象,假设2得到证实。

表4 对假设1和假设2的检验结果

注: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 p<0.01,** p<0.05,* p<0.1

(三)稳健性检验

对于本文又做了以下稳定性检验,重要结论保持一致:(1)用营业成本代替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和,检验企业成本费用粘性;(2)引入高管是否临近离任(CEOhorizon)、SD、Gdp、AI、EI、高管其他个人特征和公司治理变量的单独项,以及销售收入(Rev)变化变量分别与上述变量之间的交乘项。

五、结论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结合管理者建造公司帝国的背景,考察了CEO任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任期越长。企业的费用粘性越强;股权集中度对这一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弱化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是当企业、投资者以及监管者评估管理者的成本管理决策时,需要区分由于调整成本导致的费用粘性和建造公司帝国导致的费用粘性,重视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二是重视公司治理,加强对高管的激励与约束,可从股权结构等方面考虑。

本文的研究不足体现在,一是研究深度不够,只是简单考察了CEO任期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两者的调节效应,没有考察股权构成的影响;二是本文从CEO任期角度对费用粘性公司帝国建造观点的检验是静态的,从而可能存在内生性或者因果倒置的问题,例如由费用粘性导致的公司规模扩大会使得高管更容易连任,从而反过来延长了CEO任期。

猜你喜欢

粘性集中度任期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带粘性的波动方程组解的逐点估计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英国央行行长将延长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欧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近36年昌都市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