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建信息化助力智慧珠海建设

2020-03-16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珠海市住房和建设信息中心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珠海市政务住房

文|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珠海市住房和建设信息中心

图1 珠海市横琴十字门

图2 珠海市住建局信息化成果体系

智慧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对建筑业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珠海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和广东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等工作部署,发布了《珠海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1年)》,提出建设形成以人为本、协同共享、智慧决策的高效服务型数字政府,同时,《“十三五”珠海智慧城市行动计划》提出重点推进“智慧感知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城镇治理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由此可知,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作为珠海“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智慧珠海建设的基本要求。

图3 珠海市住建数据资源中心

快速发展可圈可点

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有关政策、珠海“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要求,以数据整融、业务协同、服务集成为基本原则,近年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断强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及网络安全工作统筹管理,组织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逐步建成一个数据资源中心、一个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N项专题应用的信息化成果体系。

一、数据资源中心

数据资源中心通过构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三大平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审批环节产生的业务数据沉淀至数据中心,实现项目审批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

二、一体化协同办公政务平台

一体化协同办公政务平台围绕“规划-建设-房产”三个阶段的统筹管理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了全过程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动态监管及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内外双核”管理,即对内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对外实现数据资源的服务。系统于2015年6月建成上线,截止目前,通过该平台办理各类政务、业务案件共计248233 宗,其中,受理各类政务公文案件223608 宗。

三、专题应用

1、住房保障管理系统

住房保障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设计理念建设,完成市、区、街道办(镇)、居委会(村)四级住房保障部门应用全覆盖,整合线上线下多级审核服务渠道,形成跨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实现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网上申请、审批、公示、配租、入住、收租、管理、报表统计等一条龙服务和保障资格动态化管理。为服务人才引进,建成人才住房管理子系统,实现人才住房网上申请、审核、分配、退出的一站式全过程管理。同时,落实公租房数据标准和系统技术“双贯标”工作,完成公租房数据梳理及与国家公租房信息系统对接。

2、房地产交易监管系统

房地产交易监管系统实现了商品房预售、二手房信息动态发布及在线服务,为公众提供房源核验、信用查询等服务,加强了对房地产开发商及中介机构网上监管,着力打造人民群众可信赖的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

3、建设业务管理系统

建设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市建筑市场五大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的监管,包括施工许可证核发,企业资质核准,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等。

4、建筑节能能耗监测系统

建筑节能能耗监测系统是珠海智慧城市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实现了城市各相关部门能耗监测信息的高度整合与资源共享,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以规划为引领,建立了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至运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管理体系及信息资源库,为实施建筑能耗定额、节能新技术评价、阶梯电价及建筑碳交易等奠定坚实基础。

发现不足 直面问题

一、机构改革后亟需构建新住建信息化统筹管理体系

机构改革后的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建筑市场管理、城乡建设、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被赋予了新职能,现有数据体系、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等方面无法完整支撑转变后的职能需要,需围绕业务职能转变,从全业务全面协同的高度,构建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的新住建信息化体系。

二、资源融合与共享不足,数据有效利用迫在眉睫

住建领域的数据资源种类繁多,特别是机构改革、部门整合后,各类来源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存在数据不一致、数据与应用分割、数据关联性不高等问题,需要按照技术革新、业务变革和技术手段变革的需要,梳理形成统一的住建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标准体系。在数据时效性方面,缺乏具有统一体系、切实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存在数据汇交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在数据共享交换方面,目前已经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共享、部分业务数据共享以及公开公示的共享机制,但按照国家、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在业务审批等方面还存在与其他政府部门协同共享不足、纵向共享交换机制有待统一建立的问题。

以信用数据为例,目前住建局业务涉及企业及人员信用管理散落应用在各业务系统中,信用信息标准不统一、统一监管缺乏、全业务征信体系尚未建立,信息技术手段在行业征信评价管理中的应用不足。

图4 珠海市住建一体化协同办公政务平台

图5 珠海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平台

图6 珠海市房地产交易监管服务平台

图7 珠海市建设业务管理系统

图8 珠海市建筑节能能耗监测系统

三、业务系统应用建设相对分散,缺少顶层设计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有的部分信息系统存在建设分散、系统关联度低、部分功能重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系统数量多,却仍存在功能缺口;委托单位多,更新维护成本较高;重复投入多,既有功能复用困难;信息孤岛多,系统互联互通不足等,缺少较为完善的系统统筹规划与建设机制;部分业务应用缺乏对区业务需求的支撑和监管;在对外服务方面,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共享协同不足,跨部门业务间的共享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以业务档案管理为例,城建业务档案管理贯穿建设、房产全业务流程,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整理和归档应纳入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而目前仍集中在末端,上游业务在线归档缺乏信息化支撑,业务系统建设档案线缺乏统筹谋划和设计。

四、综合监管覆盖不全,事前、事中、事后常态化跟踪和全过程监管手段不足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筑工程夜间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准、商品房预售许可、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等事项职权已下放至各行政区,原有业务系统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机构职能调整与“放管服”改革的信息化需求,普遍存在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完整性不够,对下放权力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化手段不足等问题。

以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为例,省级以上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由市局通过局现有一体化平台建设业务审批模块审批流转,市级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下放至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相关审批事项及过程记录并未统一录入市局审批系统,日常监管通过不定期抽检的形式,统计汇总审查由各区线下数据报送,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撑。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微信公众号(珠海住房城乡建设)在政务信息公开及政民互动功能基础上,升级拓展房产、住保及城建档案板块公示类、查询类及预约类微政务服务功能。但是,当前的信息化政务服务体系尚未覆盖满足企业、群众对建设、市政等相关环节业务的“指尖”办理需求。

任重道远 抢抓机遇

一、打造大平台,创新住建系统全业务管理模式

为适应精细化管理及快速响应业务调整的应用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必须从业务全局角度,从部门协同出发,统一业务、数据、系统模型等的描述和设计方法,分析确定核心要素、关键系统和指标,围绕“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政务服务、统一数据中心、统一监管监控”四统一要求,按照工程和房屋全生命周期,整合集成珠海市住房和建设领域相关业务系统,构建统一的大业务平台,实现住建领域全业务协同管理。

二、夯实大数据,实现住房建设领域全数据融合

数据中心作为住建信息化的数据基础设施,应基于标准化的数据组织结构,整合住建系统数据资源,建设相关数据标准,形成具有珠海特色的城建大数据目录体系;完善数据汇交和交换机制,通过标准化和自动化数据汇聚和治理,逐步推进CIM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库建设,构建开放共享的大数据中心,实现住建领域全数据融合。

三、应用新技术,构建城市建设全视角监管体系

“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及无人机等新技术为城市建设、管理、服务领域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需求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支撑手段,通过布署各类传感装置,建设高效实时的信息化分析系统,构建智能安全监控和预警体系并辅以多类型、多维度的可视化展示,也为构建实现对城市建设过程的全视角监管提供了实施路径。

四、加强微服务,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移动办公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步入精准化时代,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移动APP 等多元化移动端渠道,针对企业、公众住房和建设领域办事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微政务服务,推行“马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窗办”等,建立全方位政务服务新模式,也是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珠海市政务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All about Me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