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院校推进专业集群建设机制创新的思考
2020-03-16顾永安范笑仙
顾永安 范笑仙
(1.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专业集群建设是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双重改革,将对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安排、组织管理等方面带来深层次变革,[1]这些深层次变革必然带来相应的机制变革与创新。专业集群作为一种专业治理结构的新形态与专业存在的新建制以及基层教学组织的新方式,其内在机制区别于单个专业。在遵循单个专业建设一般机制的情况下,应用型院校需要探寻不同于单个专业建设的能够自我更新、动态调整、有效运行的专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机制,需要从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推进专业集群的机制创新。
一、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专业集群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关于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研究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协同视角的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研究。相关研究从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视角呼吁与外部产业融合、与内部要素共生。吴小蕾从集群出发,提出专业群内各主体应有 “互惠共生”和 “知识资源互补”的理念,在专业群建设上做到人力资源协同,教学资源协同,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的管理协同和最大使用效率的资金协同。[2]董淑华提出以企业价值链协同进行专业群建设。[3]黄影秋从伙伴选择、机制建立、知识融合、利益分配四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组织体系优化。[4]徐国庆提出专业群编组策略、专业群平台课程开发策略、专业群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策略等。[5]杨红玲提出专业群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有效平台、促进教师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从制度、环境、人三方面构建知识共享的专业群建设体系。[6]
二是关注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的动力因素。主要研究观点如下。陈肃基于专业群理念探索了适应岗位群需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科研为先导的教学团队建设。[7]高葵芬等人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以团队运作为运行机制,构建了 “校、院 (系)、专业 (群)、教学团队”教学管理组织模式。[8]周建松认为开放合作育人不仅要体现在学校层面,更要体现在专业 (群)层面;不仅要成为舆论共识,更要成为文化自觉;不仅要成为行政主导,更要建立长效机制。他呼吁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多功能校企合作体。[9]孔德兰认为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建设需要重点把握搭建平台整体运作、共同建设交叉管理、共担业务共享收益、协同发展合作育人等关键环节。[10]原宪瑞提出政府作为与院校行动互动对接要有多维思考:一是要将政府的作用点落在对专业组合与布局的调控和绩效监控上;二是品牌专业群建设要在实训条件、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三是要从评价指标、自我监控方面构建评价体系。[11]
二、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的实践样态
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主要有 “由产业引出”“由核心专业衍生”“由学科引出”“由特色优势实力引出”四个生成逻辑起点。从其生成逻辑来看,目前,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情况。
1.“以链建群”,对接产业链 (集群)建群
“以链建群”,即构建基于产业集群、产业链需求的专业链,由专业链上的若干专业形成专业集群,进而构建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该专业集群建设模式要求学校根据产业需求和学科专业实际,对应产业集群上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岗位 (群)需求进行专业的集聚、集合、集群化建设,通过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优化。[12]《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为 “以链建群”专业集群建设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以链建群”模式更加强调专业设置与布局要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这一模式对整合校内专业、打破学科界限与二级学院管理壁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以核建群”,围绕核心专业建群
“以核建群”,遵循知识逻辑,依据专业知识的相关性和内在逻辑,构建围绕和基于核心专业的相关联专业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集群建设是以核心 (一流、品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每个专业集群中都有一个核心专业,在专业集群中起示范引领作用。将这些核心专业建设成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或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或在省内专业综合评估领先的专业,以此专业带动专业集群内的专业发展。“以核建群”既要注重依托品牌特色专业带动相关、相近专业共同发展,又要注重凸显集群效应,对群内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实训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拓宽专业集群的服务面向,增强社会适应性、综合实力和美誉度。[13]“以核建群”的专业集群模式,优点是更加聚焦产业,与产业集群对接紧密,使专业链更好地服务产业链,集群的融合性、共享性、交叉性更强。但由于专业隶属院系多、专业构成复杂,在具体操作层面难度较大,需要有一个较强驾驭力的集群建设委员会来领导、协调、推进,也需要建立相配套的组织管理运行保障机制。
3.“以院建群”,依托二级学院建群
依托二级学院建立专业集群,是因为二级学院院长往往是专业集群负责人,方便协调管理,容易调配资源,易于从人才培养方案顶端进行融合创新设计,打通各专业基础课,实现专业互选课程、共享师资,使集群要素平台能顺利搭建,从而有效实现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14]但缺点是学科专业超级平台不够大,复合度和支撑度有限,还有可能受制于二级学院院长行政权力的约束,或过多地受学科因素的掣肘,影响与产业集群的深度契合。“以院建群”模式,其实质是基于学科逻辑建群,因为应用型院校中的大多数二级学院是由以学科为依托和支撑的相关专业集合而成的。
4.“以特建群”,基于办学特色建群
