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技术管理创新及方法刍议
2020-03-15符忠帅
符忠帅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水务局,广东 湛江 524100)
在历史发展中,人类和水的相处与斗争从未停止,水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源远流长。上古传说中就有大禹治水的典故,我国至今还遗留许多历史上建设的水利工程并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秦代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近现代的红旗渠、三峡工程等。水利工程是水利技术集中应用的体现,可极大改善对水的利用程度,促进工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此,水利技术管理创新及方法提升是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与研究。
1 水利技术管理现状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对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很多地方不仅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做好水利技术管理可完善水资源的监管和利用,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改善水缺乏与水污染带来的影响。
1.1 水利技术含义
水利技术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工程,实现对水的科学合理管理应用。水利,不仅指一项水利工程或技术,而是对水的综合利用,不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还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水利技术对工农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追求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不少地方对地下水采取了破坏式开采,引发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有些甚至超出了自然承受的极限,很难通过时间自行恢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可持续发展也成了新的主题。水利技术是水资源治理与恢复的重要技术之一,受到了国家与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做好水利技术管理至关重要。水利技术管理,是指应用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水资源治理与恢复。水利技术管理水平决定了水资源治理与恢复的效果,影响着水利事业发展的程度。随着我国环境治理的投入越来越大,水利技术管理的能力也越来越高[1]。
1.2 水利技术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利技术发展迅速,已从原先的手工技术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水利技术将获得不断发展。当前,遥感监测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已在水利中获得了一定应用。尤其是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有效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加强了水资源的利用能力,如南水北调工程对于防止洪涝灾害、平衡水资源分布发挥了较大作用。但现阶段,我国水利技术应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2.1 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环境保护,水利技术获得较大进步,但水利设施非常不完善。如很多城市遭遇暴雨时积水严重,给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这主要是城市排水设施规划不完善所致,或是疏于维护出现堵塞。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设施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虽然主要是城市发展太快导致,但也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比如排水泵站维护不良、管理不善等。
1.2.2 管理水平有限
水利技术的管理水平离不开高效的监测能力和法律法规的支持,但目前我国水利管理模式还较传统,没有高效的水资源监测系统,法律法规建设也相对落后。同时,水利工程的运营管理缺乏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活力、危机意识缺乏,人员积极性较差。另外,水利技术人员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应用不足;相关单位对于水利技术管理的参与意愿不强,管理流于形式,造成了水利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1.3 水利技术的作用
水利技术是水利工程的基础要素,对促进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发展极为重要。
1.3.1 平衡水资源分布
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尤其是大城市对水的需求量大,仅靠降水及周边水资源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这就造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甚至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荒漠化。然而,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河流众多,不时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我国的突出问题之一,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平衡水资源分布,如南水北调工程,极大地缓解了沿线的干旱情况以及降雨区的洪涝现象,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3.2 防治灾害
水利技术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防止灾害发生。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抗旱防洪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我国耕地分散,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较好地保障粮食生产和自主供应。再如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不仅可以发电,而且使长江水患得到有效控制,即便出现了几次超98 年的降雨量,但再也没有出现98 年那样的洪灾,可以说意义巨大。
1.3.3 治理水环境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水资源需求不断上涨的同时也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水资源雪上加霜。我国人口基数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断降低。在这种形势下,利用水利技术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水环境的治理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应用水利技术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性生物防护与生态恢复治理,增强水体环境的自净能力,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2 水利技术管理创新及方法提升
2.1 水利技术管理创新
2.1.1 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奖励机制
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不怕失败、鼓励创新。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创新人才进行奖励,即便失败了也要进行鼓励,以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另外,对创新行为要给予政策支持,积极提供相关设施和资料。
2.1.2 加强组织管理,制定创新目标
水利技术管理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分析水利技术管理现状,找准问题原因及发展方向,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将水利技术管理创新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重要的考核标准与依据之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问题和方法,制定目标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
2.2 水利技术管理的创新及方法
为提高我国水利技术管理水平,促进水利技术发展,发挥水利技术作用,保证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水利技术管理进行创新,有其实际意义和积极作用[2]。
2.2.1 采用水利信息技术
水利信息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水利行业中。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是多项技术的合称,主要有遥感、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以及控制技术。目前水利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但是水利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阶段的应用主要如下:
(1)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应用,低空遥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遥感技术的应用,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遥感技术在水利中应用广泛,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于灾害的预警能力。一是监测径流量,全方位收集土壤、蒸发量、地表、水体等各种数据信息,并实时迅速地录入系统,建立有效的水文模型,较为准确的估算径流量;二是监测降水量,估算出可能的降雨量;三是持续监测地表和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四是监测蒸发量,主要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面蒸发、地表植物蒸发、土壤水分蒸发等,通过蒸发量检测反映出水资源和物质能量的循环和平衡[3]。通过以上数据监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旱灾与洪灾的预警能力,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同时反映水文信息,对水土流失也有防治作用。
(2)GIS 系统的应用。GIS 即地理信息系统,可及时反馈水文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同时,GIS 系统运行方便,智能手机就可作为手持平台,实现无障碍数据访问、即时通信、地图定位等功能。GIS 系统的应用可极大提高水利技术管理效率,帮助水利工作者完成相关的水利监测工作。
2.2.2 应用RTK 技术
RTK 技术以GPS 技术为基础,是一种较新型的定位测量技术。RTK 技术同样采用了差分解算方式,但它是即时差分解算,效率更高、时间更短。相比GPS 技术,RTK 定位精度与效率更高,极大地提升了野外作业的效率。更重要的是,RTK 技术不受地理空间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其应用范围与使用条件更广。在水利中应用GPS 技术极为麻烦,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但RTK 技术可极大提升效率,仅需一人便可完成操作[4]。
2.3 水利技术创新及方法提升
2.3.1 增加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水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研能力,搭建可靠的水利管理平台。科技的投入与产出有时间差,因此要持续投入,不能因一时未出成果就放弃,同时拓宽资金来源,除国家拨款外,还要在社会中积极寻求帮助。
2.3.2 应用新技术
水利技术创新要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目前成功应用的有遥感技术、RTK 技术、GIS 技术等。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已有较为成熟的新技术应用在水利技术中,不仅简化了技术验证环节,而且有效提高了水利技术管理效率,促进了水利技术发展,是一种经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5]。
3 结语
水利技术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多,专业性较强。加强水利技术管理,可有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平衡水资源分布、防止灾害发生、做好水环境治理。同时,水利技术管理对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稳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重视水利技术管理创新,提高效率,促进我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