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以一堂“烽火桂林文化抗战”的历史课教学为例
2020-03-16
(桂林中学,广西 桂林 541001)
2019年11月20日,广西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改革课例成果展示活动在桂林市第一中学成功举办,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活动,执教“烽火桂林文化抗战”一课。以“乡土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为理念,整合地方课程资源,对桂林文化抗战进行深入的挖掘,对这节课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构思,结合桂林本地的抗战历史文化遗存,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这次“烽火桂林文化抗战”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与总结,特梳理形成文字,以求教同仁。
一、学科理论分析
(一)关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分析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地方史与历史课程资源相互结合。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加深对所在地方的历史了解,同时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与所在地区的各类历史资源整合。“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史料非常丰富,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听多了难免有思想上的疲倦。运用地方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桂林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资源,被誉为抗战文化城,以文化抗战著称,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桂林有各种文化团体57个,话剧团队76个,戏曲团队14个,歌咏团队58个,另有10多家剧院和电影院。……聚集到桂林的文化人数以千计,闻名全国的就有200人左右……抗战时期桂林先后有各类书店、出版社180余家,印刷厂109家,出版200多种刊物,报纸10余种,图书2000多种。平均每天出版新书期刊20种以上,刊物的普遍销售量为近1万份,销路最大的刊物达到2万份”①。在桂林的人们充分发挥了桂林文艺界抗战的力量,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团结了进步的力量,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桂林由此成为文化抗战的最前线。桂林文化抗战是基于国家课程内容抗日战争主干知识延伸整合的地方课程资源。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桂林文化抗战发挥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地方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各地充分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有效地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地域性的、有较高教育价值的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和方法作用于学生身上,让这些生于乡土气息之上的历史课程资源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灵。
(二)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家国情怀有详细的解释:“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由此可见,家国情怀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一种态度的表达,是一种价值取向,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而如何更好地使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落地,地方课程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个人使命和国家责任的中间桥梁。利用好地方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从个人到家乡再到国家的情感升华,形成家国同构意识,明确个人在其中的使命担当。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看,通过了解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抗战相关内容,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家乡发生的历史,尤其是结合本校师生在抗战中的积极表现,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的母校、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学长,在抗战中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从而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桂林文化抗战对中国抗战发挥的作用,感悟中国文化工作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分析
“烽火桂林文化抗战”一课的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子目,分别是“烽火年代齐聚桂林”“同仇敌忾 共纾国难”“文化抗战彰显力量”,三个子目分别探究桂林文化抗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呈现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既要凸显地方课程资源特色,又要与国家课程相联系,扎根于国家课程标准抗日战争知识体系,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依托国家课程标准,收集大量的地方史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整合,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桂林文化抗战的特点和影响,而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化对抗战的影响。高一必修课已经设置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内容,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史实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对桂林文化抗战的内容知之甚少,只了解一些零散的桂林文化抗战历史遗存,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课为学生设计的导学案中增补了桂林文化抗战的基本史实,帮助学生做好本课的课前预习。也希望通过对桂林文化抗战的学习,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感知和认同,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培养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时空回溯,感知家国情怀
首先以抗战时期汉民中学迁到桂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桂林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桂林一中)为线索,给学生做一道竞猜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线索,猜猜这是哪所学校。因为这次上课地点在桂林一中,而桂林一中的前身汉民中学恰是抗战时期从江苏南京迁到桂林的,也是桂林文化抗战中教育方面的表现。以这样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抗战期间像汉民中学这样迁到桂林的学校、文化团体甚至是文化界名人很多,一时间,桂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形成了桂林文化抗战的局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抗战留下的历史遗存很多,设问学生还知道的历史遗存,以此了解学生对桂林文化抗战了解的情况,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如太平路4号的《救亡日报》社址、解放西路的广西省立艺术馆、三多路的内涵、陶行知在中山中学创建的生活教育社及提倡的岩洞教育,还有一些抗战时期旅桂的著名人士等,这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平时要用心去观察身边的历史。挖掘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抗战的乡土资源,运用学生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历史细节回溯中,感悟历史人物情怀。
历史是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客观存在,学生认识历史需要切身体会当时历史的真实境况。教师设疑:为什么抗战时期桂林能形成文化抗战的局面?通过展示日军侵华示意图,让学生结合示意图列举出日军侵华的主要大事件,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日军由北向南侵犯,不断挑起事端,侵占我国大部分领土,直至1938年10月,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为什么是桂林,从地理位置上还有什么优势?引导学生读图,解读桂林在当时地理交通上的优势:一则桂林还没有沦陷,二则可北上湖南湖北,西进昆明,甚至南下南洋,可进可退,在地理上有很大回旋的余地。让学生从日军侵华示意图中去分析齐聚桂林的原因,得出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认识桂林文化抗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理解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除了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桂林地理位置的因素外,桂林能形成文化抗战的局面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展示相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大因素:桂林政治环境的宽松、中共统一战线的感召、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桂林形成文化抗战的局面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解读史料归纳的能力,也让学生对桂林地方抗战历史的相关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史料探究,深刻体会家国情怀