“以特建群”模式的专业集群相对前述其他专业集群建设模式而言,从集群构建形态上来看,由于涉及相关学科专业及二级院系较多,专业集聚的形式相对松散,但由于各个所涉专业均指向学校办学特色,因此其建设目标更明确、意义价值更重大。国家相关文件中同时提出的“专业集群”与“特色专业集群”概念,可以理解为专业集群建设的目标与成效就是要形成 “特色专业集群”。因此,要结合学校办学传统和优势、办学特色培育的实际需要,按照“以特建群”模式,积极打造特色专业集群,打造、培育专业特色与学校特色。
应用型院校基于前述建群逻辑在专业集群建设机制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但随着专业集群建设的深度推进,机制掣肘越来越成为影响专业集群建设效度的最大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第一,机制未建立,缺乏对机制这一要素的顶层设计,整个机制体系没有形成,或机制不健全,应当有的机制没有及时建立或没有及时补充、调整;第二,机制不适切,有了机制,但机制过时、失效、不够灵活甚至僵化,缺少创新性,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趋势的要求,不能契合组织自身更好发展、成长的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
同样,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机制建设从总体上来说也存在机制未建立或不健全的 “缺失”现象、不适应或不切合的 “缺适”现象。从近年来对院校考察来看,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机制上,专业集群组织架构没有形成,或专业集群组织架构沿袭传统、模式固化、架构过于繁琐复杂,不利于实现专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专业集群组织机构领导空挂、形同虚设,未能实质性地开展工作;专业集群的基层组织管理水平、统筹能力、组织效能及集群效应不高,组织形态缺乏创新与活力,没有适应专业集群建设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是在管理机制上,基于专业集群的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没有建立健全专业集群建设的管理制度体系;专业集群与其内外关联的学科专业结构、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关系没有厘清,相应的统筹机制没有建立,专业集群建设中利益相关方的协同机制还未建立;专业集群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机制不够灵活甚至僵化,总体上缺乏有价值的探索与创新。
三是在运行机制上,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宏观、全局的视角,往往是 “就专业集群抓专业集群”的孤立专业集群建设观,没有从与专业集群建设相匹配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绩效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没有从与专业集群密切关联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资源配置、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基于专业集群这一新型组织形态的、体现产教深度融合的、能够激活基层学术组织和提高集群运行效能的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
四是在保障机制上,一方面是高校内部保障机制没有健全,机制零散、碎片化,没有系统配套跟进,往往是临时抓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一方面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外部保障机制缺失,或处于局部的自主探索阶段;同时,还缺乏内外协同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的氛围与保障机制。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专业集群建设对于大多数应用型院校来说是一项新的课题、新的任务,缺乏成熟的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与经验;一些院校理念上滞后、认识上不足、建设上缺位,相对而言关注专业集群的布局、架构多,而关注专业集群的机制建设与机制创新少,缺乏对专业集群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整体推进,等等。
三、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的创新理路
专业集群建设机制既可以与专业集群内涵的各个方面并存共生,也可以独成一体。专业集群建设机制体系可以包括专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校地共同体的集群机制,这些机制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只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才做了这样的划分。其中,基于校地共同体发展理念是专业集群布局架构、建设过程、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的指导性理念,校地共同体的集群机制与专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又是相互融合的,校地共同体的理念与机制贯穿于集群各个机制运行中。
1.专业集群的组织机制创新
专业集群是专业治理机制和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也必然要求高校及时进行组织转型。组织转型又需要推进组织机制创新,并基于专业集群进行组织设计。
首先,创新简练有效的集群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指一个组织整体的结构,是组织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组织架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分工与协作的安排。一方面,战略决定组织架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组织架构又支持战略的发展,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战略要通过与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去完成才能起作用。一个合适的专业集群组织架构要有利于实现专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增强集群竞争力。专业集群的组织架构因各校办学定位、集群建设所处的阶段及理解而异,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包括专业集群的名称和专业数量,相关专业集群对接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核心专业、支撑专业等,也可以包括专业集群的组织架构、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专业集群依托的重点学科、研究及社会服务机构、科研与教学平台、师资团队,等等。[15]
