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机理视界三维解析
——以时代化的出场逻辑为视角

2020-03-15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群众时代思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群众思想由来已久,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殷商之前,勤于思考的中国人民很早就对“君”“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思考,产生了一系列民本思想及相关理论学说。在西方,由于历史文化和价值背景不同,西方学者更乐意从个人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来理解“民”的存在意义;直到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出现,才真正结束了过去长久以来人们在群众认识上的不客观与不理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群众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可以说,人民群众思想是历经时代考验与实践检验并体现着时代特征的思想理论精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也以新的时代样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出现遵循了出场学的过程逻辑,是从历史实践走向现实实践的时代化过程。本文以时代化的出场逻辑为视角探索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

一、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时代化出场语境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的出场是在认识论的基础上不断走向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历史语境向现实语境的转变。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奠定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奠定理论基础,党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提供事实依据,新时代的环境形势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一)溯源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初始的群众观。殷商之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认识到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民本思想,向统治者提出“以德治国”和“布施仁政”的主张。例如,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主要是希望统治者能克己复礼,找准与民众相处的平衡点。所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应对“百姓足”与“君足”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孟子所提倡的“民贵君轻”则强调了在君民关系中民才是基础,民的地位与作用要重于君。秦汉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提出。唐、宋、元、明、清初期,思想家们也纷纷在治国治世方面进一步提出自己对民本思想的见解。如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告诫群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等都是胸怀天下、心系民生的有感而发。这些历史上重民、利民、忧民的民本思想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奠定了有迹可循的历史文化根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

(二)传承自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被提出之前,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一直长期占据着历史舞台,认为只有像帝王、英雄或圣贤这类人物才具备操控历史的能力与资格,人民群众不过是历史的尘埃。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认为,国家是凌驾于家庭与市民社会之上的超人格理性存在,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人民从属于国家并绝对服从于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秉持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前进进度的主要力量。群众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不可被忽视,也不容易被扭转,这是必须尊重的历史客观事实。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劳动创造生活,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主要力量,集中智慧能动地创造了社会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生产资料,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还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推动了文明的前进。马克思主义还把人民的解放事业视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奋斗的最高价值追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理想状态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这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价值尺度上达到了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群众的论断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出场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来源于党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群众基础,在其成立之初就把群众基础视为推翻封建秩序的基本条件,并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夺取了革命斗争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秩序;改革开放以来,党更是通过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中国焕然一新,可以说,群众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认真思考与总结,找出了夺取革命胜利的关键,即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贯穿于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和纲领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领导集体又结合时代背景对群众工作和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从邓小平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党一切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到江泽民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再到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党在不同时期对群众观的理解和探索,这些观点、理念的提出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以国情、世情和党情为判断标准,将群众地位、群众利益和群众未来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顺应时代转变、抓住时代精髓的新时代群众理念,实现了人民群众思想在历史语境中的转变,将人民群众思想推向时代化的新高潮。

(四)从新时代的复杂形势中应运而生

从全球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各个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使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更自由与便捷,但也使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趁机侵入国内,动摇了部分人的社会主义信仰和群众立场。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中国基本国情主要囊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面前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看到潜在的忧患”[3]。我国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以及医疗、教育、就业资源分配不均等的矛盾。从党的执政形势看,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与时代责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复杂也更艰巨。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组织建设状况,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和精神懈怠等情况导致党内“四风”问题的产生,严重破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影响了党与人民的关系。因此,就当前形势而言,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这些形势变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出场的客观条件。

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时代化出场范式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按照“起点—中介—终点”的逻辑思路构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适应时代需求的出场范式,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备受关注的“人民群众是什么”“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以及“人民群众想要什么”等热点议题,为解决当前突出的矛盾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和解决方案。