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桂林文化抗战的独特现象,桂林的文化抗战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这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采取的突破方式主要是观看视频《国宝档案——文化抗战在桂林》,然后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观看视频前,先明确观看的学习任务,探究桂林文化抗战的特点,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观看。视频结束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活动开始前,做好小组分工合作的安排,明确探究的任务、探究的时间、小组人数、记录人、发言人等。之后抽取两个小组,利用多媒体对小组探究学习的成果进行投影展示,形成对比教学。再让其他的小组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评价,达到生生互动教学的目的,也可以了解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素养的大致情况。学生展示成果中,得出桂林文化抗战的几个特点:名人多、群众多、以抗战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戏剧尤其受欢迎、条件艰苦等。学生能讨论得出一些特点,但学生回答的方向比较零散,还不太清楚历史学科的分析特点,结论相对也没有那么规范。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史论结合,从探究结果上看,我们可以归纳为:名人多群众多,参与广泛;以抗战为主要内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戏剧突出;成果颇丰,影响深远。针对有学生把条件艰苦当作特点,教师提示这是桂林文化抗战的社会环境,而不是它的特点。同时要注意归纳分析特点的角度,分析桂林文化抗战可以从参与主体范围、表现形式、内容、影响等方面去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也能更深刻地感知桂林文化抗战的特点。利用视频更加直观,学生兴趣也更大。通过对视频展示的史料进行解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而桂林文化抗战是本课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对学生上台展演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三)情境创设,切身感悟家国情怀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这些文化活动是如何起到抗战的作用的?通过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以民意调查的形式进行情景创设:假如你是当时生活在桂林的普通老百姓,在众多的文艺作品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展示当时桂林文化抗战几大类文艺作品的史料:刊登着《激战中》的《救亡日报》、画着日本军人虐待中国人民的街头漫画、反映抗战题材的戏剧、宣传抗战的千人群众歌咏活动、反映抗战主题的文学作品等②,让学生选择一种形式进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有什么鲜明的特点,作为一名中国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有学生选择的是漫画,教师提问:为什么你更倾向于漫画?学生回答:因为漫画更加的直观,一看就知道这是日本军人虐待中国人的画面,即使不认识字,也能感受到日本军人对我们中国人的侮辱。教师进一步追问:那看完之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看完会让我对日本军人更加愤恨,恨不得奔赴战场和他们战斗,要把他们赶出中国去。教师引导: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可以通过漫画的方式,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团结抗战力量。教师可适当地选择三类文艺作品让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更有说服力的规律性结论。通过让学生切身感悟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文艺作品的功能,即文化是如何起到激发民族意识,团结抗战力量,号召群众抗战的。这也凸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文艺界也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争的精神。而这些都发生在自己的家乡,也会让学生产生自然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教师过渡:或许有人会说,文化抗战,又不是上前线抛头颅洒热血,这有什么难的。可事实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个文艺作品创作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教师展示抗战时期旅桂作家王鲁彦先生1943年在桂林《文艺杂志》中《致读者》的一段表述:“……尤其是读者特别清楚:哪几篇是在敌人的轰炸之下完成的,谁熬了多少夜的寒冷,文章写成,人却病了;谁正病得厉害,接到一个电报,挣扎着在床上翻起身来,和病魔搏斗着,完成了一篇稿子。”③教师利用这段材料,引导学生谈读后感,学生回答:即使在战乱的年代,在和病魔做斗争的时候,仍坚持创作,非常坚强。教师进一步追问: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坚持创作?学生回答:对国家的责任感。教师总结:正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让他坚持创作。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王鲁彦一样的文化工作者的付出,有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坚持团结抗战,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这些也是桂林文化抗战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通过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仅让学生理解桂林文化抗战对抗战胜利的影响,也感受到这笔精神财富,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体会到作为中华儿女应有的使命担当。穿越时空的民意调查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桂林文化抗战的影响。引用当时旅桂作家的自述,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时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四)细节回望,启迪升华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查阅桂林文化抗战资料的时候,笔者被一所学校的师生表现出的责任担当深深打动了。“1944年8月,日军进逼桂林,桂林紧急疏散,……大中小学均不准备上课,唯独国立汉民中学,照常招生上课”④“1944年夏,桂林已开始疏散。十几万人涌向火车站,争车逃离,而任老则组织学生到城乡宣传抗日……高十一班学生陈慧芳、唐彩云返回学校。……第二天才发现任校长还在学校,校长带领她们在大操场最后一次升起了国旗……对着国旗行三鞠躬礼,这就是中国式的日寇兵临城下的《最后一课》。”⑤这位校长就是任中敏,这所学校就是汉民中学,现在是桂林一中。在任中敏校长身上,笔者感受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教师引导:作为一名桂林人、一名桂林一中的学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学生回答:了解了这段历史,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桂林文化抗战战线上的人们表现出的顽强斗争的精神和责任担当所打动,特别是了解到了桂林一中(汉民中学)在抗战中的表现,作为桂林一中的学子感到非常的自豪。教师总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当年,在桂林的人们以文化作为武器,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教师对历史的感悟作为启示,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历史对个人的影响,而且以汉民中学的相关内容结尾,做到首尾呼应,也更能让桂林一中的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明白自己的责任担当,利用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升华主题,提高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
三、结 语
通过本课对桂林文化抗战的探究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桂林地方文化抗战史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经过课后反思,笔者认为本课需要改进与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本课内容属于对地方课程资源的整合,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没有整编成教材,学生对桂林文化抗战的了解也不多,这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限制,平时要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普及;二是桂林文化抗战如何更好地和抗日战争国家课程标准的主干知识进行衔接,这也有待进一步思考;三是在教学活动环节中,如何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更加丰富,从更多的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今后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在实践和总结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拓展历史课程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发挥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作用。
注 释:
①桂林市档案馆.烽火中的文化绿洲——桂林抗战文化城展.2018.
②桂林市档案馆.烽火中的文化绿洲——桂林抗战文化城展.2018.
③ 魏华龄.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88.
④ 潘逸耕.汉民中学纪实[M]//桂林文史资料第十二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192.
⑤ 赖纪云.任中敏办汉民中学[Z]//文史苑(内部资料).19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