其次,创新科学集成的集群组织机构。实施好、组织好专业集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需要建立和创新集成高效的组织机构,采取科学的管理组织形式,统筹整合好人、财、物等资源,发挥集约效应,形成集群优势。专业集群的组织机构有多种模式,在实践中运行较好的是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模式。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实行 “双主任制”,即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主任,副校级领导担任副主任,教务处、办公室、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院长、行业企业高管及专家担任委员;学校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专业集群相关事项的组织实施;学校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专业集群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负责审议决定学校专业集群建设的重大事项,负责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负责指导各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工作等职责。一些高校从不同角度创新专业集群组织机构。如黄河科技学院实施组织机构改革,探索教学单位学部制改革,设立基于专业集群的 “科教中心”;[16]广东财经大学创新专业集群的组织机制,设立“广东财经大学服务社会研究院”,建立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同向、协调、集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再次,创新专业集群的课程组织形态。课程是专业集群内部组织的基础,专业集群的成长需要建立以课程组织为基础的专业集群组织机构,并以相应机制来保障有效运行。其一,专业集群的课程教学团队机制。专业集群内相关专业承担相同或相近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所在专业,还要关注集群内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教学团队要求教师要将课程与专业及专业集群更加紧密结合,既要注重主讲课程自身的专业性定位,也要关注并符合主讲课程是 “专业的课程”“专业集群内课程”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主讲课程在专业及专业集群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属性、价值与作用。其二,专业集群的课程群机制。从相近专业资源集聚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体现集群内专业之间相互关联最为密切的组织是课程群。课程群负责人即 “群主”是课程群建设的核心,需要通过课程群建设支持支撑专业集群发展方向、协调专业 (方向)设置及课程资源、组织课程群研讨等工作任务。课程群在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管理下,根据专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和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各个课程群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实行课程群负责人负责制,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或相关二级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各类课程立项评审、过程建设管理和评价验收工作,项目经费由专业集群建设专项资金支出。其目的是结合课程性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各类课程建设,加快集群建设落地生效。
最后,创新专业集群的基层学术组织。专业集群的成长还需要创新专业集群组织机构,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并以相应机制来保障其有效运行。其一,专业集群的教研室机制。教研室的划分并无定法,传统大学院系大多数是以某个专业为一个教研室,或以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来划分教研室,或以承担某个专业方向相近专业课程的教师组成教研室,前面几种教研室建制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学科体系的基层教学组织机构,在应用型院校办学实践中其弊端已经充分暴露,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应该 “基于共享行业资源、专业基础资源构建专业群教研室,基于共享共建平台基础资源,构建宽基础的平台基础教研室”[17],即专业群教研室与平台基础教研室相互结合,重构基层教学组织。专业集群下的教研室打破了学科专业壁垒,可以跨学科跨专业、按照对应产业链或产业链上职业岗位 (群)的课程教师来组建教研室,教研室除了本校教师之外,还可以吸纳来自行业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的兼职、柔聘教师参加。其二,专业集群的教师工作室机制。教师工作室是汇聚专业集群内的专业教师、业界师资、学生等多方资源,融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是知识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工作室不同于传统的限于基层教学管理与研究职能的教研室,承载课程教学实施、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及学生能力培养等功能,突出人才培养和专业集群建设,以项目化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点聚焦在学生的学科竞赛训练、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教师工作室,同时鼓励学生跨专业选择加入教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注重专业引领、能力培养、实践探索、联企发展,推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专业实训室、实验室,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应用型能力,逐步做到技术研发、大赛培育和生产性实践教学 “三合一”。
2.专业集群的管理机制创新
首先,建立专业集群的统筹发展机制。专业集群建设是一项整体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应用型院校需要统筹处理好专业集群建设中的若干重要关系。一是统筹学科集群和专业集群的发展。按照构建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的理念,形成学科与专业协同发展机制,以学科集群支撑专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统筹专业集群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发展。专业集群建设要以核心专业建设为重点,发挥核心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提升;通过重点专业集群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三是统筹集群建设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根据专业集群的模式类型、阶段特征、发展水平等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对专业集群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进行校外、校内、专业集群内的人、财、物资源统筹整合及共建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集群效应。
