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差异分析
——基于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

2020-03-17王黎萤高鲜鑫

科技与经济 2020年1期
关键词:省份经济带效率

王黎萤 杨 妍 高鲜鑫

(1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杭州 310023;2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科创水平正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作为技术转移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技术市场的建设及其运行效率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创新体系已逐步建立完善,技术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在促进科技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实现资源配置动态均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2017年国家颁布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提出要发挥市场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网络。近几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高速增长,2018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7万亿元,增长率达24%。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受空间限制的网上技术市场也越来越活跃,网上技术成交额与日俱增。技术交易逐渐呈现出交易无界性、线上线下协作性、平台服务集成性以及用户体验交互性等新特点。

不同区域技术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北京技术合同交易不论是数量还是增量都处于“领跑”地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水平较高,但与周边省市技术市场存在较高的技术势差,区域之间创新要素的流通不充分,协同带动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中国科技成果年度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数据显示,被调查的机构中只有9.5%的单位设置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由此可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科技资源分配等的差异,技术合同成交量与专利授权数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大量的专利被“束之高阁”等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亟须探究各地区技术市场的运行效率,分析各区域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提升我国技术市场的运行效率。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技术市场尚无统一的定义,关于技术市场的研究集中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中介机构等方面,李柏洲等从投入与产出模块对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进行界定,认为其最终体现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1]。关于技术转移的概念有多维度解释,从多数学者关于技术转移效率研究的测量指标分析,与技术市场运行效率的研究相似,技术转移属于技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技术转移效率的研究与技术市场效率的研究有较大的重合[2]。

对区域技术转移效率的研究:Mei Hsiu-Ching Ho等使用两阶段DEA模型,对美国技术转移效率进行研究[3]。王方等研究发现我国部分省区技术转移效率DEA非有效,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投入规模小、产出低下[4]。汪良兵等对技术转移体系的协同演化状态进行分析,认为协同演化水平较低的根源在于各子系统相对孤立、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5]。冯华等认为我国区域技术转移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大部分省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低水平[6]。王文静等从科技金融的视角使用DEA方法探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率,得出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的结论[7]。关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效率的研究:Thursby等使用DEA的方法测算技术转移中各阶段的效率,发现美国大学专利许可生产力在不断提高,这主要归功于教职工意愿的提高以及大学对外部R&D经费依存度的上升[8];Timothy R Anderson等使用DEA模型研究发现美国一流大学技术转移效果显著[9]。陈琨等发现我国高校与英、美有一定差距,但在日、西、意、澳、丹等国之上[10];吕荣杰等使用DEA方法对比研究31个省份高校与企业的技术转移效率的差异,两者技术转移效率均不容乐观,但与高校相比,企业作为技术转移最活跃的主体,技术转移效率较高[11]。钟卫等使用DEA方法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水平不高[12];何悦等通过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13]。熊曦等运用网络DEA模型对我国重要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解,测度结果表明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并提出了应对方法和对策[14]。有部分学者从技术市场重要的载体中介机构的视角,研究其技术市场的效率:杨德林等以在线技术转移平台为基础,对供需文本进行分析,通过文本匹配发现技术市场供需文本匹配度较低,存在低效率[15]。毕娟透过交易费用的视角对北京市技术市场运行的效率进行评价,发现技术市场的交易费用较高、效率有待提升[16]。李小丽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TTO,对其技术转移效率进行研究,得出效率总体偏低的结论[17]。David A Kirby等对埃及的技术转移进行案例研究,认为埃及没有全面、统一的政策或战略来促进来自大学研究的知识产权的转移和商业化[18]。

通过归纳研究发现,现有的研究偏向于技术转移效率的测量,且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技术转移和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关于区域和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测算多是使用DEA法以及SFE方法。目前关于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的研究较为单一,国内较少采用Malmquist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详细分析影响技术转移效率的综合因素。

本研究使用DEA方法,构建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评价体系,结合BCC与Malmquist模型,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我国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因数据缺失而剔除)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各地技术市场相关配套政策等资料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本研究在区域划分上与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有所区别,根据《全国技术市场报告》划分出长江经济带地区,以期分析长江经济带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状况。

2 实证分析

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经典指标,结合文献综述,本研究选取反映人力和财力投入的3个投入指标,以及反映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3个产出指标,具体见表1。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8年),由于研发投入转化为产品销售收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研究取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滞后期为1年。

2.1 数据描述性统计

使用Stata15.1软件对2007—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Person相关性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各个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2)。因此,利用该样本数据建立DEA效率测度模型是有效的。

