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勤文化建设为抓手 推进高校后勤提质增效——基于江汉大学系列建设举措的实践举证
2020-03-15陈军
陈 军
以后勤文化建设为抓手 推进高校后勤提质增效——基于江汉大学系列建设举措的实践举证
陈 军
[作者:江汉大学后勤集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总经理]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助推高校后勤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大学为例,对后勤文化建设的系列举措进行全面梳理,研究认为,后勤文化建设需以学习为抓手,营造浓厚后勤文化氛围;以榜样为旗帜,强化后勤员工服务意识;以融合为动力,提升学校后勤文化软实力;以宣传为依托,打造服务育人文化矩阵;以输出为导向,展现高校后勤人文风采。
后勤文化;文化建设;高校
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1]近两年来,江汉大学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扣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需求,在做好做实后勤保障、构建江大特色“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后勤服务的同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建设来助力后勤事业发展为导向,聚焦后勤服务主业,创新文化建设形式,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夯实后勤人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为高校实现培育人才的目标贡献后勤力量与后勤智慧。
近年来,中心以文化建设和思想引领助力后勤事业,中心领导挂帅,各部门积极参与,后勤文化建设形式多、内容实,工作重点突出,加快推动各项改革创新。员工称赞,师生受益,取得很好的成效。
一、以学习为抓手,营造浓厚后勤文化氛围
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发展的灵魂, 也是高校后勤部门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2]中心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坚持抓学习、强素质、提能力,鼓励员工既要埋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通过学习强化职工的业务能力及理论储备。
一是搭建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夯实党性学习能力。2019年4月,中心党总支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党委在该馆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并成立辛亥革命博物馆第一个共建的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在共建期间,后勤集团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将积极加强党建理论交流,深挖并合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党建品牌活动,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运用到工作岗位上,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共同助力武汉城市发展。基地的建立将为江大后勤党员提供一个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践行追求卓越的良好平台,后勤集团党员将通过这一平台,在岗位上尽情书写后勤服务好故事,展现后勤服务新风采。党员纷纷表示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提高本领,更好助力学校育人工作。
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厘清“使命、责任与担当”。2018年11月,中心邀请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给后勤员工上了一堂关于“初心和使命”的党课。王争艳以自己从医的经历为案例,向大家诠释“初心”的厚度与“使命”的重量,勉励大家:“从事服务工作,在服务他人的时候,也是在充实与拓展自我,爱岗敬业,敬畏生命应有之义,也为子女后代做好模范榜样”。
三是推广廉洁文化教育,构建廉洁后勤生态。近年来,中心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廉洁文化,教育职工廉洁自律,明确廉洁文化的价值与要求,使后勤职工树立正确的廉洁意识,营造良好的廉洁生态环境。2019年3月,中心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月”,特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刘洋作“安全生产——万无一失,一失万无”主题报告,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后勤各部门主动作为,细化岗位责任,强化培训,对管理层、各班组负责人、一线职工实施分类指导与培训,增强业务技能,全面提升了后勤保障人员的安全事故处置能力,推动后勤员工“不忘初心、服务育人”。中心还组织员工收看党的重要会议活动盛况,提升员工心怀国家、立足岗位、服务育人的自觉性。
中心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后勤干部职工中深耕“后勤不后,服务先行”的后勤文化理念,效果明显。
二、以榜样为旗帜,强化后勤员工服务意识
“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3]中心通过外学先进,内树典型等措施,在集团内部已逐渐形成了一种争先向上的氛围。中心组织党员走进全国先进工作者王群同志的警务工作室、禁毒工作室和她帮扶的社区居民家里参观学习,让每个人都真切的感受到了她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的敬业精神。2019年5月,中心组织党员赴我校优秀校友、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胡丹的米业有限公司开展以“体验农业新变化,助推后勤新发展”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胡丹是武汉市委树立的青年创业典型,中心党员向胡丹了解创业过程的细节以及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感受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实干精神。大家表示,胡丹的企业向社会提供大米供应,满足“民以食为天”的需求,中心的核心职责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师生教学、科研及生活等保驾护航,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胡丹企业与中心的工作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因此,我们要以两者的共性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把此次学习参观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努力工作,创新方法,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的保障。