其次,建立专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机制。协同性是专业集群建设的保障,也是对专业集群本身建设机制的考量。专业集群需要确立发展共同体意识,确立大协同观,实施协同合作模式,[18]建立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一是建立校地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与机制。专业集群要建立政府主导、产业引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协同共建机制。坚持 “紧盯产业、融入行业、服务企业”的思路,主动对接适应产业需求,密切关注区域相关产业 (行业)发展。相关合作企业要主动提供企业先进理念、管理模式、技术人员、技术研发、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参加产业学院理事会、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担任产业企业方院长等方式积极参与专业集群建设与管理,实现专业集群与产业协同发展。二是建立集群各阶段各环节的协作发展机制。在专业集群的初始阶段,需要建立校内各部门与二级学院和专业的协同调研机制、专业集群构架论证机制、专业集群规划方案研讨机制,等等;在专业集群的建设阶段,需要建立专业 (专业集群)的动态调整机制、集群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使用管理机制、师资团队系统培育机制、实训基地提升机制、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等等,这些都需要校内甚至校外协同协作,才能发挥管理集约效益;[19]在专业集群的总结提升阶段,需要建立由校政行企及师生代表参与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组织的专业集群评价机制,还要建立以专业集群就业质量为评价重点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以调控集群内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为重点,推动集群内专业的资源集聚和结构优化,促进专业集群自我发展、约束和调整机制的建立。[20]
再次,创新专业集群的多元管理模式。因专业集群生成逻辑、模式类型、阶段特征、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复杂性、差异性,专业集群管理呈现了多元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管理模式。一是 “群主”个人权力集中的管理模式。专业集群的管理权力集中到 “群主”个人,需要挑选一名学术影响与人格魅力俱佳、组织协调与领导管理能力皆强的“群主”。“群主”可以由某个校领导兼任,其优点是便于从全校层面进行领导与协调,不足是校领导兼任容易挂名,也容易形成对校领导的依赖;“群主”可以由某个二级学院院长、业务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其优点是对 “以院建群”的集群比较容易驾驭。“以院建群”的集群管理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二级学院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综合管理的职能,而对 “以核建群”或“以链建群”的集群则不容易协调甚至会引发资源等利益之争;对 “以核建群”或 “以链建群”的集群 “群主”,可以实行集群内的相关专业的二级学院院长轮值制,其运行效果取决于轮值院长的能力与水平、责任心与公正心。二是“委员会或理事会”集体权力集中管理模式。指专业集群的管理权力集中在 “专业集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这种管理模式实行的是委员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或理事长负责制,主任或理事长可以由学校委派,也可以由委员会或理事会推选。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校政行企各方代表参与,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决策后主任或理事长实施执行;缺点是容易形成主任或理事长一人说了算,使委员会或理事会形同虚设。三是资源集聚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更多关注 “资源集聚”,强调管理者对资源的掌控权。专业集群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或靠行政手段集聚掌控资源,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遵循专业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21]遵循专业集群自身的基本特征与建设规律,要最大程度地调动专业集群内各个专业师资团队、管理团队以及合作团队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四是校企混编的管理团队模式。可以创建专业集群的校企混编管理团队,成立专业集群建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包括群内各个专业负责人、相关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和企业技术人员 (企业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50%),委员会负责人由学校委派,委员会负责该专业集群建设方案制定、资源整合、各种教学建设、校企联合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攻关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3.专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创新
首先,推进基于专业集群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专业集群建设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密切关联。基于专业集群建设的运行机制创新的前提是应用型院校必须开展相应的管理体制改革。通常情况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高校职能各个方面、涉及人才培养各个过程与要素的改革,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容,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专业,集群建设又与高校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密切关联,也必然涉及高校内部各个方面系统性改革与配套措施的跟进。这些改革不仅包括与专业集群建设相呼应相匹配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包括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资源配置、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所以,应用型院校既要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和保证专业集群建设,又要通过专业集群建设深化和落实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其次,创新基于专业集群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从学校内部治理层面来看,为保障专业集群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打破教学与科研的管理壁垒和学科专业界限,可以突破原有二级学院、系 (或二级学院、教研室)基层学术组织设置与管理机制,按照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重新建立基于专业集群的行业学院或产业学院,[22]行业学院、产业学院依托专业集群而建,专业集群是行业学院、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业学院、产业学院是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再次,创新专业集群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一是专业集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加强对增设新专业的评估论证,增设新专业必须以地方产业行业或产业集群为依托,对接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的相应岗位,符合“产业集群+专业集群+优势特色应用型学科+新设专业”的架构模式;根据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集群内各专业,淘汰与服务产业链关联度不高的专业,增设产业链需求的相关专业。