(一)人民主体论的时代进阶: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固本之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人们普遍把社会的发展归结于其背后的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操持把控;认为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帝王将相或英雄豪杰的手里。然而,历史却证明,社会发展的轨迹或前进方向从来不是由某个人或某种个人意志决定的,“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4]。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汇聚起无穷无尽的力量来承担起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在历史发展的舞台上,那些脱离了群众的表演终将无法继续进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的论断,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具体实际,对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诠释与解读,推动了群众理念由原始语境向当代出场的时代转变。与近代西方鼓吹的“人民主权论”不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肯定和强调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与实践者,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成果的享有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让人人都可以真正享有改革和发展的胜利果实,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本原则,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逻辑基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是要认可群众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体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有依托庞大的群众基础作后盾,才能确保这一事业顺利进行;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且必须依靠人民才能实现。二是要确保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习近平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6]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坚持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将人民至上奉为党的最高执政标准和原则,营造一个公平、民主和正义的政治生态环境,让人民在生活中真正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根本权利。三是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纵观历史、横贯中西,不难发现古往今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其背后无不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历史长河中筑立出的绚烂的文明瑰宝。正是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许多有趣的民俗和经典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能得以被保存下来,靠的就是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代代传承。可以说,文明的创建和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根植于群众,发展于群众。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就深刻论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伟大精神,指出人民群众不但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缔造者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缔造者。“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7]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亦是尊重人民主观能动性的发展,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人民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把国家的和谐稳定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为推进社会和谐、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人民幸福论的时代进阶: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根本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8]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使中国共产党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党组织、一切压迫人民的政党组织区别开来的最显著标志。回顾历史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历来有“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荣传统和历史:毛泽东把解放全中国、解放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作为毕生奋斗不懈的主要事业,让广大劳动人民实现了彻底的翻身作主;邓小平为了加快实现新中国繁荣昌盛的目标,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方针,使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规定了党的根本性质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则是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群众的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指导,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更公平和有效的保障。无论在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都心系群众、心向群众,自动自觉地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党的天然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为人民谋幸福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赢得人民群众普遍信任和拥护的重要原因。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共产党定义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并将民生关怀贯穿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期待与要求也比过去更丰富和复杂。过去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对物质生产资料的需求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今天中国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变化使得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好的生活需要”也暗含着人民对当前生活的需求比过去更广泛也要求更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民在精神领域上的需求被拓展出更多的内容。时代的发展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文化、保险、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升,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习近平提出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来改善人民生活。二是人民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重视衍生出新需求——生态需求。工业化发展模式在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近年来,从全球变暖到海平面持续上升以及中国北方部分城市出现的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了缓和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的总体战略布局当中,并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指出人与自然不单只是抗争的关系,还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要想为子孙后代留下长远福祉,就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努力打造和开发全新的生态生产格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无论何时,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终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始终不变。为人民谋幸福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使命和不变的价值追求,更是新时代党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内在动力。

(三)中国梦的时代展望: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目的旨归

中国梦是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的,其中包含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三重意境,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不单包括了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还包含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愿望;它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又凝聚了海内外各阶层、各方面民众的最大共识。中国梦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它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三者之间利益相关、休戚与共,是相辅相成的命运共同体。国家富强了民族才能振兴,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又为人民幸福奠定基础、提供保障,而社会中的每个人又都是“追梦”路上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享有者和创造者。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相统一起来,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和支持。

中国梦同时也是追求幸福的梦。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工作、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人民幸福才是中国梦的最终目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要求和最终目标就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断增强人民的现实获得感,人民群众的梦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部分难以调和的深层次矛盾也因此而凸显。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凝聚共识、促进团结,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与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3]。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党中央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又从战略任务、战略方式和战略保障角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基础动力和实践保障;在具体的实践方向上还对民生建设提出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社会福利保障等问题在当前得到持续关注并在解决方案上取得新的进展。一个国家人民的幸福程度可以国家的发展水平为参照进行判断,只有国家昌盛和民族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从这点来看,共筑中国梦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旨归,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蓝图,它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三个层面诠释了新时代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和期盼,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凝聚了民族精神和人民共识。

三、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时代化出场功能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更是当前中国人民自强自信、努力奋斗的动力支持。从对时代发展的影响上看,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对于人民解放事业的探索展现了党在中国治理中的优势与创新,充分体现了群众理念在时代化进程中由“过去解释力”到“现实时代性”的转变,使其发挥的现实功能为预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中国未来的道路发展勾画了光明的前景。

