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历史追求及其时代启示
2020-03-15
(北京联合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101)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党宗旨和奋斗目标。虽然对于美好生活内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美好生活必然体现为美好共识之下人民群众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的统一,体现为党的领导、政策引导和人民奋斗的统一,体现为特定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立志让中国劳动人民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真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党领导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终于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把我国建设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一系列新发展理念,明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引领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探索与实践,对我们党在新时代真正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和方向,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不断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奋斗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终于在全国建立起来,标志着人民终于成为国家的主人,全国人民可以依据宪法和法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行使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权利,能够在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共同奋斗,从而开启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的伟大实践。这一时期,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主要面临两大主题:一是加强政权建设,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一)加强政权建设,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初,要让人民真正摆脱过去被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境遇,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在建立政权方面,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一致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此后于1954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等。与此同时,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纷纷建立起来,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了政治保证,这些政权机关也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发挥了领导组织作用。但是,在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之初,巩固政权的任务仍然非常严峻,国内还存在大量残余的反动势力,国际上也存在帝国主义势力干预甚至妄图颠覆新生人民政权的情况。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依托人民民主政权和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各种敌对势力的进攻。对外则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遏制了帝国主义势力妄图干预中国的企图,同时通过广泛的对外交往团结了许多国际上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力量,为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与此同时,为了建立与新政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基础,我国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我国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至此,国家政权的稳定有了更坚实的保障,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美好生活也有了最基本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它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2]。
(二)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美好生活说到底要体现在生活的富裕美好上,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的改善上,特别是刚刚从旧社会缺衣少食的困境中走过来,人们更关注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充分保障和积极改善,并把它作为生活美好的最集中体现。
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在当时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中具有最为基础性的意义。为此,我国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和两年徘徊时期,经历了五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特别是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之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农业产品生产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美好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据统计,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棉纱产量增长3.5倍,达到293万吨;原煤产量增长8.4倍,达到6.2亿吨;发电量增长40倍,达到3000多亿度;原油产量达到1.05亿吨;钢产量达到3700多万吨。同期全国粮食增长近1倍,棉花增长1倍多,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1980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因素,比1952年提高近1倍[3]。这在当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谈到,中国1952年到1976年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上,人均实际收入从1952年的153美元提高到1970年的275美元,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资本缺乏而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挺了不起的[4]。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也愈加重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此,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1980年,各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2.04亿人,比1952年增长2.7倍。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近900万各类专门人才[5]。一批符合“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人民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群众性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取得出色成绩,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消灭了一些烈性传染疾病,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充分保障,平均寿命迅速提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评价道:“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6]虽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反右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但是总体上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发挥,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之前人民的美好生活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也迎来了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阶段。
我们党之所以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如何摆脱贫穷、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进行了深入思考。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基于对“文化大革命”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深刻认识,得出了吃大锅饭、平均主义、贫穷等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他精辟地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7]继而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南方谈话”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得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正确结论;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明确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标准中的根本地位。这就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和改革开放目的的高度,使之成为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在此过程中,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围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进行了部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奋斗。总体上看,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了较快速度,人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受到重视,人民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民主法治建设走上正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逐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内涵日益丰富,地位更加巩固。
正是由于有了正确的形势判断、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中央的全面部署,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相关的各领域发展才能取得显著成绩,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企业的投资效率,即企业投融资活动形成的资源配置状态。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企业的资本配置低效,从而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非效率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本文以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衡量企业投资效率状况(后文有详细阐述)。
首先,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空前满足。人民生活提高,物质是基础,而物质产品的丰富离不开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从经济总量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十一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达到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9]。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万亿元,公共财政收入11.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10]。从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看,其增长更是惊人。1978年,钢产量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亿吨,发电量2560亿度,化肥(按有效成分计算)869万吨,化学纤维28.5万吨,铁路货运量10.7亿吨[11]。到2012年,这些产品的产量都取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像钢铁、煤炭、水泥、纺织等甚至因产能过剩而不得不开始限产压产甚至关停并转,过去凭票供应、物质短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粮食等农产品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61223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86342亿元[12]。由粮食短缺到总量趋于平衡再到丰年有余,粮食供求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用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近20%人口的奇迹。此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猪肉、蛋、禽、牛奶等畜产品供应也极大增长,满足了人民需要[13]。
其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等生活需要逐步扩大,满足程度得到提高。美好生活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同时,更有着满足精神文化、社会心理需要的内容,这同样是人民的基本需要,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创造大量符合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进行社会思想道德的引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开始逐步把精神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八九”政治风波后,邓小平提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党共识,精神文明建设在引领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此外,教育、科学、文化等的发展也极大地满足了人民需要,特别是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和普及,高校扩招使本科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科技、体育、文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需要也得到了进一步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最后,民主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和谐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其中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等要求,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显著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新时代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认识新探索新实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和追求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种探索和实践体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进一步坚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价值导向。新时代的最突出特点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社会主要矛盾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过去强调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调整为“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愿望要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价值追求的新认识,也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进入新的阶段。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伊始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都反映了民心向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党的十九大首次对全党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并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5]。党中央还从2019年下半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在服务人民方面努力取得最好成效。与此同时,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如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新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成为全党的自觉追求。