2.2 基于DEA-BCC的静态分析

从分析结果来看,2007—2016年我国技术市场的综合效率均值呈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技术有效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北京、天津、吉林、浙江、湖南、广西、重庆、青海,30个省市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813,表明技术市场的运行效率整体还有提升空间。2007年技术市场运行有效的7个省份中有6个东部省份,2016年8个技术市场运行有效的省份,有3个位于东部地区,东西部技术市场运行有效的省份增加至5个,2个是长江经济带地区省份,还有中部地区的吉林以及西部地区青海;表明技术市场发展的地区差异在逐渐缩小,国内技术市场逐渐均衡发展,尤其是长江经济带新格局的形成,对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技术转移和创新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市场仍然比较落后。近十年来,我国技术市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全国技术市场投入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都在逐步提升,技术市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接近最优规模。从规模收益来看,达到最优规模的省份数量在逐渐增多;大多数的省份是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这表明在技术市场运行缺乏规模效率的省份应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和R&D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市场的建设,扩大技术转移机构的规模(见表3)。

表1 技术市场运行效率投入产出评价指标

表2 描述性分析

注:Obs表示样本量;Mean表示均值;SD表示标准差

表3 2007年、2011年、2016年技术市场运行效率

对2016年全国各省份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展开深入分析。2016年技术市场运行有效的8个省份中,东中西部的比例是3∶2∶3,包括中部地区的湖南和吉林,西部地区的重庆、青海和广西。重庆作为直辖市,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科技投入力度较大,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排名11位,较2015年增加77%;青海和广西在技术市场管理方面比较突出,当地政府重视技术市场的发展,在2016年分别出台和修订了《青海省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提高技术市场的管理效率,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密集出台多项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重视科研产出。

在技术市场运行无效的22个省份中,DEA综合效率达0.8以上有 9个省份,其中5个省份位于长江经济带地区,4个省份位于东部地区。长江经济带新格局的形成,使经济带各省份技术市场得到发展,除上海和贵州以外,其他省份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均在0.8以上。从各项指标来看,上海技术市场运行缺乏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与技术转移有关的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水平缺乏效率,由于土地资源瓶颈制约,上海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新技术在新产品上应用较少。而贵州的技术市场缺乏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规模的不足,453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位于贵州的机构只有2家。

在综合效率无效的省份中,达到纯技术有效的省份有福建、海南、安徽、内蒙古以及贵州,导致这几个省份技术市场运行无效的原因是技术市场的规模缺乏效率,这5个省份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数量分别为8家、1家、13家、4家和2家,合计不到2016年全国453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6%,反映出技术交易机构规模的不足。

2.3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动态分析

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2007—2016年技术市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得到技术市场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技术进步指数(TC)、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C)以及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见表4)。

表4 全国技术市场Malmquist指数及构成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07—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究其原因是技术进步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年份,表明2008年以后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全国经济严重下行,导致经费投入力度与政府支持力度都放缓增长,科技与经济产出也有所下降。考察期内,国内技术市场运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8.1%,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为2.3%,纯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4%,规模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9%,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5.7%,由此可见技术市场技术效率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引起的,说明技术市场的管理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创新资源的利用率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规模效率的增长速度同样较为缓慢,有待扩大技术市场的建设,增设技术交易机构。

东中西部以及长江经济带Malmquist指数的差异分析。四个区域的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3.4%,在四个区域中增长最为明显,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与东西部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增长速度都高于东部地区。引起中西部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大幅增长的因素是技术进步指数的提升,从表中可以看出技术效率没有明显增长,中西部的技术进步指数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表明近年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市场都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反观东部地区,纯技术效率没有发生变化,表明技术市场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并没有明显的提升。长江经济带与东部地区技术市场的整体增长趋势相同,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全要素生产指数的增长,但长江经济带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东部地区,说明长江经济带发展作为我国重大战略之一,其技术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凸显出来(见表5)。

表5 各区域的Malmquist指数及构成

3 结论与建议

从静态模型来看,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技术市场运行效率从2007年到2016年有所提升,区域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对东中西部技术市场发展差异的缩小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动态分析发现,我国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呈现上行趋势,但增长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技术市场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低下;东中西部技术市场差异仍然存在,但中西部综合技术效率高于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指数大幅增长,技术进步明显存在“追赶效应”。

针对上述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激发市场活力。高校等研究机构作为基础研究的主体,是技术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政府在进行资金支持时,应当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经费投入进行倾斜;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使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坚持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政府基金的有机结合,为技术市场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健全招才引才机制,根据相关规划等统一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专项;加大对技术经纪人的培养,提升技术经纪人的服务质量,建立对应的激励制度,对专业的技术评估以及技术咨询专家进行适当激励。

三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发挥以点带面效应。促进国内技术市场均衡发展,重点加强对河南、山西、宁夏、新疆等技术市场运行效率极低的省份的技术市场的建设;打造如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的区域技术市场,通过地理邻近效应,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加速资源流通和技术转化。

四是扩大技术市场的规模,打造高效交易平台。要培育专业化的依附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机构,实现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高效运作;加强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实现技术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智能交易,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五是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升技术市场的管理效率。技术市场发展至今,我国仍然没有与技术市场管理相配套的法律条例,亟须制定配套的政策体系。

猜你喜欢

省份经济带效率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跟踪导练(一)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