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辑的“视听通感”研究
2020-03-16吴静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是音乐专辑的平面化呈现,通过研究其存在的背景、受众、类型,归纳出音乐专辑中视听通感结合的原则,找到音乐专辑中融入视听通感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元化呈现;视听通感
通感不仅存在于人类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许多通感的应用。例如,“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这样的诗句描写了看到樱桃颜色红艳而联想到它的香味,是视觉通过嗅觉的转移;辣味食品包装上辣椒的图片刺激味蕾产生唾液,是视觉通过味觉的转移。音乐专辑中也存在着通感,并通过视听双感相结合的方式使这种平面化作品变得丰富多彩。
一、视听通感的界定
视听通感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听觉器官受到声音刺激时,在人脑海中浮现带有声源感觉的视觉影像,这是听觉激发视觉产生的方式;当这些影像以视觉表达的方式出现时又可以唤起听众对于声源感觉的想象,这就是视觉对听觉的联想作用。
二、音乐专辑的背景及受众人群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流通也有了许多途径。以前必须购买光碟放到随身听或DVD里才能欣赏音乐,发展到现代可以通过数码设备直接聆听,省去了购买实体化专辑这一相对麻烦的过程。因此,实体化音乐专辑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网络音乐相比实体化音乐专辑存在着播放方式繁琐、传播速度慢、没有实用性三个较严重的弊端。在无法完全避免这些弊端的情况下,找到音乐专辑存在的意义,并丰富它的价值才能走出困境。
通过网络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出音乐专辑的受众人群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受众人群是演唱者的忠实粉丝,这类受众人群购买的原因偏向于偶像的号召力。当歌手出版实体专辑之后,这类人群就会积极购买。由于爱屋及乌,消费者潜意识认为自己与偶像更近了一步。第二种受众人群是音乐的爱好者,这类受众人群购买的原因偏向于对某类音乐风格的热衷。他们用实体专辑作为对音乐的回忆,也更注重专辑的设计感和专辑的收藏价值。
三、音乐专辑的结构分析
音乐专辑可以向多元化呈现发展,使欣赏、收藏、实用集于一体,才能保持并提高实体专辑的流通和地位。
从音乐专辑的结构来看,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封面装帧,包括专辑的外部包装和整体视觉效果,是呈现给听众的第一视觉印象;第二是音乐光碟,每个专辑中都会有固定放置光碟的区域,且这一部分在音乐专辑中占主体地位;第三是歌词内容,它存在的作用是辅助音乐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旋律中的含义,往往以小册子或宣传页的形式包含在音乐专辑之中。
除了这三种基本的结构,为了使音乐专辑的商业价值达到最大化,近年来的实体专辑也开始秉承着多元化发展的理念,不断增添设计感的同时还把各式各类的衍生品和周边产品加入其中。比如徽章、马克杯或钥匙扣等,有着实用性的周边产品,或是与专辑风格相统一的文化衍生品,比如字帖、书签或者折扇等,都是丰富实体化音乐专辑结构的新形式。
四、音乐专辑的类型分析
音乐专辑不仅仅是推广音乐的一种手段,售卖专辑也是歌手或背后团队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音乐专辑这种形式本身具有商业性。常见的音乐专辑类型有流行、摇滚、爵士、民歌等,也正因为它能带来经济效益,无论哪种音乐类型都会发行实体化音乐专辑。本课题以华语音乐为研究范围,把近年来国内听众最常听的音乐大致分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大致分类的音乐类型衍生出的音乐专辑可分为流行音乐专辑和古风音乐专辑。
第一种类型是流行音乐专辑,是一种包容性强、涵盖多种音乐风格的专辑。它的特点是音乐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听众年龄层广泛,主要以偶像号召力发行专辑;第二种类型是古风音乐专辑,是近年来根据古韵和中国风音乐衍生出的新型音乐风格。它的特点是听众群体年轻化,音乐内容多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吸引对民歌韵律或古典文化感兴趣的听众。
五、音乐专辑中视听通感的呈现方式及实例分析
音乐专辑中的视听通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根据音乐专辑的分类,不同的音乐类型有着不同的视觉呈现方式。从色彩、图案、排版、质感观察视听双感结合的表现,并总结出符合其特点的原则。
流行音乐专辑从色彩进行分析,一般采用大众都能接受的鲜艳颜色;从专辑的图案进行分析,流行音乐专辑里的图案内容多为偶像写真,以明星的号召力为流行音乐专辑增添热度;从专辑的排版进行分析,专辑中的排版、质感都会根据音乐风格,进行相应的设计。
古风音乐专辑从色彩进行分析,一般采用饱和度低的偏灰色系,淡淡的颜色使专辑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从专辑的图案进行分析,古风音乐的内容以古代文化为主,内容图案多用写意的水墨画或情景画,用插画的形式传递音乐故事;从专辑的排版进行分析,根据音乐内容所表达的图案进行合理排版;从专辑的质感进行分析,通常会采用粗糙质感、纹理丰富的纸材,从触觉方面增添感觉,让整个专辑的历史感和厚重感油然而生。
以古风专辑《玄中色》为例,歌曲选题来自于山海经、佛经及民间故事传说,将其中的神鬼故事改编成歌曲。从专辑装帧到内部的颜色,都采用墨绿色为主色调,把神秘的专辑形象呈现给听众;专辑中图案的部分采用手绘插画的形式,把这些神话故事變成生动的漫画更利于听众的理解。同时,这本专辑在结构上也做到了多元化呈现,除了基本的光碟还有写真集、歌词册、汉字帖,把欣赏、收藏、功能融于一体。
六、音乐专辑中视听通感的现实意义
音乐的存在形式是虚拟的,依靠于人的听觉。当把听觉这种形式弱化,音乐会因为没有实体而被人慢慢忘却。现在的音乐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传播,通过对电子屏幕的视觉印象来保存对音源的印象。但是,电子科技也存在着弊端,以这种工具作为呈现音乐的方式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它无法给听众带来长时间的欣赏、收藏等功能。因此,实体化音乐专辑既可以将音乐这种虚拟艺术呈现于平面化作品中,还可以通过对实体化专辑的设计用视觉再次联想听众的脑海中音源印象。
通过本课题研究,表明了实体化专辑使音乐有了现实的躯体,让听众通过视觉更好的感受歌曲。同时,平面设计融入音乐让单调的二维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诠释了视听通感在音乐专辑中互相作用带来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J].中国编辑,2003 (01):6-7+9-11+14-15+97-100.
[2]邓凯.从概念书到中国未来书籍[J].装饰,2006 (02):104.
作者简介:吴静(1994-)女,汉族,广西南宁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