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则及路径
2020-03-16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使得新媒体在高校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学生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改革创新,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新媒体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新平台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脱了时空等条件的限制,极大地提升了思政育人的实效。但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和资讯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有些还夹杂着西方意识形态色彩,这应引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和充分重视。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如何融合、高校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凝聚育人合力等问题,还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继续探索。
1.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活起来”
虽然新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的 “碎片化”“去中心化”“选择性弱化”等问题会给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网络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能回避的事实是,追求新奇、追赶时尚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已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高校要充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发挥出新媒体思政育人的重要价值,赋予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育人使命,以其助力高校思政育人从观念到实践的全面变革。
对新媒体平台的综合运用,会让思政教育者更加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分析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关信息,多方面、多视角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便于思政教育者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变化,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动态,更加全面地了解、掌握学生群体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学情判断与管理决策。
运用新媒体平台,可以使传统思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度”都会明显提升,从而会增强思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即时在新媒体载体上就课程重难点发起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同时,思政教师也可以把教学课件和笔记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下载进行研习。网络与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课堂上信息传递慢、师生沟通不畅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敢自主发问、不敢质疑、不敢主动表现等难题。在线下课余时间,思政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和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时政要闻以及含有思政元素的即时资讯,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接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2.新媒体助力高校 “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的完善
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开展以 “学生为中心”,正在形成联动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指出,“加强工作统筹,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打造信息发布、工作交流和数据分析平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共建与资源互享”[3]。目前,“三全育人”工作已在各高校全面展开。但如何将“三全育人”在校园内实现全覆盖、形成协同联动机制,还缺乏有效抓手和关键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群体对其的广泛应用,以新媒体为依托形成一体化的育人工作体系来助力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平台已逐渐成为加强高校育人工作统筹、打造高校育人合力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资源。当前,高校运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融合育人力量已初见规模和成效。各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完善,新媒体平台已成为联通这些体系的关键纽带和重要依托,正将这些育人体系有机融合在一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取得实质性成效。
3.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化开展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新媒体平台上信息层出不穷,内容包罗万象,这使得当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方式更加便捷,受教育渠道更加多元,也使得他们对说教式的、灌输式的单向度思政教育模式产生 “审美疲劳”,更偏向接受个性化的、真切而具有实效的教育和引导。
由新媒体平台交汇发展而成的媒介融合正渗透进广大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和优势正深度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受教育方式,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体的个性需求和个人体验。在新媒体平台上,只要遵守规则,人人都可畅所欲言,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使得当代大学生乐于在新媒体平台上表达自我、展示自我、释放自我,也使得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在把握大部分学生整体动态的同时,关注到个别学生的具体动态,可以具体定位到个体学生的动态轨迹,进而判断出个体学生近期的兴趣爱好,了解到个体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所思所想,从而可以因势利导地对学生开展个体化的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还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社团活动经历、社会实践、获奖情况、职业兴趣等信息进行整合,最终汇成每位学生的个人发展报告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供学生个人进行参考或反馈给学生家长。新媒体的特点与技术应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与学生面对面就能获得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动态信息,依据这些动态信息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克服了以往传统集中说教式教育的不足,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权益和隐私,更易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和引导,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与实效性。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原则
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一化地简单嵌入,而要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具体而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媒体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应当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要以育 “时代新人”为根本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系列重要讲话中,他也多次从 “时代”的角度来谈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当代青年学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传承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是未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和圆梦人。将新媒体平台运用于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为目标指引,助力 “时代新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要彰显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体现出对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育人的过程中,要实现“显性”的正面说教与 “隐形”的线上沟通相结合,要注重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学生个体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全面把握,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学生个体的数据库,以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育人的温情。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更有助于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更有助于他们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要契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交互性更强等优势和特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契合新媒体的这些传播规律和特点,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并深入研究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将这种认识和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首先,要精心设计和策划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案、尽力选择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较生动、较新颖的资料与案例,通过 “滴灌”的方式将教育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植入新媒体平台之中;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公开化、交互性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建构起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形成 “亦师亦友”的关系;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以情育人、以理化人、以德服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引导他们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积极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教育他们主动将党的育 “时代新人”的方针和目标内化为自身的坚定信仰与人生追求,积极引导他们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还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新媒体平台是高校向广大青年学子传播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具有导航和育人的使命和责任。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应多关注学生的身边事、多报道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让“比学赶帮”成为校园风气,助力风清气正、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3.要坚持体系化、系统化的思政育人原则
