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汉字结体训练的软件设计

2020-03-16王望峰

工业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字体设计结体

摘要:在字体设计的课程教学中,传统汉字字型的手绘临写训练处于一种低效又不能放弃的尴尬境地。本质上这个模块的教学重心在于训练对字体元素空间关系的处理把握,实际它完全可以使用电脑工具作为训练手段。为此而设计开发的“结字”软件,以软件训练方式取代了以往的手绘临写,使传统字型的结体训练在方式、内容、效果方面都有了较大地改观,以高效的方式帮助训练者同样地实现了对字型的“字感”认知。

关键词:字体设计;结体;训练软件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2-0039-02

1汉字字型训练中的存在问题

在字体设计的课程教学中,汉字字体的训练一般以标准定型的宋体、黑体字型作为规范进行手工临摹绘写,通过对字型的规律分析和实践,完成从笔画形态到间架结构的形式感把握。从源头上来讲,这套来自于经验总结并已成为固定训练模式的教学模式,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美术字的课程教学。可以说,此一训练方法的形成是顺应当时那个手工书写设计的时代背景的。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脑工具在实践和教学中的介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大量需要人工设计和书写艺术字体的工作开始被电脑及输出设备所替代,不断增长的字库也为艺术字体的书写提供了无限多的选择。这种变化一方面促使字体设计的教研加大了对相关理论的深度挖掘及实践运用的探索;另一方面也让对传统字型的教学训练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作为不可放弃的基础训练模块,其实践应用已被电脑字库所替代,手绘临写的训练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效率的低下,它的课时占用又与该课程的其他模块形成了资源上的冲突矛盾。于是,这种尴尬的情形持续多年基本无甚变化。

2基于汉字结体训练的软件设计思路

面对这种窘境,同时对教学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和总结,提出了一个应对的思路:传统字型训练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点画元素”与“间架结构”两个层面,点画元素之间的组合搭配,形成了间架结构,古人也称之为“结体”。本质上结体过程就是完成对汉字结构形式感的一种理性把握,这种在训练过程中获得的理性的经验感觉可以称之为“字感”。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嘗试利用软件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以电脑软件操作取代手绘临写,从而完成对字型结体的训练;在获得对“字感”把握的同时,解决传统训练中耗时、量少、低效等弊端。

进一步分析来看,学生对“点画元素”的这个形态层面上手绘临写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死知识”,如,宋体其笔画形态变化较少,特征非常稳定,黑体的笔画特征则更是粗细等同,变化趋于单一。可以说,对宋体黑体的笔画形态特征只需要很少地训练即可把握。而在“间架结构”的层面上则充满着不确定性,比较难以把握。间架结构由笔画元素间的空间关系所组成,这种关系可以归纳为简单的三类:相交、相离、相接。文字笔画元素的形态、粗细、长短、角度通过这三种关系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变化,再加上笔画与空间形成的虚实关系等因素,一个完整的汉字中便产生了复杂的间架结构关系。

由此可以说,结体的训练实际上就是对笔画元素空间位置关系的处理,而空间位置的处理正是电脑的特长,因此,可以尝试借助于特定的电脑软件由训练者来完成此过程,这样结体的手绘临写训练就可以用软件来替代了。至此,结体训练的问题便转向于电脑软件的选择。从通用性来说,如果利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专业图像图形软件来完成结体训练未尝不可,但这绕不开对每一个点画元素的绘制,绘制的过程仍然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也缺乏训练的针对性和带来同样的低效率。因此,利用多媒体开发系统设计编写了专门用于传统字型结体训练的软件――“结字”。

3“结字”软件使用功能介绍

“结字”软件拥有一个特别制作的小型训练字库(如图1),库中包括了常见的宋体、黑体文字以及它们的不同粗细型和不同外框型;这些经过遴选的汉字,它们的间架结构都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如独体合体、上下左右等各种结构,又有着不同疏密的难易度。软件字库还特别择取了一些古民族文字、民俗合体字甚至徐冰先生的“天书”文字;这些另类文字给训练者带来的结体过程是很有价值的,它可以排除对文字间架结构先入为主的成见。此外,训练库中还收纳了若干种楷书文字,另供书法艺术的结体训练专用。