2019年3月—5月,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后勤不后,服务先行”的服务理念指引下,开展了首届“寻找江大‘后勤服务先锋’”评选活动,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邀请全国劳模蒋扣分为教职工讲述劳动故事,召开首届“后勤服务先锋”表彰会。用心创造美食的食堂大叔、用行动传递温情的宿管阿姨、辛勤劳作的校园绿化园丁等13位个人和1个团体受到表彰。蒋扣分同志的生动事迹也深深地感染了广大职工。中心把他们的事迹拍成了微视频,真情实感地再现了后勤人履职敬业、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故事。这些微视频在中心微后勤公众号及武汉教育电视台播放和宣传后,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积极反响。系列活动的开展,彰显了中心优质、高效的服务及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三、以融合为动力,提升学校后勤文化软实力
2017年丹田物业承接江汉大学物业后,中心根据工作实际以及未来校园服务需要,联合商学院、丹田物业成立现代校园服务创新研究中心,改变了高校后勤人重实务轻研究的思维惯性,推动了后勤员工和教学一线教师的有效互动,有助于实现优势转化与资源共享。中心立足实际,开展后勤新业态研究,充分调动后勤员工开展后勤工作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后勤理论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后勤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目前已经完成几项校内物业新业态的调研并承接教育部相关课题一项。
2018年6月,中心联合商学院成立了湖北省高校首家“学生党员红色物业服务站”。将优秀学生党员充实到服务站中,在“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真正搭建起了学校师生和后勤的一座“桥梁”,充实了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实质内涵,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肯定。通过此举,中心逐渐打造了具有“江大特色”与“江大模式”的后期服务样本。
与此同时,中心积极与各学院、党政职能部门、党群组织以及直属机构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稳步推进后勤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后勤文化软实力。
四、以宣传为依托,打造服务育人文化矩阵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传播力不断增强。中心根据工作需要,抓住机遇,积极打造服务育人文化矩阵。以“两微一网”为依托,以后勤资讯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导向,利用传统节日,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后勤员工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宣传展示后勤文化建设的亮点,引导后勤职工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与担当。此外,将“后勤服务先锋”、“后勤时事热点”等新闻资讯进行展板宣传,力求形成本校后勤文化特色,践行以师生为本的服务宗旨。
2019年8月,中心利用暑期进行新生宿舍大改造,通过建设文化墙大力弘扬以“服务育人”为核心的先进后勤文化,请校长寄语,积极营造和谐稳定、蓬勃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心还利用后勤职工及师生对于信息接收的习惯与偏好,用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方式,为后勤一线员工拍摄如《后勤一分钟》、《后勤二十四小时》、《沙漠骆驼》等宣传视频,丰富和形成江大后勤独特的文化内涵,引导师生加深对后勤文化的认同感。其中《沙漠骆驼》在网上播放量达60万,不仅展现了后勤饮食文化风采,更展现了江汉大学独特的文化精神风貌,吸引更多师生了解江大、认识江大。与此同时,江汉大学与武汉新华书店联合打造的校园书店——清源书店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江汉大学校园内集学习、交流、追梦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空间,为师生及武汉市民汲取文化养分提供了平台。
五、以输出为导向,展现高校后勤人文风采
中心坚持文化引领,让广大员工既能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也能在社会上展现江大人风采,从而增强后勤人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2018年11月,中心党总支与军山街道龙湖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认领”活动,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参观社区“乡愁博物馆”,让后勤员工了解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变、红色文化的传承、党建工作的社区建设情况。2019年4月,中心与龙湖社区签订了“双进双服务”活动协议书,参观了社区党建文化活动阵地,学习了社区管理治理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对社区的认同感、获得感,反哺社区、奉献社会。2019年5月,中心携手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湖社区组织,开展以“缔造先从江汉始,追梦当以党员先”为主题的共建活动,带领博物馆原创精品展览走进社区,激发党员奋力拼搏,追求梦想的信念。
2019年7月,在纪念建党98周年之际,中心党总支与巴东县教育局党组联合开展了“为建党献礼,为扶贫助力”党建共建活动。中心党总支和丹田物业向溪丘湾中学捐赠12台电脑、1台投影、1000册图书及15套学习用具,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中心还开展了“为建党献礼,为扶贫助力”的党建共建座谈会,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共建内容和落实措施。中心党员与溪丘湾中学党员教师联合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到贫困学子杜斌和宋扬家里,送上了爱心物资,鼓励孩子怀抱梦想,勤奋学习,感恩时代,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参加这项活动的同志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既帮助了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在与山区教师的交流中找到了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江汉大学围绕后勤文化建设,推出了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逐渐形成了高校后勤服务的“江大样本”,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实践证明,后勤文化建设是助推高校后勤服务的关键因素,无论何时,都应该坚持文化引领,握紧“学习”抓手,高举“榜样”旗帜,强化“融合”力量,借助“宣传”手段,明确“输出”导向,为高校育人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助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1]孔晓晓.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EB/OL]. (2018-11-28)[2019-10-05]http://www.wenming.cn/ll_pd/gxsxzzjy/201811/t20181128_4914310.shtml.
[2]顾丽娟、梁学荣、薛子璇.新时代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07):5-7.
[3]佚名.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 [EB/OL]. (2018-7-19)[2019-10-05]http://192.168.73.132/www.sohu.com/a/242084708_100169072.
(责任编辑:赵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