其次,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首要任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最坚实的基础,只有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逐步扩大经济总量,才能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才能促进广泛就业,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人民也才能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始终坚持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各种内外部风险也得到有效化解。仅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期间五年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非常显著,其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代表发展新动能的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而传统的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连年丰收,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粮食安全得到保障[16]。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视角看,经济发展的成就更为卓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17]。这些成就的取得当然归功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新的理念、思路和措施,扎实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推动作用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也要看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虽然我们党已明确方向,采取了许多措施,人民群众的生活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社会民主法治水平还有待提高,民生与社会保障方面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制约较为明显,在解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七大民生问题上还要加大力度,发展的区域差距还比较明显,等等。特别是在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也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折而不实,说明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对于突发重大危机情况下如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美好生活,仍要不断加大力度,做好基础性工作。
四、时代启示
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宏大长远的时代课题,既需要着眼未来,又需要回顾和总结已有的做法与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实践看,我们党要引领人民实现更美好生活的目标,必须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把握和坚持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方向。尽管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最根本的在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和目标,做到凡是人民希望的就要努力去实现,凡是人民不满的就要尽快去解决,切实以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由于人民群众的工作方式、工作条件、收入水平等差异化进一步加剧,在把握人民美好生活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以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底线,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要重点关注,优先解决。特别是要抓住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收官之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当然,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党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调查研究等多种途径全面深刻地把握人民意愿的变化情况,据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具体工作中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最大限度地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切实保障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利益的现象作斗争。此外,要积极引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摒弃低级趣味,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应用有贡献。
(二)以发展为基础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向民主法治、精神文化等领域全面延伸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为此,必须打牢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基础。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党虽然也以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目标,但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致使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物质生产能力不足,效率偏低,造成长期供需失衡,甚至连全国人民吃饭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纵向比较,人民的幸福感比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了极大提升,但是横向比较,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巨大,与人民的愿望要求也有很大距离。因此,我们党痛定思痛,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由此激发了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先是农业农村经济活力迸发,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有经济浴火重生,民营经济勇挑重担,还有其他经济形式也得以蓬勃发展,最终形成了各种经济形式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使我国形成了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我国只用短短40年的时间,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而且国家经济实力、人民收入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这一切充分说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所在,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所在。今后,仍要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以坚持党的领导引领人民美好生活
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共产党人的伟大事业和光荣使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领导人民实现这一目标中发展壮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许多历史性的重大决策,而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也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也出现了一定的失误,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勇于承认缺点、修正错误,尽快从失误中走出来,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群众路线,不断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发展中使人民生活不断实现质的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发展的重点聚焦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为全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人民利益愿望更深刻的把握。要实现这一伟大事业,必须更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辟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因此,党的十九大把党的领导上升到全面领导的高度,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可以说,党的正确领导始终是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最根本保证。
(四)在人民的奋斗中实现美好生活
党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引领者和领导力量,但全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绝不是仅仅靠9000多万党员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靠充分发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自觉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党提出的目标而奋斗。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在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党的使命就是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把人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成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洪流。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力量,就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被创造出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中国记录”,形成了中国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也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民创造和奋斗得来的,要实现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目标,没有平坦的道路可以走,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唯有靠更加艰苦的奋斗。习近平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无疑是习近平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奋斗动员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空前伟大的事业,需要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为此我们党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人民的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领人民奋斗,同时也要用科学的制度加以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构建,其目的就是要用制度建立起规范、激励、引导、保障人民共同奋斗的良好机制,确保在人民奋斗中凝聚共识和力量,实现共同目标和伟大理想,从而更加充分地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不断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美学意蕴
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在美好,只有正确认识美、追求美,用美的原则来引领,才能实现人民生活美好的目标,才能避免因出现过分感性化、个体化、庸俗化而使美好生活误入歧途。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引导人民要正确地理解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虽然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概括,但是从美学的角度看,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形态。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在于,一是要有具体的审美对象,或者说是“美的东西”;二是具有众多审美对象所共有的特征,主要是形式和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三是符合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而“美”的概念只有在指导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为此,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要摒弃假恶丑,像毛泽东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绝不能在生活中搞低俗媚俗、感官刺激、物欲横流那一套。特别是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之后,要及时把人民的需要引领到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层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呈现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会过渡到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党要遵循这一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生活需要实现不断升级,这才是对生活美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当然,在美好生活追求中,也要注意防止出现偏差,比如一些人盲目以奇为美、以丑为美,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审美观发生畸变,在生活中崇洋媚外、贪图享受,动辄戴名表、喝好酒、坐豪车、住豪宅,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产生极大的误导作用,必须引以为戒。我们党必须大力倡导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审美观,把人民美好生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之中。
总之,人民美好生活不仅在内容上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在实现方式、实现途径上也要不断拓展,社会发展永无止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同样不会停止,作为始终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要正确认识人民美好生活的客观性、必然性、历史性,积极引领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美好生活,把为个人美好生活的奋斗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切实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共同努力、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