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译古今
2020-03-16罗志云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文体写作形式,同时也是中华古代文学学术的瑰宝,它由先秦时期的口语发展而来,受此影响,文言文的行文简练,语法抽象,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之一,为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可运用“文言文对译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本文立足初中语文课堂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文言文课文;文本对译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分类,最早起源于先秦,是由先秦时期的口语演变而来,并延续了数千年,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逐渐被白话文所取代。与现代白话文相比,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言文分离,即不依照口语的表达形式,只应用于书面语;同时,文言文是承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几千年来在语言形式和语法表现方面始终采用了大致相类的格调,而受此影响,文言文的行文简练,语言抽象,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之一。七至九年级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大约选录了26篇文言文课文,这些课文的时代跨度大,同时内容多样,几乎涵盖了歌、咏、赋、散文、小说等所有文体,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制造了较大的障碍。为此,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对译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解读文言文课文,以培养他们的古文素养。
一、 拼音对译,打好文言文课文的学习基础
拼音对译是指从拼音的角度来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差异,尤其是课文中的一些生字难字,或易于写错音的字。拼音对译适用于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前期阶段,包括七年级教材和八年级上册教材,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往往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古文素养和学习经验都较为浅薄。因此,通过拼音对译,可让他们打下良好的文言文学习基础,矫正学习文言文课文时易于出现的一些低级错误,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具体来说,拼音对译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首先自己理解生字难字的发音,其次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通过两者的对比,使学生能够自主纠错,流畅地阅读课文。以《黔之驴》一课为例。
在课堂开篇,首先让学生们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读出生字难字,其次梳理它们的正确发音。如有的学生将“慭”读作“su”,而“yi”才是正确发音,四声;其它如“狎”的发音不是“ya”,而是读作“xia”,二声;“”读作“han”,三声;“噫”作为语气字,用发音表示感叹,读作“yi”,一声。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阅读全文。
如此,通过简单的拼音对译,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课文时对生字难字的警惕性,加大了他们自主纠错的意识,久而久之,则使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
二、 词语对译,透析文言文课文的词语原义
词语对译,是指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生字难字正确读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文言文课文的透析力度,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转化为其他同类词语的一种学习方法。文言文中有着大量的虚词、副词、助词,以及抽象的词汇,要区分它们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关联,及其在文本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是初中生进行词语对译的难点。词语对译法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初中生学习和应用,其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用字用词的认识,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和语法特性。
以《小石潭记》一课为例。导入新课后,笔者首先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正确读音,其次梳理其中的重点词语。
如“篁竹”,其意为“成片的竹林”,在课文中,该词明确了作者所处的方位。而学生要想用其他词语替换它,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以及古文素养。为此,笔者给出了几个同类词语供学生们选择:竹篁、松篁、丛篁、篁笋、林篁。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在“篁竹”一词中,“篁”为主,“竹”为次,因此“篁”字必须要在“竹”字之前,才能体现它的文本价值。因此,上述几个词语中,唯有“篁笋”稍可替换,但“篁笋”一词又不能说明作者面对的是“成片的竹林”,所以,“篁竹”在这篇课文中无可替代。在这样的情境下,笔者运用相同的方法,又分别引导学生对“如鸣佩环”“蒙络摇缀”“翕忽”“犬牙差互”“悄怆幽邃”等词进行了词语对译,从而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文言文词语透析能力。
如此,通过词语对译,有效提高了初中生对文言文词语价值的认识,引导他们透析了文言文用字用词的规律,提升了他们的古文素养。
三、 文本对译,掌握文言文课文的组织结构
文本对译,是引导初中生在掌握文言文词语功能的基础上,加大学习力度,立足文言文课文的文本结构展开系统分析,运用“解析文本、替换文本”的学习方式,来解读文言文文本特性的学习方法。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多种类型的文言文文体,如六朝骈文、八股文等等。这些文体在追求排比、对仗的基础上,力求加大文本之间的韵律之美,呈示文本的层次感,突出文本的艺术性。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对译,来掌握文言文排比、对仗的文本规律,通过培养他们的替换文本能力,感知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差异,为解译文言文全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如《治水必躬亲》一课。在课堂开始阶段,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引导他们针对课文文本展开合作探究。
问题1:课文开篇的“治水之法”在全文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问题2:课文中“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与“不可妄意轻信人言”,“地有高低”与“流有缓急”,“非相度不得其情”与“非咨询不穷其致”呈现出了怎样的文本关系?
问题3:可否用现代语言替换其中任何一组的文本,而仍保留文本的原意?
学生合作探究:
其一,“治水之法”统筹全文,表明了作者撰写课文的目的。
其二,三组文本都属于排比句,分别用“不可执一”对仗“不可妄言”,“高低”对仗“缓急”,“不得其情”对仗“不穷其致”表现出来。
其三,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文本不可替换,除非将每一组中的排比句同时更换,如“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替换为“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缓有急”。
如此,通过文本对译法,让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组织结构,感知了文言文课文的对仗之美,同时也通过替换文本,提高了他们对文言文课文的理性认识。
四、 全文对译,提高文言文课文的解析能力
全文对译,是指引导初中生对文言文课文进行整体释译的学习方法。实现全文对译的前提,是初中生已掌握了文言文生字难字的正确发音、词语的具体含义,以及文本的基本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全文对译则水到渠成。
如《口技》一课。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释义,如“善”“施”“少顷”“寂然”“呓语”“俄而”等等;其次解析课文的文本特点,如“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让学生了解课文中运用的排比方法;最后进行全文对译,让学生将文言文译为白话文。
严格来说,初中生的译文能力尚弱,因此,在教学文言文课文时,教师必须要由浅至深,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开始,循环渐进,由音及字、由字及词、由词及文,最后由文本转向全文释义,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五、 结语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作为母语教学的重点课程,初中语文承担着课程教学、语言教学、作文教学等重要使命。因此,一线教师必须要把握住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进而立足语文课程的特性,将两者相结合,制定科學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国民.文言文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重[J].新课程,2013(9):22.
[2]颜芳学.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8):124-125.
[3]赵冬芳.对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3(16):49.
作者简介:罗志云,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