(一)理论维度:赓续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是基于当前时代形势和社会发展特点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观点,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地位的重视、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优势和不忘初心的人文情怀。它既超越了西方人学的局限性,又与当前治国理政的总体布局相得益彰,是具有鲜明时代性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也是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第一,它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时代处理群众关系的独特见解与思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发展和在时代转变中的创新,它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辩证统一的。深入梳理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逻辑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弄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提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强军、强党的前提、关键点和方法。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卓越成就,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而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导向与实践导向,将群众理念贯穿于治党、治国的方方面面,使群众观点深入人心,让一切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战略部署的制定与实施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使新时代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科学的回答与解决,更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与信心。从这点上看,它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人学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在时空转变中与时俱进地实现了中国化与时代化。习近平对新时代党群关系与党群工作的理解与处理,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一种抽象的哲学范式向客观的实践模式成功转化的可能,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工作路线、工作方法上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客观存在,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它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依据和工作原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好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其一,从阶级属性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中的人民性是相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代表,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点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党,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14],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其二,在党的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融入了与群众理念相关的主张和要求,如在干部选拔和培养方面,要以人民是否拥护作为评选和选拔的标准;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提出要抓紧民心这个关键核心点,站稳人民立场,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建设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需要实现的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5]至于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广大党员在工作实践中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使命,坚持做到不忘初心。这些紧扣时代主题的理念、主张都从不同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活力,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总的来说,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但它同时又丰富和补充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之中。

(二)实践维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进步

第一,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为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道路与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当前我国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6]。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在以中国具体实际为前提的基础上,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深刻和全面地回答了“改革与发展为了谁、靠谁来实践改革、改革与发展的果实又由谁享有”的问题,指出了当前阶段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目标与意义。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并不是主观臆断的凭空捏造,而是在尊重历史逻辑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时代形势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通过对各地民生的深入考察与调研,结合新形势下的世情、国情、党情,施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改革措施,将新时代群众理念贯穿于改革实践中的方方面面,确保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改革顺利稳定进行,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道路与方向,这个道路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就是以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为奋斗目标的改革方向。

第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人民长期以来的共同期盼,包含了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党的领导下是“同构”的,都是围绕着人民为中心来进行,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价值追求,而这也恰恰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的核心要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长久性的历史工程,事关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并努力将这一观点与党的服务宗旨、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紧密结合,才能确保这项伟大工程在当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条件下得以顺利开展与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作用,积极鼓励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性,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蓝图尽快地由构想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了一系列关爱民生的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使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部分生活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有效地化解了部分社会矛盾与冲突,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性变革。这些积极举动,对党的事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审视当下,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依靠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才能加快前进的步伐;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只有集结全体人民的力量才能共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文化维度:强根塑魂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群众根基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从文化功能上看,还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凝聚力是维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持续繁荣发展的内在情感力量,它既依靠一种精神上的稳固力量作为支撑,又通过一定的文化价值坚守形成社会共识,并由此在群体中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来汇聚力量。

第一,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强化了民族共同信仰,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7]一个有信仰的国家或民族是值得让人尊敬的,因为信仰对于他们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18]。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虎视眈眈。西方资本主义为了从根本上动摇中国,企图用文化灌输的形式从精神上攻占人们的思想堡垒,瓦解人们的意志。这无论是对党还是对人民,都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对于党员同志来说,理想信念要是不够坚定,容易丧失革命理性,堕入腐化。“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9]。一个政党如果丢弃了自己坚守的政治理想与信念,就会从内部迅速瓦解,无法再汇聚成一股强劲有力、坚定不移的领导力量。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共同的信仰,很容易造成人心涣散的局面,影响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以“民”为本的共产主义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理想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提高党员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说话以及文本论述中对“群众”的理解和阐述也表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关怀。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一心一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

第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通过不懈的奋斗,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的艰苦岁月中走了出来,并朝着辉煌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大步迈去。这期间,我们也经历过不少困难,如1960年苏联的突然毁约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也经历过被嘲蔑,谁能相信一个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民族如今能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然而,正是一种沉淀于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让中国人民重新站了起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种不会湮灭于历史洪荒中的特质就是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有理由相信,那些存在于每一个华夏人心中的精神力量来源于传承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坚忍不拔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勇敢的实践与探索。在全球文化激烈碰撞的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1]。而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中对群众地位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也恰好生动鲜明地诠释了民族文化自信来源于人民对自身劳动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认可,这种自发的情感认同离不开他们所参与的社会实践赋予他们的深刻感受,人民只有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真正满足,才会自发自觉地激发这种情感力量,使之汇聚成一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时代化产物,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探索,它的出场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逻辑规律,又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项宏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来共筑完成,新时代人民群众思想乘时代之势,答时代之问,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肯定了人民在时代进程中为实现自身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将群众的力量与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前途联系起来,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人学思想的本质超越,不仅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思想指导,更为解决当前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猜你喜欢

群众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e时代
e时代