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探讨
2020-03-16杜英超余波戴韧毅
杜英超 余波 戴韧毅
摘要:在现代化大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关键手段。新教育技术由于其灵活性和信息多样性满足了当下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当下各个教育阶段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新教学技术,信息化对于高校教育而言,不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还提高了高校课堂的实效性,如何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高校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高校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引言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科技的迅速进步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现如今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同样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只有锐意革新、抓住机遇,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并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出信息工程的教育功能,把未知的挑战全部转化为机遇,给高校课堂开辟出一片新阵地,全面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
一、高校信息化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园网建设和使用问题。在当下的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院校更加注重网络硬件设备的建设,忽略教育教学应用设备建设,且轻视教师培训。其次是缺乏总体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及统一的要求和指导,缺少不同時期建立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的相互独立,其中部分数据尚不能实现通信交流,这为今后校园网的构建埋下隐患。
2.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构建问题。高校在完成电子教室的建设后,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管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存在一部分混乱和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从硬件维护到系统集成都需要严格的管理程序,整个过程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专业人员的专项管理。其次是在试运行阶段其功能范围尚不明确,广大师生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缺乏适应度。
3.教师自身素质限制。信息化设备比较考验教师的综合水平,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还做到课件内容和教材教案的完美融合,这对于部分思想陈旧的教师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限制,高校教师群体中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他们多年来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接触新媒体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他们习惯了自己多年的教学模式,要想在此基础上改变他们的思维需要较长的实践,这同样给高校信息化建设造成了阻碍。
4.远程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计算机远程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还处在一个较为浅显的层面,不仅缺少科学的监管制度,还缺乏合理性的规划和安排,当下的高校存在过于依赖计算机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对高校信息化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还会极大的扰乱正常的学习秩序。网络技术为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并且计算机远程教育和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并且起到一定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就能够过度的应用计算机远程教育,需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把握好尺度,处理好课程教育和远程教学的平衡关系。事实上,远程教育系统能够让学生时刻进行知识的获取,而弊在于远程教学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拉远,所以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尽可能降低远程教育带来的副作用,保证其合理使用。
二、高校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策略
1.保证校园网络系统安全。高校需要经常组织人员开展校园网络系统和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学术研讨会,保证校园网能够时刻正常运行,其次是尽快解决学校主页更新和数据备份等问题,并在不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戏曲经验。最后,保障网络安全,既要全面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当中的优势,又要注重管理,尽可能降低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发向cernet网的信息,则需要专业人员复杂,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保证远程教育系统的合理使用。高校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其次是注重网上教育的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支强有力的优秀教师队伍。最后通过web课件制作工具制作出适应于网上教育的课件,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落实。
3.多媒体教室的有效管理。高校要配置机遇因特网环境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该教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以此来帮助师生尽快掌握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并加大他们的适应度。在扩大招生的大形势之下,当下高校的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而为了实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尽可能早的解决该问题。
4.加强信息技术的师资团队建设。时代快速变化,使得高校的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从事教育工作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高校的教学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意味着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素质,只有教育“领路人”的知识储备丰富并能够熟练的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才正确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获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老师也是一名接受时代信息的接收者,他需要将错综复杂的信息接受之后,再加以自身的理解才能够传递给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加强信息技术师资团队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提升高校课堂的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完善监管制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建设,给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大更广的教育平台,然而同时也使得信息量剧增,巨大的信息冲击下,使得信息资源变得良莠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息管理的难度。所以,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大对信息的管理力度,增强网络监管。还有就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要把学校和社会全面结合起来,以此来让学生在搜寻到健康、有用的知识信息。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同样对高校教育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高等院校要想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和整体质量,就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注重校园网络监管和多媒体教室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教室和学生的媒介素质,只有培养出丰厚的媒介素养、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和完善网络信息的监管制度,才能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顺兵.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 (01):9-12.
[2]宋超,立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 (36):40-45.
[3]吴汉东,于洋,郭雪松,王丽杰,查恩辉,张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以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6,30 (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