学生在进入“结字”软件系统后,根据一定的顺序和难度,点击选择所要训练的文字,系统会在工作区调出该字所有已经制作好的笔画元素――但它们都已被随机打散;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修改笔画元素的位置,重新还原或者说构造出那个完整规范的文字来(如图2、图3)。

在初级的训练中,原始笔画的大小、角度都保持不变,学生只需完成结体就可直接进行自动评分,由系统根据位置值来综合计算出训练成绩。而在中高级的训练中,笔画的大小、角度、位置都需训练者进行调整,这个级别中,过多的变量操作以及所产生的风格差异使其不再适宜自动评分;因此,完成的文字经输出保存为图像由教师进行人工评阅。该软件的训练还设定了类似于游戏关卡的若干等级,通过关卡来逐渐增加学生学习的复杂度,使这种训练有步骤地、科学地进行。

4基于汉字结体训练的软件应用优势

在投入的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中,这套训练软件发挥出了它的优势长处。传统字型模块在训练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效率方面都有了较大地改观。

由于脱离了笔墨工具,学生们可以在机房或自己电脑中做到随时训练,非常方便快捷;以往手绘临写中对结体的调整只能在草稿阶段进行,成品作业的修改往往造成质量下降,而现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任意及时地反复调整。过去限于内容和课时量,课程只能选用传统的宋、黑体;现在软件把宋、黑体的不同粗细型和不同外框型也加入了进来,笔画粗细和高矮长宽一变,原先稳定的结体也必然跟着变化,这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结体规律的理解;古民族文字、民俗合体字这些内容对结体训练来说则完全是耳目一新的,在没有电脑的情况做这样的结体训练,几乎不可想象也没有意义。为了合理分配字体设计中其他模块的课时资源,以前安排训练传统字型模块所需大约为8~12个课时,这个课时长度中只能做到20~40个汉字的训练量;在引入软件化训练后,同样的课时现在可以做到120~240个,甚至更多汉字的训练量,训练效率得到了数倍的提高。软件化训练解决了方式传统、内容单一、量少低效等问题,这一点显然是令人满意的。

關于训练软件的实际效果,我们也同样做了对比:在软件训练的前后各布置了一些手工临写作业,通过这些前后作业的对比,发现学生们对传统字体的结体把握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字体设计与书法艺术在技巧性、技艺性的追求上有一定的区别,书法创作中会常常提及“心手相应、挥洒自如”,而字体设计已经彻底无视对工具的追求运用,本质上就是脱离了创作中的技巧性;因为工具与人的心灵终究是分离的,某种工具可以创造经验,但并不是经验的唯一来源,对结体的手绘临写与电脑训练是殊途同归的,同样能够达到训练效果的提升。

虽然“结字”软件系统体现出了如上的优点,但是有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地改进优化,例如,加入一些对字型结体进行纠错训练的习题库、加入对间架结构的提示强调功能等,期待经过这样的调整,在下个学年度的应用里能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5结语

传统字体字型的结体训练是字体设计的起步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字体的理性认知。这种抽象经验的获得必须从具体汉字的处理中来,而具体汉字包含着笔画大小、长短、角度、位置关系以及笔画外的虚白空间等各种因素都是种种动态的变量,所采用的训练手段无论是手绘临写还是软件训练,皆是对这些动态变量的反复修正调整。相较于手绘临写,软件训练无疑有着无可比拟的便捷优势,它帮助学生以更高效的方式同样地实现了对汉字的认知,从这点来说,课题对教学方法和工具的改革探索应该是有益和成功的。

本文系泰州学院教改课题《传统字体字感训练平台的开发及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JGB37)。

参考文献

[1]袁涛.间隙空间对字体设计的影响――谈汉字结体与美术字设计等[J].设计艺术,2001(03):15-17.

[2]向开忠.试论美术字的训练要素[J].怀化师专学报,2001(03):79-80.

[3]王望峰.楷书结体训练的软件化尝试[J].书法教育,2019(05):87-89.

[4]余秉楠.字体设计基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5]王静艳,朱史霞.汉字字体设计的重心概念辨析[J].包装工程,2018,39(24):39-42.

[6]谢晋业.汉字基本印刷字体的设计方法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37-40.

[7]刘硕.中文字体设计中临摹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3(19):92-93.

猜你喜欢

字体设计结体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浅谈《张玄墓志》艺术背景分析
用笔之“易”与“不易”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研究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字库在设计中的局限性——以食品包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