二是专业集群内招生与转专业机制。学校改按专业录取为按专业大类或专业集群录取。学生入学一年后再自主选择专业大类或专业集群内的专业;改变现有不少高校学生转专业的不合理规定,如要求学生学业成绩在本专业的前20%—30%才有资格申请转专业等。三是基于专业集群的评价与改进机制。学校根据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契合度、专业集群与服务地方的支撑度、专业集群对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的保障度、专业集群产学研一体化的落实度以及办学利益相关方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断完善专业集群建设的评价与改进机制。
4.专业集群的保障机制创新
首先,专业集群的内部保障机制创新。在政策保障上,学校出台支持专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专业集群建设给予校内政策支持,将专业集群建设项目等同省级新工科等 “四新”建设项目;实行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招生与专业培养改革,经过1.5—2年的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实行专业分流培养;给年度考核合格和专业集群建设单位工作绩效考核以一定比例的权重加分,等等。在制度保障上,学校加强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制定专业集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章程、工作条例等,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集群建设制度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学校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生师比配备师资,将专业集群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办学条件建设等统筹配置;设立专业集群建设专项经费、专业集群建设团队绩效奖励经费,确保专业集群建设的经费优先、足额投入。在绩效评估上,学校建立专业集群绩效激励机制,对专业集群建设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在绩效分配、考核评价及学习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专业集群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建立专业集群建设的效度评价机制。
其次,专业集群的外部保障机制创新。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说,一要将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纳入当地产业或行业发展规划;二要建立校政行企多方协同合作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三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设立支持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的专项资金。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来说,一要严格新办专业的准入机制,加强对新办专业申报评审,新办专业原则上要有明确的产业需求,并在相应专业集群内某个专业的方向有一届毕业生;二要引导高校明确专业集群建设布局、发展目标、建设属性、建设投入;三要从产业和学科专业结合程度、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考察应用型高校,引导高校提高专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参与度与贡献度。从校政行企协同角度来说,一要建立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机制。构建地方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互动发展协商的长效机制,应用型院校要积极研究地方产业发展规律和特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布局,提升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产业园区、高新产业聚集区间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专业集群建设的获得感和贡献力。二要建立校企一体化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负责执行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决议,研究制定专业集群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建设专业集群资源平台,开展校校、校地、校企、校所交流合作等工作。三要建立校企共建双主体运行保障体系。高校与企业在专业集群建设中,发挥双主体作用,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双方共建行业学院、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培养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四是建立校政企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保障体系。校政行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共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应用研发中心等平台,形成校政企创新发展共同体,引领区域或地方产业健康发展。
关于专业集群建设机制及其创新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的建立、健全与创新是内外力量共同驱动的结果,需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其二,专业集群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同地方或企业或行业的联动,建立发展命运共同体,体现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与构建校地互动发展机制的要求,而且这种机制建设的难度较大,涉及的范围更大,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系统,这就特别需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来实现和保障;其三,评价机制既可以作为机制创新的环节,又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而存在。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专业集群的组织、管理、运行、保障机制创新,这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是专业集群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