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0-03-16安慧霞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教育活动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想实现新型人才的创新创造意识的发展和应用,必须基于教育活动在教育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例,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在作文教学阶段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完成对初中作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方式探索,旨在能够为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式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要求在基础教育活动中展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认知不清,无法展开有效的作文指导活动,而学生由于缺少语文核心素养,无法掌握语文作文写作的趣味性,由此导致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质量不高,更不用说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展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展开对当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创新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一、 保持良好的语文作文教学兴趣,为创新意识提供动力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教学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情况,由此带来学生的作文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不强的问题。对此要求能够采取的措施确保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对语文作文充分兴趣,拥有探索创新的动力。当前保持良好的语文作文教学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活动中必须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僵化的作文理论教学+学生模仿写作的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學生感兴趣的作文主题,采取生活化的写作素材展开作文写作教学活动。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于作文课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够,一说到作文写作,学生都是想要利用高分作文的套路来进行模仿创作,而不是真正地通过作文写作来表达情感,展开论述。而若是能够在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生活化的写作素材来导入课堂内容,则能够大大拉近学生和写作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展开创造创新活动。如在展开半命题作文“我想和你说——××”中,教师利用一封家书等方式,激发学生内容倾诉的想法,之后学生的开始同家长说、同历史名人说、同未来的自己说。第二是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能够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作文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展开创新发展的最佳动力所在。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具有创造性的作文内容。如在展开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初中生群体中较为流行的综艺节目“奇葩说”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对议论文具有一个较为广泛的理论认知,由此导入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理论教学。由于奇葩说节目是初中生都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教师将节目中的内容引申展开议论文的教学,如以奇葩说某一期的主题为例,要求学生选定自己的论点和立场,通过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来佐证自己的论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收集材料,整理论点,最终形成议论文。
二、 保持师生的语文作文质疑思维,为创新意识提供支持
问题是创新之母,只有产生问题才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发展。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活动中要想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能够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第一是保持教师的问题意识要求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强烈的影响。教师要能够展开自我学习和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由此才能够应对学生的各种作文问题。假如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则当学生提出语文作文问题的时候,教师无法举一反三地应答学生,鼓励学生也形成创造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展开议论文的举例论证教学实践为例,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不要用一些常见的例子来丰富自己的论点,教师通过举例子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教学中的创新的例子的说服论证的效果远远高于常见的案例。可以说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支持学生、支持自己的问题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保持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意识的产生在于学生能够同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产生互动。即教师说在记叙文描写中利用细节描写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拥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可以下意识地产生疑问“为什么?”,然后通过询问教师或是自我探索的方式,来证明细节描写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当前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与自己的互动。如在课前设计微课视频,利用问题导入课堂作文教学内容,由此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展开作文学习活动。
三、 保持积极平等的语文教学氛围,为创新意识提供沃土
不论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的兴趣还是展开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构建,都是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动力支持。而要想达到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根本还是要能够营造积极平等宽容的课堂氛围。第一是要求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创造具有趣味性的作文课堂。若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有可能无法激发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创新意识的发展。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则能够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教学营造一个新颖的学习环境,学生会一直跟着课堂教学目标走,在潜移默化中展开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展开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学校的花园中,通过语言和行为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说明文的写作的方式,在课堂写作练习时,让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作用,将自己眼中的“学校花园”描述出来。针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所看到的东西的顺序是不同的,这些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学生们所创造出来的作文也是不同的。第二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氛围,如果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不合就教训学生,则势必会打击学生思考探索的积极性。而若是能够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平等积极的课堂环境,则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在教师的谆谆教诲以及轻言细语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和应用。如有著名的一字之师的故事,正是通过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鼓励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大胆地质疑并且能够小心认真地创新探索求证。
四、 保持语文作文生活化色彩,为创新意识提供来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意识与想象能力高度丰富的时期,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给学生较多的限制,但同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在语文作文创作中能够具有现实感,在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与想象力,教师应尽可能保持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色彩,积极应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在作文创作中发挥个人想象能力,以生活化的思考贴合语文作文创作的需求。这其实与学生写“日记”是一样的道理,翻看小学阶段的日记与初中阶段的日记,能够发现初中阶段的日记在叙述能力、记事完整性、词句丰富度上都更高,所以将这种生活化的语文思维应用于语文作文写作中也成为了写作的一种主要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使用生活中的语文引导学生,在学生作文创作中构建具有生活化属性的内容。这很好地避免了学生随意发挥想象力,在作文写作中天馬行空、题意不符的情况出现。能够在给予学生创作空间的同时形成对语文写作合理性的有效保障。语文作文生活化色彩的增加可以从学生日常的积累中入手,以生活中的小事、生活中的经验、生活中的情感态度等,由浅入深地探讨生活化与语文作文的关系,教师在不断借助生活中的语文进行作文教学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生活化思维。
五、 保持日常积累与表达,为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程度常常影响其在写作中的词汇应用与表达概述。相比于课堂上的知识吸收,学生日常的积累与主动表达更能够形成对于自身创新创作意识的深入提高。这就好比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给出的优美的词句有很深刻的体会,但真正应用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却难以形成知识的表达,仅通过替换某些词语的方式表达所思所感,却往往词不达意。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日常的积累,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通过每日阅读积累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丰富度,同时,应基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交由学生形成主体性表达,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对自身积累与创作的内容进行阐述与表达,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从而为学生作文创作提供更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初中阶段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学生层面上的知识积累与表达,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学习情况形成全面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与思路,从而更加高质量地完成作文创作。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教育的集大成者,通过语文写作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表达能力,有助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展开初中语文作文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能够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入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动力;其次是要求在作文教学中保持质疑的思维,不论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还是学生在写作探索中,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最后是要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必须在一个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下展开,如此才能让作文创新意识拥有发展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张灵芝.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6.
[2]钟志杰.刍议层递式教学法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相关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3):36-38.
[3]王鹏.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微探[J].中国培训,2015(18):154.
作者简介:安慧霞,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