高校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要坚持体系化、系统化的思政育人原则,以服务于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为根本方向。2020年4月出台的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要 “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切实增强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5]。新媒体平台要助力高校统筹各方力量形成 “大思政”格局,让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协调推进并形成联动机制,从而促进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三、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积极打造线上教学与线下育人双向融合的 “智慧课堂”,建立健全高校 “三全育人”的 “智慧平台”,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智慧团建”,全面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
1.借助新媒体打造线上思政与线下育人双向融合的 “智慧课堂”
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 “智慧课堂”,建立健全线上思政和线下育人双向融合的联动机制。具体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其承载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亲和力,不断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促进 “网络+思政”的深度融合,打造出既有学理性又有感染力的 “智慧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上的智慧树、超星、尔雅等学习平台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平台上的签到、抢答、小组讨论、抽问、发起问卷、课堂教学测试等功能来增加与学生的线上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带入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起融汇视频案例、PPT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QQ交流群、微信公众号于一体的线上综合教学资源体系,打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在线精品公开课,引导学生利用线上资源随时随地在线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智慧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
在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 “智慧课堂”的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下育人 “第二课堂”,把思政教育的活动融入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服务、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之中。具体来讲,高校可充分整合校内育人资源,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新生节等契机,举办网络征文、微电影、网上红色经典诵读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高校也可尝试建立并完善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学生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学分转换制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线下活动育人与线上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提升综合育人效果。
2.借助新媒体建立健全高校 “三全育人”的 “智慧平台”
利用新媒体打造 “智慧平台”,建立健全高校 “三全育人”的合力矩阵,形成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格局。首先,各高校党委要予以充分重视和科学统筹。新媒体平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面对新媒体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发展契机,高校党委应充分重视,切实加强对新媒体平台运用的引领和统筹,指导各部门各尽其责,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从而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其次,高校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要以 “两微一网一报”为主要宣传渠道,形成 “学校-机关教辅-二级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共同参与的宣传矩阵。“智慧平台”定期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内外时政新闻等内容推送给学生并设置评论区让学生留言参与讨论,这样才会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其次,还要特别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信息化能力素养。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与学生的接触最频繁,和学生的联系也最紧密,辅导员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直接影响思政育人的综合效果。由此,高校可结合新媒体渠道创办 “辅导员提升计划”,鼓励辅导员在线上与校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辅导员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网络课程学习和进修;鼓励辅导员利用微博、微信、QQ、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向所带的班级定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类主题文章,常态化地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还要鼓励辅导员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组建家校微社区,通过线上 “一封家书”活动等联系学生家长,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也要鼓励毕业年级辅导员通过新媒体推介和共享就业资源,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择业就业。
总之,以新媒体平台为媒介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形成三方协同育人的 “智慧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才会达到良好育人效果,助力大学生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借助新媒体力量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智慧团建”
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好新时代的 “智慧团建”,着力打造富有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政特色鲜明的 “网上共青团”,借助新媒体力量进一步发挥好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和联系服务青年的作用,助力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广大青年成为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政治立场的时代新人。
具体来讲,要通过 “智慧团建”“到梦空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 “网上共青团”。可以线上线下充分联动,专访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团支部和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深度挖掘和讲述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经历,制作展现他们良好精神风貌的宣传片、纪录片、电子海报等新媒体作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优秀典型,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青年大学生向朋辈看齐,奋进逐梦。可以在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上开创 “青马之声”“青马大讲堂”等专栏,向广大青年大学生推送党的理论和政策、社会新闻热点、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内容,专栏内容要及时更新,及时反映社会动态,保持好所发布信息的新鲜度,以此来吸引大学生的主动关注,开阔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的未来职业素养。共青团新媒体还要通过线上服务性微信小程序,增强其服务性和便利性,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对“网上共青团”的使用率与信任度;还要以特色专栏为轴心建立一个 “大数据中心”,通过浏览数据如阅读量、下载量等分析大学生日常关注的侧重点,对专栏内容适时进行调整,使其越来越受到更多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喜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6]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之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激发出传统育人平台的最大效能,又要积极开拓和发展新媒体阵地,共同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